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07)
2023(10908)
2022(8368)
2021(7439)
2020(5880)
2019(12939)
2018(12493)
2017(22927)
2016(11753)
2015(13386)
2014(12637)
2013(12788)
2012(12346)
2011(11624)
2010(11573)
2009(10861)
2008(10555)
2007(9378)
2006(8603)
2005(7931)
作者
(35245)
(29531)
(29446)
(28035)
(18826)
(14049)
(13104)
(11481)
(11223)
(10448)
(10209)
(9725)
(9612)
(9551)
(9204)
(9070)
(8714)
(8533)
(8429)
(7744)
(7594)
(6947)
(6916)
(6770)
(6743)
(6692)
(6299)
(5956)
(5822)
(5761)
学科
(78826)
经济(78774)
管理(35674)
(31631)
(25617)
企业(25617)
方法(24491)
数学(21995)
数学方法(21872)
中国(21315)
地方(17409)
业经(16542)
(13983)
(13508)
(13059)
贸易(13048)
技术(12978)
地方经济(12741)
(12688)
产业(11667)
(11598)
(11303)
(11285)
金融(11285)
(11225)
银行(11216)
(11017)
环境(10486)
信息(9726)
技术管理(9713)
机构
大学(185869)
学院(182580)
(97018)
经济(95657)
研究(73124)
管理(67672)
理学(57571)
中国(57110)
理学院(56881)
管理学(56237)
管理学院(55855)
(40581)
科学(39550)
(39258)
(35985)
经济学(33086)
研究所(32694)
财经(32420)
中心(31452)
(29709)
经济学院(29608)
(26358)
(25800)
北京(25606)
(24189)
财经大学(24092)
(23316)
师范(23146)
科学院(22666)
业大(21022)
基金
项目(119397)
科学(96792)
基金(91071)
研究(88523)
(79877)
国家(79340)
科学基金(67926)
社会(62737)
社会科(59832)
社会科学(59820)
基金项目(46589)
(42171)
自然(39636)
自然科(38785)
自然科学(38776)
自然科学基金(38127)
教育(37888)
(36325)
资助(36028)
编号(31853)
国家社会(28938)
(27912)
(27735)
重点(27541)
(27213)
中国(26281)
成果(26154)
创新(25979)
教育部(24338)
发展(23489)
期刊
(110110)
经济(110110)
研究(63601)
中国(36786)
(29009)
管理(28176)
科学(25672)
学报(24463)
(21572)
经济研究(20389)
大学(19252)
(18469)
金融(18469)
学学(18067)
财经(17706)
(15566)
技术(15284)
农业(14792)
问题(14299)
业经(13683)
(13631)
教育(13528)
世界(13018)
国际(12533)
技术经济(11811)
统计(9822)
(9355)
(9150)
经济问题(8806)
科技(8432)
共检索到2897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黄益平  
数字经济是后工业经济的本质特征,是信息经济—知识经济—智慧经济的核心要素。得益于数字经济提供的历史机遇,中国目前得以在许多领域实现超越性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中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数字经济所催生出的各种新业态,也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对于要素成本上升、人口老龄化等各种新挑战,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快速发展?对于数字经济本身,又需要注意把握哪些关键问题?为思考并解答上述问题,本刊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教授2024年4月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数字经济前沿探索与实践”讲座上的演讲,整理成文,并征得作者授权刊发此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奋力前行,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元年。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2007年是保险业发展形势最好的一年。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为我们描绘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同时也为新时期保险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国务院23号文件全面落实,保险业改革发展深入推进,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发展质量逐步提高,服务领域不断拓宽,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呈现出业务增长与效益提高、科学发展与防范风险、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行业进步与服务大局、营造环境与夯实基础协调统一的良好局面。2007年,全行业实现保费收入7035.8亿元,同比增长25%。截至2007年底,全国共有保险机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科敏  
当前,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国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新征程提出新使命,新阶段需要新作为。大企业应秉承大局观,心怀"国之大者",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成为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生力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发展理论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随着中国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出现一系列的创新。相应地,要根据新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其中包括:发展任务由摆脱贫困转向富裕人民;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主拉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释放活力的改革着力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经济增长所追求的原则由效率型转向包容型;经济发展路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由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二元结构现代化路径由非农带动"三农"转向直面"三农"发展;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由以比较优势融入全球化转向以竞争优势主导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课题组  张占斌  
本研究基于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的分析和判断,着眼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放缓和质量效益提高,从新挑战与新机遇、新特征与新趋势、新理念与新思维、新动力与新举措等视角,对中国经济新常态所涉及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阐释,内容包括: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经济全方位优化升级、保持战略定力与平常心、全面深化改革等。提出,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新常态、产业迈向中高端新常态、消费扩大与升级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常态、区域协调与陆海统筹新常态、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常态、人民共享改革红利新常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洪银兴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指导,经济发展理论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之中。随着中国告别低收入发展阶段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发展理论出现一系列的创新。相应地,要根据新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的经济发展观,其中包括:发展任务由摆脱贫困转向富裕人民;发展引擎由外需转向内需;拉动增长的三驾马车中的主拉动力由投资转向消费;释放活力的改革着力点由需求侧转向供给侧;经济增长所追求的原则由效率型转向包容型;经济发展路径由依靠物质资源投入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由不平衡战略转向平衡战略;二元结构现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刘树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本文所述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阶段有两个含义:第一,改革前后作为两大阶段相比,改革之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进入了新的阶段;第二,与改革后这一阶段已经发生的四次周期波动相比,即将来临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扬  
