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60)
- 2023(20725)
- 2022(17882)
- 2021(16608)
- 2020(14112)
- 2019(32715)
- 2018(32028)
- 2017(60917)
- 2016(33063)
- 2015(37658)
- 2014(37397)
- 2013(37126)
- 2012(34504)
- 2011(31405)
- 2010(31316)
- 2009(29100)
- 2008(28784)
- 2007(25422)
- 2006(22238)
- 2005(19936)
- 学科
- 济(147377)
- 经济(147213)
- 管理(93306)
- 业(88163)
- 企(72107)
- 企业(72107)
- 方法(64046)
- 数学(56026)
- 数学方法(55342)
- 中国(38173)
- 农(37082)
- 财(35085)
- 学(32292)
- 业经(30388)
- 地方(30160)
- 贸(26451)
- 贸易(26438)
- 易(25622)
- 制(25224)
- 农业(24818)
- 和(21551)
- 理论(21434)
- 务(21323)
- 财务(21240)
- 财务管理(21187)
- 环境(21147)
- 融(20979)
- 金融(20974)
- 银(20859)
- 银行(20787)
- 机构
- 大学(483928)
- 学院(479295)
- 济(200012)
- 经济(195892)
- 管理(184084)
- 研究(169397)
- 理学(158990)
- 理学院(157143)
- 管理学(154174)
- 管理学院(153342)
- 中国(126413)
- 科学(105654)
- 京(103986)
- 财(89894)
- 所(86957)
- 农(82776)
- 研究所(79425)
- 中心(76151)
- 业大(73471)
- 财经(72148)
- 江(70105)
- 北京(66165)
- 经(65577)
- 农业(65212)
- 范(62728)
- 师范(62030)
- 经济学(61436)
- 院(61047)
- 州(56168)
- 经济学院(55240)
- 基金
- 项目(325078)
- 科学(254170)
- 基金(236653)
- 研究(231957)
- 家(209052)
- 国家(207215)
- 科学基金(175963)
- 社会(146450)
- 社会科(138737)
- 社会科学(138698)
- 省(125032)
- 基金项目(124263)
- 自然(115737)
- 自然科(113047)
- 自然科学(113010)
- 自然科学基金(110988)
- 划(106245)
- 教育(106214)
- 资助(99257)
- 编号(92967)
- 成果(75902)
- 重点(73409)
- 部(71801)
- 发(69482)
- 创(66513)
- 课题(64273)
- 科研(62843)
- 创新(62231)
- 教育部(61106)
- 国家社会(60935)
- 期刊
- 济(219522)
- 经济(219522)
- 研究(142091)
- 中国(91031)
- 学报(81949)
- 农(74713)
- 科学(73661)
- 财(68801)
- 管理(67394)
- 大学(61317)
- 学学(57721)
- 农业(51311)
- 教育(48565)
- 技术(41321)
- 融(40832)
- 金融(40832)
- 经济研究(36170)
- 财经(35793)
- 业经(33239)
- 经(30760)
- 问题(28233)
- 业(27622)
- 图书(24888)
- 技术经济(24203)
- 统计(23920)
- 贸(23848)
- 版(23177)
- 科技(22144)
- 理论(22067)
- 世界(22013)
共检索到712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申国
文章利用1987-2007年中国和日本等10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数据,分别使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检验,得出中国存在部分费雪效应的结论。然后使用FMOLS和DOLS分别对中国费雪方程进行估计,进一步证实:中国在样本期内不存在完全费雪效应,而只有部分费雪效应,且费雪效应大小大约在0.5-0.7之间。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义 徐康宁
文章基于1978-2007年包括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内的跨国数据探讨结构变化的增长效应,通过扩展MRW(1992)模型得出结构变化与部门间工资比的关系,并着重考察结构变化和工资差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部门间劳动边际产出存在差异时,劳动的重新配置有助于经济增长。(2)结构变化率和工资差异与经济增长正相关。(3)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结构变化的增长效应最大,物质资本的影响次之;在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增长效应最大,结构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涛 郭栋 龚璞
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是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所在。从国际视野来看,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相对滞后,成为了制约国家竞争力提升的短板。那么,科技创新背后根本性的支撑因素有哪些?制度对科技创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迄今为止,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系统性研究较为缺乏。在传统制度研究的基础上,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将价值观、习俗、潜规则等非正式制度因素纳入制度的框架,大大丰富了制度的内涵。本文通过对全球竞争力指数2006至2015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找寻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庆梅
本文阐述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环境问题,运用面板数据中单因子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各省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污染之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说作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在观察期间,中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与工业粉尘排放之间的关系并不呈标准的EKC形式,工业粉尘的排放随着经济增长呈波动性地增加。最后对进一步的研究分析作了展望,并针对环境污染提出了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毛盛勇 刘一颖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和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于1999-2007年分地区高等教育劳动力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高等教育劳动力(接受过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的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增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贡献率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的逐步显现,高等教育劳动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将会越来越大,高等教育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关键词: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高等教育 贡献率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杜传忠 曹艳乔
本文利用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计量分析具体考察了1990-2007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粗放型特征,主要依赖于投资的拉动和工业化的带动,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强。人力资本的外溢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技术对经济增长虽具有正向作用,但科技资本存量的产出弹性相对物质资本和劳动还很小。外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受出口拉动的特征最为显著,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资企业出口的削弱。过大的政府规模不利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成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条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姚颉靖 彭辉
在医药技术、医药经济和公共健康倍受关注的今天,药品专利保护的双面刃性质已成为国内外学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文章对27个国家和地区的药品专利保护与药品费用负担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药品专利保护随着药品费用负担增加起初降低然后提高,两者呈U型关系,此拐点的人均药品费用支出为86.67美元,药品专利保护强度为2.738。
