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1)
- 2023(9402)
- 2022(7584)
- 2021(7174)
- 2020(5841)
- 2019(13220)
- 2018(12997)
- 2017(25186)
- 2016(13429)
- 2015(15713)
- 2014(15725)
- 2013(15725)
- 2012(15336)
- 2011(14128)
- 2010(14291)
- 2009(13737)
- 2008(13626)
- 2007(12445)
- 2006(11670)
- 2005(10849)
- 学科
- 济(84857)
- 经济(84693)
- 管理(36575)
- 业(31092)
- 方法(28145)
- 企(25011)
- 企业(25011)
- 数学(23236)
- 数学方法(22958)
- 中国(22792)
- 地方(18410)
- 农(17851)
- 业经(16701)
- 学(16295)
- 财(14493)
- 制(14006)
- 贸(14005)
- 贸易(13996)
- 易(13621)
- 地方经济(12988)
- 和(11552)
- 农业(11299)
- 银(11132)
- 银行(11126)
- 环境(10963)
- 融(10778)
- 金融(10777)
- 行(10764)
- 经济学(10424)
- 体(10309)
- 机构
- 大学(210401)
- 学院(206985)
- 济(102918)
- 经济(101144)
- 研究(80682)
- 管理(73875)
- 中国(64696)
- 理学(61693)
- 理学院(60924)
- 管理学(59944)
- 管理学院(59556)
- 财(46227)
- 京(46175)
- 科学(44172)
- 所(41058)
- 研究所(36462)
- 财经(36152)
- 中心(35606)
- 经济学(34468)
- 经(32804)
- 江(31194)
- 经济学院(30708)
- 北京(30510)
- 农(30313)
- 院(28270)
- 范(28128)
- 师范(27964)
- 财经大学(26487)
- 业大(24805)
- 科学院(24532)
- 基金
- 项目(124147)
- 科学(98945)
- 研究(93225)
- 基金(93034)
- 家(80277)
- 国家(79645)
- 科学基金(67571)
- 社会(65486)
- 社会科(61114)
- 社会科学(61096)
- 基金项目(47322)
- 省(43713)
- 教育(41654)
- 自然(39271)
- 资助(39267)
- 自然科(38361)
- 自然科学(38351)
- 自然科学基金(37688)
- 划(37626)
- 编号(35434)
- 成果(30900)
- 部(29738)
- 国家社会(28457)
- 重点(28038)
- 发(28017)
- 中国(26927)
- 教育部(26034)
- 课题(25399)
- 人文(24555)
- 性(24246)
- 期刊
- 济(126322)
- 经济(126322)
- 研究(72893)
- 中国(47192)
- 财(35261)
- 管理(29965)
- 农(29734)
- 科学(29462)
- 学报(28864)
- 大学(22896)
- 融(22591)
- 金融(22591)
- 学学(21410)
- 经济研究(21177)
- 财经(20361)
- 教育(20188)
- 农业(19968)
- 经(17903)
- 问题(16911)
- 技术(16745)
- 业经(16470)
- 贸(15623)
- 世界(14415)
- 国际(14032)
- 技术经济(12026)
- 统计(11369)
- 经济问题(10377)
- 业(10218)
- 资源(9389)
- 策(9348)
共检索到342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少安 文丰安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突出表现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四个方面。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土地用途、土地运用方式和农民身份均发生了变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总体稳定,经历了从长期不变到长久不变的转向。将"开放性契约理论"运用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分析中,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工业经济时代的土地集中具有与农业经济时代完全不同的经济社会效应。即使土地流转和集中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总体发展趋势合理、社会进步巨大的情况下出现的问题,不应该成为否认土地流转和适度集中的理由。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枫
长时段的中国财政呈现出明显的物质主义倾向:农业税从"以丁为本"向"以地为据"转变;财政制度改革以简化征收程序、保障财政收入为基本着眼点;商业税收与"重商""抑商"并无太多关系;"贡"的实用性、官营事业的追求,主要出自财政考量。由此直接导致国民对于政府财政政策、措施的反向选择,呈现出中国传统经济的若干近似于"经济转型"的变动轨迹,但这些似有变化的经济形态,实际上意味着中国传统经济自身发展不足以产生严格意义上的"经济转型"。
关键词:
财政思想 财政政策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恒
劳动力流动在传统社会转型中的作用具有复杂性,对文献的梳理表明,劳动力流动在城乡二元结构转换、农村社会分层、农业发展、非正式制度建设以及人力资本积累等多个方面产生作用,但人们对于这些作用的机理和效果仍存在一定的分歧。而从对现状描述到专题研究的深入、多学科交叉以及由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则是这一主题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经济社会转型 综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少和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建伟 王伟进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经历的深刻转型对社会治理形成正反两方面重要影响。从积极方面看,持续的经济增长为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行政改革为推进服务导向的社会治理提供了体制环境。同时,社会阶层结构与治理主体结构持续优化,网络信息技术发展助推社会治理智能化。从消极方面看,我国社会治理面临多方面挑战:经济风险可能向社会领域传导;农村地区基层治理与服务半径加大;中产阶层增长缓慢与群众诉求多元化并存;人口大规模流动及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冲击社会秩序;网络信息犯罪增多而相关管理规范相对滞后。未来应将社会治理目标与政策逐渐融入经济社会体制改革,在大发展、大服务、大预防、大调解中协同解决社会治理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德文
加快城市化发展是中国经济转型和社会转型的必然趋势。优先发展教育对促进和完成这个历史性巨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育作为生产人力资本的重要部门,对经济增长、就业、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有着显著作用;另一方面,教育和培训是低素质劳动力、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传统农业部门转向生产率较高的现代工业部门,实现角色和职业转换的重要手段。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事业发展为缩小城乡教育不平等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城乡之间人力资本存量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应对全球经济一体化挑战对提高劳动力素质提出了迫切要求,这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特别是对农村、贫困地区和城市贫困人口的投资,扭转和改变中国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的局面。
关键词:
教育 人力资本 经济增长 城市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香品 肖飞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滞后问题已成为中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整体性发展转型。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在人口、经济、教育、文化、治理机制等环节出现了脱节现象,影响着农村现代化进程。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发展战略的选择、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发展模式滞后等,而"三农"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更增加了治理的难度。基于此,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人口失衡问题,加强教育与文化建设,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以尽快实现农业与农村现代化。
