- 年份
- 2024(9161)
- 2023(13055)
- 2022(10698)
- 2021(9725)
- 2020(7750)
- 2019(17748)
- 2018(17513)
- 2017(32448)
- 2016(16758)
- 2015(18728)
- 2014(18616)
- 2013(18623)
- 2012(17959)
- 2011(16742)
- 2010(16892)
- 2009(15747)
- 2008(15342)
- 2007(13695)
- 2006(12663)
- 2005(11855)
- 学科
- 济(98953)
- 经济(98880)
- 管理(50016)
- 业(49926)
- 企(40615)
- 企业(40615)
- 方法(31285)
- 中国(30121)
- 数学(26841)
- 数学方法(26726)
- 地方(26555)
- 业经(21844)
- 农(21557)
- 技术(19326)
- 贸(17768)
- 贸易(17750)
- 易(17187)
- 地方经济(16354)
- 制(15853)
- 学(15523)
- 财(15375)
- 银(15375)
- 银行(15365)
- 融(15349)
- 金融(15349)
- 行(15084)
- 农业(14861)
- 发(14149)
- 环境(14031)
- 技术管理(13510)
- 机构
- 学院(252769)
- 大学(252068)
- 济(125908)
- 经济(123881)
- 研究(96731)
- 管理(95693)
- 理学(80960)
- 理学院(80045)
- 管理学(79216)
- 管理学院(78714)
- 中国(75358)
- 京(54039)
- 财(53420)
- 科学(52493)
- 所(48014)
- 研究所(43105)
- 财经(41913)
- 中心(41826)
- 经济学(40776)
- 经(38185)
- 江(38019)
- 经济学院(36430)
- 北京(35485)
- 农(34953)
- 院(34569)
- 范(33272)
- 师范(33010)
- 财经大学(30976)
- 州(30377)
- 业大(29871)
- 基金
- 项目(159854)
- 科学(129140)
- 研究(121744)
- 基金(117738)
- 家(101424)
- 国家(100597)
- 科学基金(87009)
- 社会(83083)
- 社会科(79156)
- 社会科学(79143)
- 省(61257)
- 基金项目(61193)
- 教育(54358)
- 自然(51080)
- 划(51021)
- 自然科(49972)
- 自然科学(49961)
- 自然科学基金(49141)
- 资助(47268)
- 编号(46050)
- 发(41315)
- 创(38790)
- 成果(37636)
- 部(36520)
- 重点(36315)
- 国家社会(35990)
- 创新(35439)
- 发展(34783)
- 展(34236)
- 课题(33915)
- 期刊
- 济(150064)
- 经济(150064)
- 研究(87629)
- 中国(57853)
- 管理(41529)
- 财(38113)
- 科学(33952)
- 农(33426)
- 学报(31104)
- 融(28620)
- 金融(28620)
- 教育(27484)
- 经济研究(25929)
- 大学(24976)
- 技术(23639)
- 学学(23303)
- 农业(23227)
- 业经(22629)
- 财经(22217)
- 经(19555)
- 问题(19302)
- 贸(17362)
- 世界(16426)
- 技术经济(16008)
- 国际(15922)
- 业(13711)
- 科技(13090)
- 商业(12454)
- 统计(12157)
- 经济问题(12110)
共检索到4090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感谢大家从各个角度所做的精彩评论。我简单回应一下。2014年南开研究生微信群就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讨论了大约七八个月时间,核心问题是对过去35年怎么看?对未来35年怎么看?共同看法是,过去35年的成就会是未来35年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包袱。只要我们从长期观察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持续35年的中国经济奇迹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奇迹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奇迹结束之后会是什么?会不会出现一地鸡毛的结果?当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爱贞
新的国际竞争背景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中国自身发展面临的瓶颈,都催生中国产生新的指导创新发展的理论。现有西方创新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发展中国家创新问题时,其立足点是追赶,难以较好解决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长期面临的高增长与低自主创新能力并存的困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跨越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框架,将企业和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研究的着力点,以开放经济条件为研究视角,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创新发展背后的机理,将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实现方法国际化与问题本土化。
关键词:
创新发展 经济学新论 经济学范式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晓明
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两者唇齿相依、荣辱与共。伴随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银行不断成长壮大,并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昌银行作为江西本土最大的地方法人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是其应担当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南昌银行 深化改革 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看,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宋剑斌
本文以杭州银行为案例,展示如何通过融合科技金融与文创金融的方式,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并进一步助推整体经济转型升级。科技金融与文创金融的融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体系,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供给侧的角度来看,供给侧改革的立足点是经济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永红 王锦魁
