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72)
- 2023(7445)
- 2022(6150)
- 2021(5759)
- 2020(4645)
- 2019(10657)
- 2018(10373)
- 2017(18762)
- 2016(9640)
- 2015(11311)
- 2014(11099)
- 2013(11433)
- 2012(11220)
- 2011(10711)
- 2010(10551)
- 2009(10067)
- 2008(9701)
- 2007(8326)
- 2006(7781)
- 2005(7369)
- 学科
- 济(70742)
- 经济(70696)
- 管理(23729)
- 方法(23043)
- 数学(20811)
- 数学方法(20744)
- 业(19970)
- 中国(19180)
- 地方(16492)
- 企(14610)
- 企业(14610)
- 贸(12883)
- 贸易(12875)
- 易(12526)
- 地方经济(12442)
- 农(11999)
- 业经(11306)
- 学(11112)
- 融(9685)
- 金融(9685)
- 制(9652)
- 财(9299)
- 环境(9086)
- 银(8834)
- 银行(8831)
- 行(8695)
- 关系(8390)
- 发(8357)
- 和(8157)
- 农业(7907)
- 机构
- 大学(155930)
- 学院(151678)
- 济(86998)
- 经济(85874)
- 研究(65615)
- 管理(54251)
- 中国(51608)
- 理学(45830)
- 理学院(45242)
- 管理学(44804)
- 管理学院(44505)
- 财(35733)
- 京(33875)
- 科学(33278)
- 所(32963)
- 经济学(30031)
- 研究所(29673)
- 财经(28519)
- 中心(27637)
- 经济学院(26823)
- 经(26216)
- 院(22915)
- 北京(22788)
- 财经大学(21272)
- 科学院(20548)
- 江(20537)
- 农(19974)
- 范(19548)
- 师范(19454)
- 社会(18775)
- 基金
- 项目(94031)
- 科学(75898)
- 基金(72855)
- 研究(70217)
- 家(63364)
- 国家(62961)
- 科学基金(53307)
- 社会(50361)
- 社会科(48000)
- 社会科学(47992)
- 基金项目(37062)
- 省(30938)
- 教育(30567)
- 自然(30565)
- 资助(30372)
- 自然科(29868)
- 自然科学(29861)
- 自然科学基金(29403)
- 划(27416)
- 编号(24733)
- 部(23351)
- 国家社会(23266)
- 中国(23221)
- 发(22215)
- 重点(21778)
- 成果(20835)
- 教育部(20659)
- 济(19640)
- 经济(19476)
- 人文(19345)
共检索到252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一、目前的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取向 1997年,中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全年GDP增长9%,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微涨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不过,从动态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自动恢复能力并未明显增强,国民经济仍未终止缓慢回落趋势。据此,人们开始质询: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何时启动?如何启动?我们认为,虽然大部分经济指标表明国民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复苏调整阶段,但三次降息政策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瑞龙
在过去的30年,中国经济学家们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为改革开放献计献策,贡献智慧。经董辅礽基金会联合相关机构严格评定,将"首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于2008年11月29日授予了以杜润生为代表的中国农村发展研究组。同时,大会组织者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以"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全球经济危机和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为题,邀请了9位著名经济学家联袂进行演讲。这是一次思想智慧的盛宴。经会议主办方授权,将9位学者的发言稿刊发于此,以飨读者,以示我刊对首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的高度关注,对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发的祝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树成
本文提出,2012年、2013年、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对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形成了三个冲击波。相对应地,近三年来,每年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速下滑——微刺激——小幅反弹——再下滑"的循环圈,即每年上半年经济增速下滑,年中采取微刺激措施,下半年经济增速小幅反弹,下一年的上半年经济增速又继续下滑。本文具体分析了2014年我国经济下行压力继续加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摆脱当前这种循环圈、避免年年打"下限保卫战",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真正贯彻落实刚刚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是实现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宏观调控 合理区间 新型城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煜辉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扩大内需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是保增长的主攻方向,改善民生是保增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金全 丁娅楠 毕振豫
我国实际产出与通货膨胀主要受到供给因素的影响,其中实际产出主要受到技术冲击的影响,而通货膨胀则主要受到价格加成冲击的影响。因此,为了保持宏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在适度刺激总需求的同时,要对总供给管理政策给予充分的重视,配合使用稳健性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有效管理经济运行风险因素与通货膨胀的形成,保持"十三五"时期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双重稳定。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蔡晓陈 许春华
中国经济波动中地区与行业哪一因素更重要?本文试图在不同的加总层次上回答这一问题。我们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问题的答案取决于加总层次。在特定地区特定行业的微观层次,行业因素起主导作用:地区与行业典型冲击幅度相当,但是行业内相关系数更高,从而冲击在行业内的传导能力更强。在宏观层面,地区冲击更为重要:地区冲击幅度大于行业冲击幅度,地区间冲击联系也强于行业间冲击联系。
关键词:
经济波动 地区冲击 行业冲击 联动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赵京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自1990年起,每年召开春、秋季两次预测会议,对本年度或下一年度的经济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最近(1998年4月27日)召开的春季预测会,是1990年以来的第16次会议。该课题是得到国务院总理基金支持和世界银行赞助的国家级重点研究项目。参加此次预测会议的有来自中央各实际经济领导部门、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鹰飞 王宪勇
本文基于一个较为一般的动态一般均衡框架,从理论上探讨了技术冲击的长期影响。以此为基础,我们使用SVAR方法识别出导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技术冲击,并且估计了它们对产出和通胀的动态影响,以及对二者波动的贡献率。结果发现,技术冲击虽然是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成因,但其贡献要远小于现有的其他实证结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志刚 史焕平
本文针对我国的实际经济背景,基于相关的经济理论,应用数据分解方法,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中分解出随机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度量随机冲击对经济增长和通胀的短期与长期效应。本文的结果表明:(1)样本期平均而言,我国遭遇的需求冲击为负,供给冲击为正;(2)需求冲击对产出具有短期正向"驼峰"效应,对通胀具有正向长期持久效应;供给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持久效应,对通胀具有负向持久效应;(3)美国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增长的快速下滑是负向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联合作用的结果,价格水平的下跌则是负向需求冲击的结果,2009年第二季度我国经济复苏主要是需求冲击的贡献。当前经济增长率中长期趋势成分还相对较低,复苏过程还...
