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99)
- 2023(11944)
- 2022(9688)
- 2021(8785)
- 2020(7034)
- 2019(16022)
- 2018(15704)
- 2017(30004)
- 2016(15549)
- 2015(17523)
- 2014(17489)
- 2013(17750)
- 2012(17303)
- 2011(16237)
- 2010(16326)
- 2009(15201)
- 2008(14725)
- 2007(13117)
- 2006(12161)
- 2005(11611)
- 学科
- 济(96921)
- 经济(96845)
- 管理(39807)
- 业(38287)
- 方法(30486)
- 中国(29086)
- 企(27919)
- 企业(27919)
- 数学(26940)
- 数学方法(26833)
- 地方(26083)
- 农(22027)
- 业经(19593)
- 贸(17929)
- 贸易(17915)
- 易(17300)
- 地方经济(16461)
- 学(15799)
- 制(15496)
- 财(15189)
- 农业(15090)
- 融(14893)
- 金融(14893)
- 银(14718)
- 银行(14702)
- 行(14454)
- 发(13921)
- 环境(13406)
- 产业(12990)
- 体(11416)
- 机构
- 学院(238339)
- 大学(237992)
- 济(121217)
- 经济(119292)
- 研究(95980)
- 管理(85293)
- 中国(75021)
- 理学(71631)
- 理学院(70752)
- 管理学(69941)
- 管理学院(69480)
- 科学(52400)
- 京(51828)
- 财(51767)
- 所(48920)
- 研究所(43948)
- 中心(40931)
- 财经(40630)
- 经济学(39954)
- 经(36972)
- 农(36114)
- 经济学院(35725)
- 江(35406)
- 北京(34397)
- 院(34169)
- 范(32384)
- 师范(32101)
- 财经大学(29964)
- 科学院(29397)
- 业大(28747)
- 基金
- 项目(147683)
- 科学(117998)
- 研究(110883)
- 基金(109109)
- 家(94466)
- 国家(93695)
- 科学基金(79721)
- 社会(75837)
- 社会科(72204)
- 社会科学(72191)
- 基金项目(56003)
- 省(54751)
- 教育(48956)
- 自然(46578)
- 划(46221)
- 自然科(45509)
- 自然科学(45498)
- 资助(45190)
- 自然科学基金(44734)
- 编号(42113)
- 发(39058)
- 成果(34589)
- 部(34302)
- 重点(33914)
- 国家社会(33093)
- 发展(32687)
- 展(32189)
- 中国(30757)
- 课题(30686)
- 创(30177)
- 期刊
- 济(147923)
- 经济(147923)
- 研究(84783)
- 中国(52271)
- 财(36378)
- 管理(35325)
- 农(34400)
- 科学(32827)
- 学报(31959)
- 融(28032)
- 金融(28032)
- 经济研究(26693)
- 大学(25103)
- 农业(23759)
- 学学(23609)
- 教育(22628)
- 业经(22279)
- 财经(21739)
- 技术(20222)
- 经(19125)
- 问题(19040)
- 贸(17276)
- 世界(16529)
- 国际(15986)
- 技术经济(13919)
- 业(13386)
- 商业(13000)
- 统计(12045)
- 经济问题(11915)
- 经济管理(11331)
共检索到390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陆铭
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三大产业结构如何变化?如何发挥人口的空间红利?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大市场?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发生什么变化?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表明,现代化的推进往往伴随着制造业占比降低而服务业占比提升;在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的双重压力下,需要格外注重发掘人口配置的空间红利,引导人口从收入低的地方迁居到收入高的地方;要建设统一大市场,可以更好地让各类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后工业化时代,消费即生产,家庭生产外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人们在城市“第三空间”里边消费边创新,城市以生活品质留住人才,这些趋势正在出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经济规律,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文章从实证分析角度出发,用统计分析指标综合考察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和发展阶段,同时利用AR模型对未来三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结构 演变 趋势 实证分析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醒夫
湖南省在进行2000年经济科技社会发展规划研究时,经过多方案的反复的比较,提出了“结构效益战略”作为全省十年发展规划的总体战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首先是要转变观念。过去,搞计划经济、产品经济,是按照资源——技术——市场的思路去进行安排的。在短缺经济条件下,“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它是有过积极作用的,是无可非议的。但在商品经济高度(逐步)发展的市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尤完 齐建国
本文在对未来一个时期内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性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的出路一通过推动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中国经济 发展趋势 循环经济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余旭
本文研究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认为中国经济正进入由快转慢的转折时期、呈现长期回落趋势,提出要通过进一步推进体制改革、制度创新,改善经济发展所依赖的自然和社会生态环境,制定以治理生态、对外投资、促进消费、科技创新为经济调整时期发展新战略,以此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可持续 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亚平
根据国际环境、资源供给、市场条件等环境要素的变化,预计未来15年中国经济将持续高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居民消费达到新的水平,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同时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将更为紧密。
关键词:
