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75)
2023(13122)
2022(11049)
2021(10351)
2020(8712)
2019(20182)
2018(19850)
2017(37845)
2016(19735)
2015(22748)
2014(22355)
2013(21983)
2012(20055)
2011(18153)
2010(18017)
2009(16615)
2008(15719)
2007(13270)
2006(11677)
2005(10241)
作者
(55117)
(46245)
(45966)
(43748)
(29405)
(21900)
(20843)
(18121)
(17624)
(16177)
(15767)
(15381)
(14497)
(14479)
(14350)
(14158)
(13756)
(13278)
(13225)
(12844)
(11434)
(11065)
(11058)
(10639)
(10441)
(10372)
(9896)
(9609)
(9236)
(8970)
学科
(106419)
经济(106329)
管理(56207)
(51170)
方法(46520)
(42142)
企业(42142)
数学(42110)
数学方法(41420)
中国(25374)
(21348)
地方(20713)
(19729)
业经(19017)
(17449)
(17424)
贸易(17410)
(16958)
(14592)
农业(14203)
环境(13981)
地方经济(13671)
理论(13624)
(13405)
(12803)
金融(12802)
(12460)
银行(12454)
技术(12214)
(11973)
机构
大学(287252)
学院(286482)
(134324)
经济(132133)
管理(113709)
理学(99099)
理学院(98085)
研究(97339)
管理学(96211)
管理学院(95678)
中国(74639)
(59414)
(56244)
科学(55342)
(46808)
财经(46182)
中心(44265)
经济学(43343)
研究所(42701)
(42292)
(39591)
(39020)
经济学院(38881)
业大(38521)
北京(37534)
(35088)
(34844)
财经大学(34525)
师范(34523)
经济管理(31057)
基金
项目(195584)
科学(157010)
基金(146736)
研究(142398)
(127510)
国家(126575)
科学基金(110447)
社会(94667)
社会科(90127)
社会科学(90106)
基金项目(76126)
(73038)
自然(70561)
自然科(69074)
自然科学(69059)
自然科学基金(67823)
教育(66210)
(62135)
资助(61780)
编号(55186)
(44900)
重点(44010)
成果(43172)
(42347)
国家社会(41037)
(40902)
教育部(39428)
创新(38397)
人文(37874)
课题(37722)
期刊
(141791)
经济(141791)
研究(84768)
中国(50920)
管理(43893)
(42711)
科学(38942)
学报(38637)
(34824)
大学(31016)
学学(29494)
技术(29055)
教育(25381)
经济研究(25169)
农业(24362)
财经(23613)
(23217)
金融(23217)
(20488)
业经(19734)
统计(18836)
问题(18259)
技术经济(16908)
(16325)
(15898)
世界(15285)
决策(14949)
国际(14000)
(13917)
资源(12219)
共检索到415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国富  申博  李瑶  
经济增长收敛性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做出的关键性预测,但是国内相关文献测算的收敛速度普遍偏高。文章通过慎重选取控制变量,同时考虑空间相关性和控制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共线性,在提取主成分的基础上估计空间面板模型,得到的收敛速度仅为2.36%。这一结果既与国外文献的经验值更为接近,也与我国的经济现实更为相符。这启示我们,在研究经济增长的收敛机制时,既要慎重选择有关的控制变量,也要恰当地选择模型估计方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亚虹  朱保华  刘俐含  
长期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或发散的可能性。经济增长的收敛状态是人均产量、资本存量和消费的增长率都趋向外生技术进步率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而经济增长的发散状态是经济增长率加速变化的现象。判断经济增长的收敛或发散需要估算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本文利用中国1978年至2006年间的30个省份的人均GDP数据,采用更符合经济增长模型的收敛假说本意的半参数变系数面板数据模型估算经济增长的收敛速度,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中国经济还处于加速增长的发散状态;富裕地区的经济增长向收敛状态过渡;相对于富裕地区,相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的发散现象更为明显,存在经济落后地区追赶富裕地区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贺晓波  刘予琼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现象,利用解决该问题的经典方法——斯旺模型进行研究。针对原斯旺模型存在的不足,对其进行修正与改进,继而基于所得改进型斯旺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等多种方法,对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状态予以实证分析,判断得出内外失衡关系与所处失衡区域。最后提出采用紧缩的支出增减政策与紧缩的支出转换政策的搭配调节措施,以使中国经济回归内外均衡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傅晓霞  吴利学  
本文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将地区劳均产出增长分解为物质资本深化、人力资本积累、前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提高,采用反事实思路和收入分布方法分析了这些因素对中国地区差异的影响。基于1978~2004年28个省级地区的面板数据,本文发现:(1)改革以来中国地区劳均产出逐步呈现双峰分布;(2)物质资本深化并不能完全决定地区差异的变化过程;(3)1990年以来全要素生产率同样是地区差异扩大的主导力量之一。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本文评述了国内代表性的研究全要素生产率问题的文献,探讨了基于索洛模型扩展的各种方法在分析中国经济运行和增长的逻辑困境。笔者强调,需要深刻认识索洛模型严格的市场经济条件,实际就是经济体制;不符合这些条件,实际也就是体制扭曲和经济偏差。忽略体制差异而简单地将中国国民经济的有关数据输入索洛模型计算,既有可能不能真实地描述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增长,又有可能不能精准地把握有关的体制问题。因此,笔者建议,可以用"应该有,但没有;应该有多少,但没有那么多"的思路,以假设条件和实际偏差还原和反实事的逻辑,基于索洛模型建立一套倒算的数理分析框架进行研究,可能会发现影响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投入产出和经济增长体制扭曲的根本原因,进而制定以推进各项改革来实现未来国民经济中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可量化和可操作的方案。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林  