关键词:
需求冲击 供给冲击 金融危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典型和非典型政策之间频繁切换,这种"异质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动态影响,导致常参数模型所刻画的溢出效应缺乏实际的经济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经济、私人经济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来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动态影响的表现形式及背后的机理。研究发现,动态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不同时期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向影响,意味着不同时期的同向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反向影响;另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私人经济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分别呈现递减、递增、平滑现象。动态影响的根源在于不同时期传导机理的差异。在固定汇率下,美联储通过影响中美利差作用于中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在浮动汇率下,美联储通过干扰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来影响中国的经常账户,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因此,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缩小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结合数量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建议宽松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并行以及缩减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来应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曙光
文章认为 ,中国“入世”就意味着中国要在经济、贸易、科技、金融等方面按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贸易规则参与活动。但是 ,目前中国还有一些不利于中国“入世”后遵循新的“游戏”规则的因素 :(1 )由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的不完善性所导致的中国在意识形态上的某些偏差 ,以及这些偏差的惯性作用 ;(2 )儒家“人性善”论及其所产生的“巧伪”、低效率和腐败等后果 ;(3)传统的中央集权式的社会管理职能分工和财政隶属关系 ;(4)国有企业改革进展迟缓 ,导致中国市场竞争的畸型格局。文章还进一步指出 :中国“入世”后 ,要高度重视解决社会不平等和差别问题。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薛立国 杜亚斌 张润驰 徐源浩
本文立足近年来国内经济频繁波动的现实背景,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成本推动冲击、消费偏好冲击、技术冲击以及货币政策冲击的DSGE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分析、方差分解等方法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外生冲击因素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产出波动是由多种冲击共同推动,其中成本推动冲击贡献最大;通货膨胀波动主要是由成本推动冲击和货币政策冲击引致,消费偏好冲击和技术冲击的影响有限。进一步地,反事实模拟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这也揭示出近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依附高昂成本,且经济增长方式是粗放式的典型化事实。
关键词:
成本推动冲击 经济波动 DSGE模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方
笔者认为:以持久收入消费理论为基础的标准真实经济周期模型,无法解释中国1978年以来消费波动非平滑这一关键特征事实,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中需求变动影响巨大。笔者重点考察了消费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技术冲击存在的前提下引入消费冲击可以模拟实际情况。从模拟结果看,中国1978年的经济波动确实是需求冲击(消费偏好改变、政府调控等)和供给冲击(技术不断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邹甘娜 孙睿
预期是导致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同样的冲击,如果能让各类经济主体在冲击来临之前形成预期,那么冲击对经济的作用效果与各类经济主体没有预期相比可能会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地理解可预期的外生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的影响,本文使用Search-Matching模型作为分析框架。相比于传统的DSGE模型,Search-Matching模型考虑了劳动市场摩擦的存在,而这恰好和我国实体经济的就业市场高度吻合。同时,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地估计模型中的结构参数,本文基于1991—2017年的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对模型进行了贝叶斯估计,得到了比使用既有文献进行校准拟合度更高的模拟结果。通过脉冲响应分析,我们发现,可预期资本税冲击能够在长期明显缓解税收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同时,可预期资本税冲击也可以在短期缓解资本税增加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如果中央政府能够事先促进政策预期形成,并最终实施政策,就能够很好地缓解税收冲击对于经济产生的负面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静 田国强
最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突出了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而这也让学者清楚地意识到在对宏观经济建模时不能忽视源自于金融市场的摩擦和冲击。本文尝试将金融冲击引入到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以此来解释金融冲击对实际经济变量和金融变量的动态影响,探讨金融冲击的重要性及其作用机制,并通过贝叶斯方法估计模型的结构参数。结果发现:金融冲击是驱动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最主要力量,它在解释产出增长、投资增长、债务增长、工资增长和就业的波动方面体现出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使存在其它多个冲击,金融冲击仍然能够解释近80%的产出增长波动。进行脉冲反应分析时发现,金融冲击会使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等出现大幅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