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50)
2023(14981)
2022(12582)
2021(11568)
2020(9904)
2019(22925)
2018(22437)
2017(42353)
2016(23057)
2015(26297)
2014(26098)
2013(25976)
2012(24075)
2011(22106)
2010(22349)
2009(20904)
2008(20482)
2007(18286)
2006(16104)
2005(14464)
作者
(70957)
(59518)
(59466)
(56442)
(37655)
(28571)
(26847)
(23340)
(22327)
(21006)
(20446)
(19709)
(19014)
(18817)
(18560)
(18390)
(17880)
(17676)
(17071)
(17029)
(14983)
(14748)
(14522)
(13564)
(13489)
(13206)
(12958)
(12835)
(11998)
(11763)
学科
(116655)
经济(116555)
管理(63908)
(59784)
方法(50547)
(47654)
企业(47654)
数学(45761)
数学方法(45128)
中国(28525)
(26385)
(23370)
(23204)
地方(22560)
业经(21598)
(21559)
贸易(21549)
(20957)
(18056)
农业(17641)
环境(15777)
(15382)
银行(15320)
(15181)
金融(15179)
(14996)
(14660)
理论(14494)
地方经济(14332)
(13856)
机构
大学(347363)
学院(345551)
(154181)
经济(151419)
管理(129640)
研究(123634)
理学(112558)
理学院(111246)
管理学(109130)
管理学院(108513)
中国(92736)
科学(76743)
(73177)
(65347)
(64620)
(64353)
研究所(59062)
中心(54921)
业大(54895)
财经(53157)
农业(51430)
(49731)
经济学(49030)
(48385)
北京(46268)
经济学院(44148)
(43396)
(42915)
师范(42372)
财经大学(39392)
基金
项目(231123)
科学(181196)
基金(170112)
研究(160182)
(151471)
国家(150296)
科学基金(127205)
社会(104394)
社会科(99143)
社会科学(99113)
基金项目(89103)
(88710)
自然(83651)
自然科(81816)
自然科学(81786)
自然科学基金(80380)
(75757)
教育(73727)
资助(71162)
编号(61560)
重点(52839)
(51532)
(49988)
成果(49182)
(47750)
科研(45131)
创新(44897)
国家社会(44481)
计划(43820)
教育部(43734)
期刊
(166278)
经济(166278)
研究(99670)
中国(63963)
学报(60794)
(57687)
科学(54328)
(49724)
管理(46718)
大学(44825)
学学(42795)
农业(39022)
技术(29346)
经济研究(29236)
教育(29213)
(29053)
金融(29053)
财经(27220)
业经(24532)
(23544)
(22062)
问题(21855)
统计(20166)
(19535)
技术经济(19268)
(17956)
世界(17566)
国际(17129)
(16897)
决策(16201)
共检索到506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中国经济要保持长期持续增长必须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投入增加型转向效率提高型的经济学内涵在于报酬递增机制的形成。从这样一个视角出发,运用了35个工业行业2000-2008年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规模报酬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中国报酬递增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现阶段分工与技术创新仍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要转向报酬递增驱动的机制,最为根本的在于分工与技术创新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利学  傅晓霞  
本文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集聚经济的生产函数,分析了城市化和市场化对中国各地区集聚经济效应的影响。基于1978-2004年的省级地区数据,本文发现中国各地区集聚经济效应显著;集聚经济效应在地区经济增长中作用明显;市场化和城市化对资本和劳动力效率具有不同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赵历男  赵亚男  
一、技术进步与规模报酬的测算模型与公式 本文以C-D生产函数为基本模型。根据规模报酬的不同,C-D生产函数一般可分为两种数学模式进行测算。第一种是自由规模报酬的C-D生产函数,即当投入要素变动λ倍时,其产出量的变动大于、等于或小于λ倍,即: α+β1规模报酬递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韩淑媛  傅蕴英  
文章基于前人对高管报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可能影响高管报酬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高管报酬与销售额显著正相关,与利润、总资本额的相关性也较强;报酬与行业的相关性小于与地区的相关性而与股东权益是负相关的;高管持股比例低,股票激励作用不明显。研究结果说明我国高管报酬虽然已初具合理性但仍有有待改进的方面。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琳  
笔者运用标准的计量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特征事实,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贡献和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结果显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是要素投入和包括人力资本、制度变迁、技术进步等全要素生产率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做出了大约三分之一的贡献。因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不完全是投入驱动型的,而是真实可靠的增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耿建芳  曲喜和  郭文希  李有根  
本文使用结构方程模型部分验证了经理报酬水平与影响它的基准因素、治理因素和权变因素等之间的结构关系,发现对经理报酬水平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宏观方面因素,包括公司所在地区、公司上市时期以及公司体制特征等;而微观治理因素和经理人力资本因素则不显著。模型拟合结果表明,经理报酬水平是影响公司所在地区、上市时期两因素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中间变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运峰  
文章以C-D生产函数为例,说明了非规模报酬不变技术的索洛模型仍然存在稳定状态。该稳定状态下,总资本和总产出以相同速度增长,但增长速度不等于人口增长率。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增长特性则与规模报酬性质有关。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增性质,人口增长也能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增长;反之,如果技术具有规模报酬递减性质,人口增长则会通过资本积累引起人均资本和人均产出的减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姚钟华  李立辉  