目前阶段中国经济增长是非均衡增长,其典型化事实不同于基于均衡增长的卡尔多事实。哈罗德—多马模型是一种非均衡增长模型。在扩展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运行机制。在中国经济非均衡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也孕育了经济增长必然放缓的内在矛盾。近来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趋势是中国经济非均衡增长模式演化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昆亭  龚六堂  
本文在基本RBC模型的框架下,引入粘滞性价格和内生货币机制,建立包含货币政策的动态周期模型,并且用这个模型模拟了中国经济。我们的研究发现,在规则货币政策下,本文的模型给出的经济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而且,模型能够模拟出比基本RBC模型更接近中国实际经济的周期特征。因此,本文给出的模型提供了一个能够较好地模拟中国实际经济政策运行的模型,通过它能够对现实经济政策有较好地解释。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萌  
在改进的区域经济收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汇率波动的面板数据收敛模型,实证检验东盟"10+3"(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是否适合建立最优货币区。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东盟"10+3"区域内各国汇率波动具有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特征,在控制了利率、人均GDP、贸易开放度、金融开放度、汇率政策与区域货币合作等因素以后,汇率波动仍然具有条件β收敛特征,由此说明东盟"10+3"适合建立最优货币区。第二,在东盟"10+3"区域内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老挝、中国、泰国与文莱7国具有俱乐部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特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崔巍  陈琨  
本文以经济收敛模型为视角,利用中国各省市面板数据,在传统的解释框架基础上增加社会信任的角度,实证检验了社会信任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结果表明,信任能显著地促进经济增长,信任程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率将提高0.064个百分点。稳健性检验表明,信任对经济增长的显著影响不依赖于额外控制变量的加入,研究结果基本上与经济收敛模型的预期相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亚婷  
近10年来,中国是全球杠杆率增长最快的国家。自2016年末重启新一轮去杠杆至今,"去杠杆"已经成为供给侧改革中最受关注的政策。文章构建了金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并编制了2015年社会核算矩阵,定量测算了各机构部门去杠杆,以及不同的去杠杆力度和去杠杆政策组合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激烈的去杠杆政策将使得信用创造大幅收缩,可能使得经济陷入萧条;实现"漂亮"的去杠杆,要注意政策对冲;同时,居民部门加杠杆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率优于政府部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建春  李霞  
我国从1988年开始才正式对研发投入进行统计,由于受到数据可得性和样本规模的限制,以往学者很难从宏观视角对我国研发投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根据我国1988~2006年的有关数据,建立了向量自回归模型,对我国研发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进行了检验,在协整关系存在的前提下,进一步检验了二者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两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龙云安  罗宏达  程宇  
宏观经济研究的重要问题是经济体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问题,美国经济学家Solow提出的Solow模型是一个常用的分析模型。由于该模型中全要素生产率准确测度较难,其结果导致对同一经济体的Solow模型拟合结果有较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实证研究中国1990-2008年的面板数据,借助非参数DEA-Malmquist指数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经济投入产出效率在东西部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异,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量与经济增长增加量关系不大,而资本投入的增量与经济增长的增量呈正相关。通过研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来改善这种投入与产出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文林  程慧  
文章基于改进的动态probit模型对中国经济景气进行预测。首先对月度数据进行季节调整和H-P滤波处理以分离出循环成分,然后根据McFadden R~2最大化原则构建出最优模型,并对各种probit模型进行样本内分析和样本外预测。样本内分析结果表明,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不论是模型预测评估还是转折点预测,一般动态probit模型和动态自回归probit模型的预测能力都显著高于静态probit模型或自回归probit模型;样本外预测结果表明,动态probit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静态probit模型,四种probit模型都能够提前发出预警衰退信号,并对经济景气状况给出合理的信息。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张恪渝  廖明球  
本文基于结构突变的VEC模型,以政府2000年颁布的大气环境治理政策作为外生变量,分析了1982-2013年间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通过非参数bootstrap方法对参数的置信区间重新构建。通过蒙特卡洛试验发现,基于传统渐进分布的Granger检验其结果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统计功效的扭曲,反衬出使用bootstrap方法修正的必要性。结果显示:从长期看,我国碳排量与经济增长、政府投资、能源消耗及FDI存在着协整关系;碳排量是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能源消耗与碳排量互为因果;而大气治理政策并不会对经济增长或碳排量产生影响。最后基于实证结果对我国低碳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滇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佛雷·萨克斯(J. Sachs)主张社会主义国家应当采取果断、迅速的一跃来推进经济改革,经济改革的速度越快越好。作为波兰政府的经济顾问,他在1990年4月提出了一个详尽的经济改革方案。可是,一年之后,波兰总统瓦文萨(L. Walesa)说:“我们听信了西方的建议,在波兰的改革中,我们犯了错误,我们走得太快了”;“我们面临着可怕的失业问题,……如果当初走得慢一点,至少有一半的失业者仍然在上班”。波兰经济改革试验又一次提醒人们:在实施一个经济改革方案之前必须要慎重地讨论其可行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