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16)
2023(12618)
2022(10673)
2021(9944)
2020(8439)
2019(19551)
2018(19033)
2017(36516)
2016(19683)
2015(22315)
2014(22190)
2013(22382)
2012(21412)
2011(19682)
2010(19707)
2009(18454)
2008(18276)
2007(16383)
2006(14312)
2005(13276)
作者
(59558)
(50136)
(49730)
(47950)
(32049)
(24005)
(22748)
(19475)
(18773)
(17713)
(17475)
(16622)
(16063)
(15994)
(15910)
(15577)
(14769)
(14769)
(14537)
(14359)
(12720)
(12342)
(12187)
(11448)
(11420)
(11233)
(11068)
(10654)
(10088)
(9978)
学科
(105363)
经济(105286)
管理(52305)
(49686)
方法(42800)
(38865)
企业(38865)
数学(38346)
数学方法(38057)
中国(26668)
(22930)
(22383)
(21767)
地方(21585)
业经(18925)
(18602)
贸易(18595)
(18076)
(17548)
农业(15211)
(14930)
金融(14928)
(14858)
银行(14818)
(14245)
地方经济(14213)
环境(13756)
(13649)
(13256)
财务(13233)
机构
大学(300819)
学院(296412)
(139046)
经济(136605)
研究(112125)
管理(108200)
理学(92935)
理学院(91764)
管理学(90254)
管理学院(89684)
中国(85276)
科学(67000)
(64363)
(60844)
(58500)
研究所(53360)
(51659)
中心(49436)
财经(49037)
经济学(45813)
(44677)
(43095)
业大(42894)
经济学院(41239)
北京(41191)
农业(40777)
(39546)
(38087)
师范(37705)
财经大学(36484)
基金
项目(193959)
科学(153029)
基金(144434)
研究(137998)
(127751)
国家(126799)
科学基金(106783)
社会(90947)
社会科(86464)
社会科学(86441)
基金项目(75320)
(71347)
自然(67827)
自然科(66291)
自然科学(66269)
自然科学基金(65137)
教育(61854)
(61792)
资助(60300)
编号(52832)
(44709)
重点(44616)
成果(43555)
(42885)
国家社会(39710)
(39302)
教育部(38134)
科研(37723)
创新(37104)
中国(37102)
期刊
(152991)
经济(152991)
研究(91573)
中国(55139)
学报(49595)
(47072)
(45957)
科学(45244)
管理(38919)
大学(36743)
学学(34824)
农业(30917)
(28150)
金融(28150)
经济研究(26791)
财经(25978)
技术(23484)
教育(23217)
(22578)
业经(20873)
问题(20611)
(18620)
(17546)
世界(16830)
技术经济(16599)
国际(16353)
统计(16190)
(13844)
(13657)
资源(13387)
共检索到4474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志凌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结构调整轨道,虽然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借助市场化的"重组升级"策略和政府托底的"再就业计划"可以减轻结构转换痛苦。最先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东部地区正在走出阴影,以杭州为代表的区域产业升级趋势正在确立;青岛为传统制造业基地实现结构转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济升级模式。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我们需要前瞻性地防止"好商品也卖不出去"的经济萎缩风险。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珺晖  
近两年来,中国经济已由过去近三十年的高速增长奇迹转入非高速增长期,结构性减速表明中国经济必须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采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效率从当前主要面临的九个结构性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投资消费结构、财税体制结构、区域结构失衡是导致当前表现为经济增速放缓的经济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通过深化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与效率,以实现中国经济向"稳速增效"的纵深发展模式顺利转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韩永辉  黄亮雄  邹建华  
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视角,研判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时代的来临并预测中国未来20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传统测度指标进行完善,基于1978—2012年省域数据,利用非参数面板模型均值估计和逐点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都显著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但无论采用合理化还是高度化指标,结构调整效应的产出弹性均随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积累和劳动投入的增加而呈现"倒U型"动态演进过程。当前,中国整体正处在"倒U型"曲线的拐点,面临从"结构性加速"向"结构性减速"转变的困境。经济增速的预测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将在2013—2017年进入"7时代",在2018—2022年进入"5时代"甚至"4"时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钟定胜  张宏伟  
利用我国多年环境、经济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总体环境质量水平与经济活动和环境资源条件的关系;通过与多个国家的对比,分析了我国所面临的结构性污染整体态势。结果表明,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以及落后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宏观经济结构性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全国平均环境承载负荷在多项指标上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余文建  李雪俏  杨文玉  陈少敏  
近年来投资和消费已成为调节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而投资和消费协调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和质量。本文基于中国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作用实证研究基础,得出投资短期拉动效应明显,但长期来看消费拉动效率更高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小娟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经济结构性转型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经济结构转型的一般规律,发现从农业到制造业,再到服务业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路径;集群和分散是区域结构升级的内在动因;需求变动是经济结构升级的核心动力。通过回顾美国、日本经济结构调整的历史经验,并结合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现状,本文总结了美国和日本经验对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四大启示:一是释放消费需求、倒逼产业结构升级;二是释放市场潜能、谨慎运用行政力量;三是研发创新技术、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四是协调区域发展,构建内部升级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潘宏胜  