发展趋势,影响因素,经济预测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中国经济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作为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备受瞩目,影响深远。为此,《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社长段钢博士对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心主任魏杰教授进行学术采访,并就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2013年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度对话,现将对话内容刊出,以飨读者。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陆德明 陆照鸿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令世人瞩目。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过渡年,真正的21世纪从2001年开始。展望新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呈如下三大趋势:即民营化的改革趋势、被动式的开放趋势和次高速的增长趋势。 一、民营化的改革趋势 纵观我国20多年的经济改革,是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目前,在资源配置的各个方面,市场化的程度已达70%左右。中国已跨入市场经济门槛,不再是计划经济国家了。下一个十年、二十年,对中国经济来讲,将是个市场深化的过程。包括产品市场深化和要素市场的深化等。特别在产权市场化方面,将表现为民营化的过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磐
我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个发展时期有四个跨越,是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 第一个跨越,我们从小康阶段向中等富裕发展阶段跨越。这里有本质变化,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战略,叫“温饱、小康、比较富裕”,2000年前后完成了小康或基本完成小康,然后进入比较富裕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化,经济学研究重心正面临转移,经济学理论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改革与崛起的客观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强烈冲击,更具解释力的"中国经济学"将不仅是研究特定地区、特定时代或融合了特定文化的经济学,而且是顺应经济学趋势,推动经济学更具创新性的理论力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建
一、发展的起点和目标 (一)对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估计 中国的工业化过程要借鉴各国工业化的历史经验,由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而人均GNP水平又是区分发展阶段的最显著标志,所以必须确定我国目前的人均GNP水平。 用现行汇率估算,1994年中国人均GNP为370多美元,显然是估计过低了。世界银行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我国1990年的人均GNP为1950美元,显然又高估了。用人均实物量指标来做对比可能比较准确。以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20多年来 ,中国经济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当前 ,中国经济在管理体制、宏观环境、开放程度、分配格局、区域战略以及国际竞争关系等方面都表现出非常显著的特点。今天的中国 ,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历史转折点上 ,必须以创造性的思维和更具创新性的作为 ,才能在新世纪再度获得更大的成就 ,早日进入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关键词:
经济发展 经济开放 国际竞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闫雪培
本文将中国经济学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在理论引进中思索学科使命的中国经济学(萌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探索理论转化路径的中国经济学(探索)、以改革实践理论化为主体的中国经济学(发展)和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学(深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四个阶段。从历史演进规律中总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学科建设理念从学科本位到问题导向,学科性质从单一学科属性转向多学科融合,研究对象从强调人与人的关系转向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研究范式从政治经济学范式转向以政治经济学范式为基点的新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应立足中国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既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又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仍具生命力的经济思想,构建既具历史纵深感和理论层次感,又贴近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中国的经济建设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1979-1993年,GDP年均增长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2%,居民消费水平年均增长7%。现在,中国已经开始了全面工业化的历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更为其加速发展、全面走向进步提供了无以估量的动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16年时间里,中国经济的增长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活跃,更富有活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京文
中国的经济建设经过建国40余年不懈的努力,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论是从经济总量,还是从整个国民经济体系,工业生产体系等方面衡量,中国经济都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979—1993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3%,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2%,其中出口增长16.1%,进口增长16.2%。现在,中国已经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