关键词:
药品专利保护 药品费用负担 最优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广青 杜海鹏
贸易是"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内容。首先,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水平及波动变化对我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出口贸易的影响及汇改前后的差异。接下来,进一步研究了自贸区2的成立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发现:人民币升值及波动增加均会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但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影响远小于升值的影响;我国同其它国家成立自贸区有利于降低汇率变动对出口的不利影响;汇改前后,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拉动我国出口的重要动力。最后,针对得出的结论,本文提出了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汇率 汇改 自贸区 出口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瑜 李书华
本文搜集了1990年—2009年52个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对金融开放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金融开放程度虽然降低了产出波动的幅度,却增加了总消费、收入和相对消费的波动幅度,但是在引入人力资本存量、本国金融发展水平和公共治理环境制度因素与金融开放度的交叉项后,金融开放明显降低了一国的宏观经济波动程度。因此,只有在本国良好的制度水平和健康的金融体系环境下,金融开放才可以降低对宏观经济波动造成的风险。
关键词:
金融开放度 宏观经济波动 制度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伟平 江宏 李义稳
在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日益加剧的背景下,生态环境的变化是否与经济集聚和人口集聚有关,是现阶段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文章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对我国30个省份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我国经济集聚的环境效应总体呈负效应,当经济集聚度不断提升超过拐点时,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及溢出效应显现,经济集聚对环境的负效应影响减弱;人口集聚对环境的作用呈"U"型非线性影响,在人口集聚度较低时,人口集聚的环境效应是正效应,人口集聚可以带来整体上环境污染排放的改善;但当经过临界点后,人口集聚所带
关键词:
集聚 人口集聚 经济集聚 环境效应
[期刊] 征信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课题组 孙怡 肖霞
引入征信活动以纾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许多国家建立并完善征信体系的初衷之一。然而,征信活动是否能够有效促进信贷供给、控制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表现,是研究的出发点。基于全球100个国家(地区)2004—2018年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征信活动对信贷表现的影响,以及不同经济增速下这种影响作用的差异。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征信活动在促进信贷规模的同时,能有效控制信贷风险;与公共征信机构相比,私营征信机构在促进信贷规模、控制信贷风险方面效果更显著;经济增速的加快会削弱征信活动对信贷规模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征信活动对信贷风险的控制作用。
关键词:
征信活动 经济增长 信贷规模 信贷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克强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目前仍有待揭示其症结以改进财政支农工作。本文依据1987-2007年统计数据,着眼于财政支农的杠杆效应,对中国财政支农的效率状况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财政与金融彼此割裂式单干支农格局致使财政支农未能有效发挥杠杆效应,效率十分低下,建议整合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提升财政支农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放大支农资金规模,大幅提升资金支农整体能力。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金融支农 杠杆效率 整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晓东 邓丹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强,针对全球供应链的研究不断深化,降低国际贸易成本、促进本国产业发展成为各国越来越关注的论题,其中与运输成本密切相关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也成为各国投资的重点。本文利用31个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1990-2008年双边贸易流量的面板数据,引入各类物流基础设施指标和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指数建立扩展的引力模型,就物流基础设施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展开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电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有显著影响;港口、航空和公路基础设施对双边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但铁路基础设施的影响仅部分有效。代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综合水平的物流设施综合指数,在消除贸易障碍、增强国家出口贸易竞争力方面成效显著...
关键词:
物流基础设施 运输成本 扩展的引力模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谢孟军 王立勇
从引力方程的微观基础出发,构建包含经济制度质量的引力模型,并利用占中国对外贸易额85%以上的36个国家(地区)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对经济制度质量和中国出口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伙伴的经济制度质量与中国出口贸易高度相关,经济制度质量较高的国家(地区)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引力较大,目前中国经济制度质量相对较低,对出口贸易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深化经济制度改革,提高经济制度质量,扩大与经济制度质量比较高的国家(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春
首先,采用DEA-MAlMquist模型对中国29个省份2000~2012年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全面测算,得出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技术进步的增长有所下降,技术效率得到了改善。其次,在此基础上通过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GMM方法,分析了各因素对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得出结论是中国仍未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并没有摆脱依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应继续增加科研力量投入,推进技术进步对其发挥显著作用。最后,从收敛性看,中国的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其中,收敛速度以西部最快,中部最慢,说明中国各个地区都存在各自的稳态水平,并且都收敛于各自的稳定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文化差异是影响中国创意产品出口的阻碍因素吗——基于中国创意产品出口35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检验
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实证检验
经济自由与经济增长效应——来自15个转型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
政府消费与经济增长:基于1985-200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口年龄结构、就业水平与中等收入陷阱的跨越——基于29个国家和地区的实证分析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OFDI的影响研究——来自174个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据
地缘政治风险与人民币货币锚效应——基于“一带一路”合作国家和地区的实证分析
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经济现状
部分国家和地区主要经济指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