中国经济正面临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稳中趋降、第三产业占比上升、人口结构老龄化等结构性变化。文章认为,中长期的货币政策取向应关注和积极适应上述变化,保持稳健而适当趋紧的总体取向,更加突出稳定物价的目标,重新认识合理的货币总量水平和社会融资规模,以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进一步发挥价格工具的调控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亚洲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帐户失衡是其枢纽。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因此美国与亚洲为主的其他国家之间形成经常帐户失衡。但失衡局面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韡  严春晓  缪海斌  
本文从经济结构变化的视角,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传统的AR方法还是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方法估计,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在2000年之后都出现了明显的减弱,减弱的幅度在10%左右。除通货膨胀预期和外部汇率变化冲击因素的影响外,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加权经济增长率等经济结构变化因素对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亦非常显著,其中,第二产业加权经济增长率的减缓对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的减弱发挥了主导作用,第一产业与通货膨胀持久性负相关,而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将有利于弱化中国通货膨胀持久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经济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且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动力和源泉。本文通过对Feder非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的拓展,建立了一个可同时测度经济结构变化的增长效益和投资数量及其效率的增长效益的非均衡计量经济模型。模型的分析表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变动对中国近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力。模型的分析也表明,投资建设中的浪费和资本使用效率的低下,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关注GDP的增长,更应该关注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智永  景维民  
我国经济长期以来存在结构失调,需要转型升级的问题。2008年金融危机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遇,但由于前期的中央政策过于强调保增长,结构调整的效果不佳。从2011年开始的新一轮结构调整,由于有效地控制了投资规模,开始初见成效。到新一届政府履新,经济结构调整成为政府工作核心之一,提出的工作思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面临的问题依然复杂。要解决影响经济结构调整的体制性障碍,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进文  温宇静  
中国已进入了第十个五年计划这一重要的战略发展期。在此期间,一个重要的发展中枢性目标是进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理论,对中国经济体系中各产业总产出变动的主要变动因素(总消费变动、进出口变动、技术结构变动及投资结构变动等)进行了模型分解,试图发现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规律性特点,分析经济增长各影响因素在不同产业中的贡献,寻找如何提升产业水平及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为制定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夏明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basic evolution of the economic structure since transition by using inputoutput composition analyzing method. It also analyse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the transition.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项俊波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结构失衡问题呈现出不断加剧的趋势,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在结构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结构失衡程度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显示,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数从1992年的2.42增加到2007年的4.02,表明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总体上在加剧。在测度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并增长"的表现、逻辑以及潜在风险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经济结构失衡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平衡关系,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展望,这为研究中国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光华  
随着经济稳健有力的发展,我国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征程不断缩短,小康是全民的小康,但我国目前社会的发展程度只能称之为部分小康。城乡二元结构任然横亘在经济发展的途中,农民处在社会的基层,严重的贫富差距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日益引发重视。十三五规划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均衡发展提出了美好的规划,党中央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的发展--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农民的全面小康等问题被提上日程。本文对我国当前农业经济结构进行分析,从农村地区三大产业发展状况入手,探讨十三五创新视角下如何实现农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