关键词:
农村 城市 人口 教育 治理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戴林富 宗高峰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民族地区高校要实现新的发展,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自身找准影响科学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此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时代发展变化新要求,紧扣自身责任与使命;创新发展理念,突破传统思维窠臼,立足所在区域的实际需求;调整办学结构,转变发展思路,切实增强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影响力和贡献力。这是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科学发展应当遵循的逻辑。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高校 科学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分析了中国“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起点、突出矛盾和发展前景,并探讨了中长期发展战略研究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
“十一五“规划 发展战略研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唐建华
改革开放在使女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和巨大利益的同时,也使她们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从资源分配和收益的角度,分析了转型经济中的女性就业机会、资源占用以及工资和福利的分配等方面的不平等及产生原因,同时提出了减轻或消除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女性经济平等地位影响的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转型经济 要素分配 收益分配 性别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叶青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以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2~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2%以上,主要农产品产量和能源、原材料的生产总量已跃居世界前列。绝大多数人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农村贫困人口已由改革初期的2.5亿减少到8000万。居民的营养状况、人均预期寿命等生活质量指标,已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向小康水平迈进。新的发展阶段的一个显著特点,是80年代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消费需求迅速增加,带动轻纺工业高速增长实现的,而近三年来,消费需求增长趋稳,投资需求则迅速增加,对拉...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五个统筹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国家整个发展战略出现了重大调整和变化,政府的责任已不再是为了经济的增长去做各种产业投资的计划,而是维护和完善市场秩序,解决好市场本身不能解决的各种社会发展问题,如就业、收入差距、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健康、环境和资源保护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国内外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西方经济学提出的"经济人假说",还是马克思提出的"社会人假说",都存在一定缺陷与局限性,必须加以创新和发展。本文在吸收马克思的"社会人假说"和西方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说"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经济学假说——"经济社会人假说",并认为该假说可以准确地描述和反映参与经济社会活动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因而可以将其作为构建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假说和底层逻辑。本文提出的"经济社会人假说",不仅对于构建科学的中国经济学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而且对于设计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机制和制定合理的中国经济激励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祁斌
世界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表明,资本市场与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相伴相生,脱离经济社会需求的金融发展会带来灾难;资本市场代表着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但诚信缺失和非理性因素也会带来市场失灵;金融危机对全球化时代的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督提出了新的挑战,对世界经济金融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资本市场存在着市场发展水平不高、投资回报未能充分体现、法制建设和监管需要加强、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应该采取措施完善市场体系,加快场外市场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改革监管体制;强化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强投资者教育;推动社会保障和养老体系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资本市场 资源配置 新兴产业 金融危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关会娟 张钟文
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新情况,经济社会管理产生了许多新需求,经济社会统计的理论、方法和应用要实现创新与发展,以适应新时代、反映新情况、满足新需求,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和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以及促进经济学、社会学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统计理论和方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阐述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发展机遇;从创新研究领域、创新研究方法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探讨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如何实现创新与发展,以服务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助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对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提出了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统计的若干重点研究领域,包括新经济统计理论和方法研究、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服务业核算问题研究、无形资产测度问题研究、全球价值链研究等。
关键词:
经济社会统计 创新与发展 重点研究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