一、引言 在评价地区经济近年来经济增长目标完成情况时,人们都认识到地区经济要进一步增长面临着很大困难。产业结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不仅是地区经济的“九五”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在下世纪初能否持续增长的基本因素。对地区产业结构研究,分析各产业产出弹性和规模报酬,有利于了解各产业劳动力和资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有利于比较各产业之间在劳动力使用、流动资金和固定资产的使用中的竞争优势和潜力;从而为地区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推进产业升级提供依据。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国涓  刘丰  王维国  
本文放宽规模报酬不变和决策单元技术相似性的假定,构建非径向区域潜在产出测量模型,深入探讨环境绩效的测量及对其影响因素的分解,并结合共同前沿ML指数测算环境绩效的动态变化,考察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性。实证结果表明,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的环境绩效均值最高,要素配置效率的改善有利于该区域环境绩效的提高;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环境绩效较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技术相对比较落后。在观测期间内,我国大部分省份要素配置效率得到改善,环境技术有所进步。尽管低能耗低排放区域环境技术进步显著,但由于高能耗高排放区域及中能耗中排放区域技术缺口较之相对扩大,使得我国环境绩效均值总体呈现负增长。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的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向阳  徐翔  
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建立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经济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了1990-2001年中国服务业的生产率与规模报酬状况,并计算了决定中国服务业增加值的两种投入要素资本和劳动的边际产出弹性、替代弹性与边际生产率,最后分析了这一估计结果对今后发展中国服务业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熊林峰  林君芬  黄一鸣  
本文利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披露的会计师事务所排名信息数据,结合C-D生产函数采用双对数线性回归模型,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处规模报酬阶段进行了验证,结果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处于平均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同时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简要地分析了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经济效应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家羚  刘晓伟  
文章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识别并匹配出城市层面开发区企业,采用DEA方法测算了城市开发区的经济效率,重点考察了地区交通区位因子对开发区经济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对开发区经济效率的改善表现出积极影响,投资率也有利于开发区经济效率的提高,但政府干预、产业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城市和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经济效率,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和非沿海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影响不显著,非省会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反而显著提升了开发区经济效率。因此,对于中西部地区和沿海地区城市而言,应更加重视改善开发区管理体制,与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协同关系,共同促进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应警惕“行政中心偏向”对开发区经济效率产生的不利影响,适度合理行使政府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倩  王永哲  
文章基于1978—2016年的相关数据进行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表明,存在从产业结构变化到高等教育在学规模的单向非线性影响,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和城市化水平变化则仅产生线性影响。经比较确定的三次项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实际经济增长和城市化发展对高等教育规模增长有较强拉动效应,劳动力市场变化具有显著抑制效应,而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则呈反"N"型变化关系,且具有抑制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鸿鹰  武康平  
本文用OLS方法测算我国各省、三大区域以及全国的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经济规模分布Pareto指数(1997年、2000年和2003年),对Pareto指数进行跨区域和跨时间的对比分析,并实证分析我国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我国的城市规模分布显著地服从Pareto分布,并具有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工业化、产业结构以及运输能力对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具有显著影响,而工业化和运输能力则是影响城市经济规模分布的重要因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橙  高建中  
基于辽宁省、陕西省、湖南省及福建省200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利润最大化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和机会成本理论的收入水平测算法对林地适度规模进行测度,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用两种测算方法得出的各区域林地适度规模并不相同,林地适度规模区间值比确切的数值更为合理;农户实际林地经营面积与适度规模测算结果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农户受教育程度、林业收入所占比例和林业补贴这3个因素对集体林地经营规模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地方政府应明确适度规模区间,采取教育培训等措施培育林业规模生产经营主体,设立林业专项补贴制度来保证农户资金投入,引导经营主体流转林地以实现林业规模经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