二十多年来,山东黄金集团(以下简称山东黄金或集团)秉持"惠泽员工、回报股东、造福社会、富强国家"的企业宗旨,弘扬"追求卓越,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企业全面转型升级,从成立初期的单一黄金采选业务延伸至黄金地勘、采选冶、科研、矿山工程设计与施工、设备制造安装、电力供应及黄金精炼与深加工、产业链金融等领域,实现
关键词:
山东黄金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汝岱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增长,依赖传统要素投入,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带来的低生产要素成本为基础,高外需结合高储蓄、高投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经济增长面临新阶段的困境,要素投入性发展模式也引发了不同维度的失衡问题。中国经济未来必须走向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高质量发展。要实现这种转型,在法治和良好营商环境的前提下,要素和产品市场的一体化建设是基础,数字经济将为这种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基础。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杨汝岱的这篇演讲提出了上述问题并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本文根据其演讲整理而成,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邱海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决议》总结概括的这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理论体系,不仅系统科学地解释了我们党从成立到现在为什么能够成功,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党的历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礼辉
我就新形势下中国银行业如何迎接全球化挑战,提高全球服务能力,谈三点看法。第一,中国经济更高程度的全球化。全球化常常被提起,我将中国经济更高程度的全球化,归纳为四句话:融入全球化、依赖全球化、市场全球化、风险全球化。融入全球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眭纪刚 刘影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企业为追求超额利润而展开的竞争是创新的原动力,因此竞争在创新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是主流的竞争理论主要从经济学的市场结构、产业组织角度探讨竞争问题,把完全竞争作为核心假设,无法解释创新过程的差异化现象。创新发展需要不完全竞争环境,知识产权制度和反垄断都是创新发展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应有合理边界。为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政府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市场,防止过度的竞争和不合理的垄断。
关键词:
竞争 垄断 不完全竞争 创新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琳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成就,受益于人口、进出口、土地和改革四大红利,但人口红利即将迎来拐点,进出口红利正在消失,土地红利趋近尾声,只有改革红利需要进一步释放。人口、进出口和土地红利不会迅速消失,经过改革后还能继续为我国经济增长服务。未来5-10年,改革红利将是我国最大的红利,我国潜在的改革红利在于内需红利、城镇化红利和制度红利,这些红利的释放需要一系列的变革,并且三者之间相互联系和影响,需要统筹兼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曦辉 弋生辉 黄基鑫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做出的与时俱进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中国适应内外部条件变化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发展的历程与指导理论的基础上,分别利用国际和国内层面的投入产出数据,通过投入产出分析、社会网络分析和价值增值分析等,实证检验了国际经济循环和国内经济循环的发展情况,探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渊源与发展变迁,探讨"一带一路"倡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与发展趋势。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由社会主要矛盾的内生因素驱动而形成,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具备现实的可行条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中国版全球化的发展范式,突破当前全球化的不足,实现生产要素配置的更大规模与范围效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能够助推中国经济继续腾飞,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志钢
中国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对它形成的历史逻辑进行学理分析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经济史为基础,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唯物史观为方法论,对计划经济总供求管理下的综合平衡阶段及其转向市场体制下宏观调控体系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需求管理下的宏观调控阶段及其转向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的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新时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宏观经济管理,以及新发展阶段推进宏观经济治理现代化等四个阶段和两个过渡期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演变进行了梳理,将宏观经济治理主要特色概括为:注重顶层设计,突出宏观经济治理的战略导向;增加跨周期政策设计、在短期波动和长期增长之间进行科学抉择;注重从供给侧发力,推动需求侧管理与供给侧改革有效协同等三个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