以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为起点,全球经济陷入长期低迷,开始进入一种"新常态"。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国之间的"货币战争"已然开始。同时,由于产业结构和生产要素结构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长也已进入结构性减速通道。在高度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宏观经济运行的重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挤出增长率中的水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与质量。与此对应,宏观调控则应抛弃需求管理的传统范式,着力通过激发企业和市场的活力,通过推进新一轮改革,创造并收获新的改革红利。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密切关注、妥善应对美国量宽退出的影响;应积极推进上海自贸区建设,掀起中国改革开放的新高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振全  于震  
2002下半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不断上升,2003年上半年虽然经历了"非典"这样突发性事件的冲击,但经济发展依然保持良好势头,2003年全年GDP增长9.1%,进入了一个基于住宅消费需求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发展阶段。由国内生产总值恒等式可知,国民经济的增长可以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来决定。国内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毋庸置疑。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出口和投资受世界政治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日益明显,所以只有国内需求增长才是促使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和持续发展的可依靠的支撑力量。尤其消费需求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是经济良性循环的保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扬  
本轮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要服务实体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本文重点从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讨论金融改革问题。首先对实体经济、金融经济、服务业概念进行了辨析和正本清源,接下来探讨当前中国实体经济方面的五大变化,即:国际环境、国内环境、人口结构、城镇化和工业化,特别是这些发展变化对金融发展提出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今后若干年我国金融改革的要点:(1)宏观经济政策框架改革:从重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和需求管理并重;(2)调控体系:建立宏观审慎政策体系;(3)完善宏观调控体制机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4)金融改革:基本形成市场价格基准、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长期资本的投融资体系。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新时代新征程实施好数字经济战略对于走深走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意义重大,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数字经济能赋予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具有绿色性、高效率性、空间全球性等新内涵新特征。同时,数字经济赋能中国式经济现代化还遵循规模经济等效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经济现代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的理论创新逻辑。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数字人才供给短缺等难点。基于此,应提高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筑牢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科技根基;加快高水平数字人才供给,夯实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可持续人才保障;形成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合力,打造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动力之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保平  李梦欣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迈入新的历史起点,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新阶段,我国面临重塑经济增长动力的艰巨任务,亟需构建起质量型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为新一轮经济增长创造前提,从而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优化。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转换的内容包括:从规模扩张转向效率提升;从经济结构多元化转向经济结构高级化;从制度构建转向制度创新;从需求刺激转向供给结构改革。质量型经济新阶段动力转换的难点在于:经济增长效率低下,经济结构失衡,经济增长的有效供给不足,经济增长中创新能力欠缺。新阶段质量型增长动力重塑的思路及对策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聚经济发展新活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有效转...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镜华  
居民储蓄的高速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储蓄是资本形成的重要来源,也是经济分析的重要变量。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本文所使用的储蓄是狭义的储蓄,又称居民储蓄,是指城乡居民不用于当前消费的那部分收入,主要指居民储蓄存款,也包括有价证券和手持现金。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认为:"经济增长的中心问题是要理解一个社会的储蓄从5%变为12%的过程——以及伴随着这种转变而来的在态度、制度和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姜春力  
2013年1月2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主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2-2013)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为:经济发展新阶段—新机遇、新挑战、新发展。在开幕式和午餐会上,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就当前国际形势、中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特点、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球经济治理机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以及城镇化与"三农"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等发表见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