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67)
- 2023(7077)
- 2022(5837)
- 2021(5385)
- 2020(4409)
- 2019(9995)
- 2018(9684)
- 2017(18156)
- 2016(9479)
- 2015(11020)
- 2014(10916)
- 2013(11237)
- 2012(10956)
- 2011(10532)
- 2010(10564)
- 2009(10161)
- 2008(9919)
- 2007(8926)
- 2006(8374)
- 2005(7957)
- 学科
- 济(70032)
- 经济(69980)
- 管理(24656)
- 方法(22611)
- 数学(20173)
- 数学方法(20091)
- 业(20046)
- 中国(18007)
- 地方(15961)
- 企(15169)
- 企业(15169)
- 学(12414)
- 地方经济(12278)
- 贸(12088)
- 贸易(12079)
- 易(11747)
- 农(11480)
- 业经(11184)
- 制(9641)
- 财(9603)
- 融(9182)
- 金融(9181)
- 环境(9176)
- 银(8453)
- 银行(8447)
- 行(8275)
- 发(8258)
- 关系(8145)
- 体(7871)
- 和(7732)
- 机构
- 大学(162465)
- 学院(157034)
- 济(86198)
- 经济(85054)
- 研究(65265)
- 管理(53142)
- 中国(50024)
- 理学(44510)
- 理学院(43931)
- 管理学(43461)
- 管理学院(43138)
- 财(36580)
- 京(34850)
- 科学(34498)
- 所(33303)
- 经济学(30262)
- 研究所(29990)
- 财经(29325)
- 经济学院(26956)
- 经(26825)
- 中心(26533)
- 北京(23218)
- 院(22565)
- 江(22278)
- 财经大学(21700)
- 范(21667)
- 师范(21544)
- 农(21206)
- 科学院(20247)
- 社会(18841)
- 基金
- 项目(93825)
- 科学(74835)
- 基金(71784)
- 研究(69808)
- 家(62311)
- 国家(61872)
- 科学基金(51867)
- 社会(49747)
- 社会科(47389)
- 社会科学(47379)
- 基金项目(35977)
- 省(31526)
- 教育(30751)
- 资助(30376)
- 自然(29340)
- 自然科(28646)
- 自然科学(28639)
- 自然科学基金(28161)
- 划(27634)
- 编号(24366)
- 部(23156)
- 国家社会(22896)
- 中国(22737)
- 发(21926)
- 重点(21614)
- 成果(21519)
- 教育部(20447)
- 济(19392)
- 经济(19231)
- 人文(18996)
共检索到2576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吴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的论调。日本不仅是这一论调的发源地,而且也是当前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论的最主要鼓噪者。在日本,一些右翼学者、企业界人士甚至部分政府官员,经常以中国对外输出通货紧缩、中国出口商品冲击了日本产品、日本企业对华直接投资加速了日本产业空心化等为理由,宣扬来自中国的经济威胁。然而,上述论调不符合中日经贸关系的真实情况,缺乏可靠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
日本 中国经济威胁论 双边贸易 直接投资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关志雄 陈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春来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已越来越引起美国学界的注意,因为中国人的利益与美国人的利益越来越息息相关。但是,美国学界始终存在着异样的声音,炮制和鼓吹各种形形色色的所谓中国经济威胁论论调。按照他们鼓吹的内容,可以将其细分为"中国制造威胁论""中国贸易威胁论""中国资本威胁论""人民币汇率威胁论""中国粮食威胁论"等论调。
关键词:
美国学者 “中国经济威胁论”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成三
仅仅三、四年以前,“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曾相当盛行,“中国低价商品的大量涌入是日本通货紧缩的元凶”、“日本企业纷纷到中国投资造成日本产业的空心化”等议论颇多。但近两年来,“威胁论”明显失色,代之而起的则是“利用论”。日本著名经济评论家、前经济企划厅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关志雄
围绕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日本国内的舆论最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不久以前占主流地位的“悲观论’在退潮,取而代之的是“乐观论”,现在更演变为“威胁论”。担心人民币贬值的论调不知不觉地为期望人民币升值的呼声所代替。以《谁来养活中国》一书为代表的粮食不足论,现在却被认为中国的廉价农产品对日本的农民造成严重威胁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贡献密不可分。但也应看到,近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的功能和公信力在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理论的功能和公信力待进一步提高。比如,西方经济理论对美国次贷危机,对一些国家经济长期滞胀,对中国四十年经济增长奇迹等,都没有做出令公众信服的预测和解释。同样,中国经济理论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研究大多也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次上,对中国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提出的许多挑战还没有给出让公众信服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再如,中西方经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冯根福
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与中国经济理论的发展和贡献密不可分。但也应看到,近年来,西方经济理论的功能和公信力在不断下降,而中国经济理论的功能和公信力待进一步提高。比如,西方经济理论对美国次贷危机,对一些国家经济长期滞胀,对中国四十年经济增长奇迹等,都没有做出令公众信服的预测和解释。同样,中国经济理论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概念体系和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研究大多也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次上,对中国目前和未来经济发展提出的许多挑战还没有给出让公众信服的解释和解决方案。再如,中西方经
关键词:
主体性 公信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本文研究对象是新中国历次繁荣与萧条的运行过程 ,具体内容是繁荣的形成 ,繁荣走向萧条 ,以及萧条如何走向繁荣。文章认为 ,历次繁荣与萧条循环往复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投资波动 ,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 ,形成繁荣与萧条的交替出现 ;进而提出繁荣走向萧条的双重约束论。文章最后提出了萧条走向繁荣的若干政策主张。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分工全球化的必然。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在如何因势利导,解决这些过渡性问题上。目前的现实是,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脆弱恢复期各国开放政策的新态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家栋
马克思主义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日趋细化,从而将世界各国都卷入到分工体系中。现代国际分工表现出多阶段、多层次的结构,因而各国的比较优势发生了迅速改变,使各国劳动力的就业受到较大影响。这不是一个国家因为国际贸易或贸易政策所产生的对另外一个国家的威胁,而更多的是技术进步和生产分工全球化的必然。政府的政策应该放在如何因势利导,解决这些过渡性问题上。目前的现实是,国际经济保护主义已经成为一种脆弱恢复期各国开放政策的新态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卓元
最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博士的学术专著《来自市场经济的繁荣——论中国经济之发展》。专著特点鲜明、论述生动、可读性强。一、专著以大量的事实证明,中国的经济繁荣是由于选择了市场经济。李义平认为,在当代中国,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小鲁
我国经济在短期内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通缩危险正在加大。这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相对疲软,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相对缓慢。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多年持续下降,2004年已降到41.9%的历史最低水平。内需不足导致出口压力增大,贸易摩擦上升,生产能力过剩,外汇储备和国内储蓄增长过快,资金利用效率下降,威胁未来经济增长。需要考虑一系列改善内需措施,特别是防止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强化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社会保障,改善小企业经营环境,促进就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消费需求 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礼华
任何货币本身并没有使用价值,即使是金银也只能起到实用性不高的饰品作用,而只有在流通中才能发挥其本质作用。可见,货币只是生产能力和制造能力的一种形式表达。在经济贸易发展以后,每个经济体都需要足够的货币来带动生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