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76)
2023(12585)
2022(10075)
2021(9026)
2020(7377)
2019(16741)
2018(16336)
2017(31243)
2016(16664)
2015(19139)
2014(18911)
2013(18879)
2012(17697)
2011(16330)
2010(16359)
2009(15304)
2008(14808)
2007(13278)
2006(12382)
2005(11668)
作者
(51467)
(43023)
(42866)
(40898)
(27501)
(20500)
(19285)
(16617)
(16610)
(15266)
(15046)
(14463)
(14042)
(13855)
(13845)
(13447)
(12814)
(12526)
(12411)
(12041)
(10886)
(10589)
(10547)
(9988)
(9770)
(9690)
(9400)
(9161)
(8848)
(8500)
学科
(96805)
经济(96731)
管理(42682)
(39983)
方法(34483)
数学(31151)
数学方法(30970)
(29131)
企业(29131)
中国(26511)
(22530)
地方(20965)
业经(18119)
(17992)
(16465)
贸易(16451)
(16106)
(15969)
(15184)
农业(15115)
(13853)
金融(13853)
地方经济(13652)
(13036)
银行(12994)
环境(12712)
(12635)
(12581)
(11624)
产业(11073)
机构
大学(256817)
学院(252966)
(124352)
经济(122343)
研究(100429)
管理(90367)
中国(77735)
理学(76757)
理学院(75829)
管理学(74623)
管理学院(74160)
科学(57647)
(55510)
(53372)
(51797)
研究所(46915)
(46593)
中心(43378)
财经(42543)
经济学(41571)
(38982)
(37645)
经济学院(37244)
业大(36848)
农业(36647)
北京(35825)
(35514)
(31735)
财经大学(31683)
师范(31342)
基金
项目(163429)
科学(129405)
基金(122633)
研究(115978)
(109315)
国家(108514)
科学基金(91200)
社会(78684)
社会科(74814)
社会科学(74791)
基金项目(63046)
(59659)
自然(56982)
自然科(55708)
自然科学(55687)
自然科学基金(54781)
教育(51743)
(51610)
资助(51083)
编号(42665)
重点(37804)
(37679)
(37328)
成果(35281)
国家社会(35113)
(32890)
中国(32833)
教育部(32240)
创新(31128)
科研(31066)
期刊
(142707)
经济(142707)
研究(84309)
中国(53830)
(42904)
学报(42757)
科学(39805)
(39287)
管理(36135)
大学(32649)
学学(30949)
农业(29149)
(27687)
金融(27687)
经济研究(25289)
财经(23315)
教育(21327)
(20432)
技术(20342)
问题(19120)
业经(19119)
(17386)
(16466)
世界(16385)
国际(16349)
技术经济(14248)
统计(12940)
经济问题(11694)
(11228)
现代(11031)
共检索到4012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明海  
我们试图以反映资本/劳动力比例对其相对价格变化灵敏度的要素替代弹性衡量市场化程度,要素替代弹性随市场化程度加深而上升。在CES总量生产函数的框架下,讨论要素替代弹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替代弹性上升(从而市场化程度加深)推动经济增长。我们利用中国1952-1999年的分省数据,估计市场化(要素替代弹性的变化)对增长的作用,发现要素替代弹性在1993年以后有明显上升,证实了1990年代以来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化程度加深推动这时期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冯燮刚  
住房分配市场化引致的消费需求和非市场力量主导的基建投资需求的快速扩张 ,为 1998~ 2 0 0 3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但国内经济产业链在高速扩张后 ,将由于受到逐渐收紧的国际国内资源约束而进入全面盘整 ,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将发生结构性变化。作者认为 ,建立健全资本和土地资源配置的市场化机制 ,是推动中国第三轮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其恒  李俊青  刘鹏飞  
本文在一个"资源重新配置型"分析框架下研究了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机制,我们的分析框架可以较好地描述中国诸多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解构中国经济新常态出现的经济学逻辑,帮助我们理解制度质量在一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强调了增长背后的两种主要推动力,一是短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要素重新配置的增长动力,影响这种动力的主要因素是金融约束。一个国家可以在没有制度质量显著提升的情况下完成要素重新配置型的经济增长。二是长期经济增长动力,它是基于国家基础能力发展的增长动力,任何国家长期的经济增长都离不开国家基础能力的提升,制度质量是国家基础能力构建的核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天勇  
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方法有许多限定和暗含的条件,体现的是严格的市场经济标准,中国在政府支出与企业资本投入分配、资金供给竞争中性、人口迁徙和劳动力流动、土地要素配置、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和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等方面与假设条件存在较大偏差,实际是这些方面体制的扭曲。因此,可用这些市场经济假设条件“应有但没有,应有多少但没有那么多、或者比应有的多” 的还原逻辑,分析体制扭曲导致的产出损失,以及收入、消费与生产过剩的关系,将改革红利模糊的定性“猜测”变为量化测度。本文估算了理顺各项体制扭曲改革带来的经济增长潜能,以及2019—2035年形成国民产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环境需要的居民收入和消费应有的增速。研究发现,应当继续推进市民化的城市化,快速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八亿多农村居民和目前城镇非户籍居民对工业品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延长经济能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工业化时间。以前20年人口增长影响后20年经济增长的定律看,如果不进行有关方面的改革,中国难以在2035年前跨越中等收入发展阶段;而分低高力度不同方案进行配套改革,则可以顺利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中,获得经济增长潜能最大的改革,是还原土地要素市场交易配置和土地资本化。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刘佳   安珂珂   赵青华  
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能够同时实现效率与公平,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浪潮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成为推进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关键动能,但二者的逻辑机理及传导渠道的系统研究尚需深化拓展。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重要抓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为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文章构建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分析框架,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探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分析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促进了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在带动旅游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缩小旅游发展差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2)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东部、中部及东北地区促进作用显著,西部地区促进作用不显著;(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推动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文章理清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赋能旅游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效应,有助于为数字经济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欢  吴方卫  
虽然中国经济进入发展转型阶段,但由于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长期存在,如何挖掘和充分释放农村女性劳动力所具有的"二次人口红利"成为重要议题。本文采用2005—2017年全国统计数据,利用两部门经济理论框架,对农村女性劳动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配置在农业部门的农村女性劳动力存在较大扭曲。尽管考虑无偿劳动的经济价值后扭曲程度有所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增加仍呈上升趋势。若将这部分农村女性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部门,将会促进经济的增长。消除扭曲后劳动要素重置主要通过数量效应和结构效应产生影响,并由数量效应转向依靠结构效应。本文为挖掘现有劳动力约束下的人口红利、提高劳动配置效率、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视角。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邓芳芳  王磊  周亚虹  
该文基于中国国内市场不断整合的事实,实证分析了市场整合、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文章通过总量生产率分解方法构造资源配置效率度量指标,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检验了上述机制。为了确保实证结果的稳健性,该文采用中国各省份之间的交通成本构造市场整合的工具变量,然后用三阶段最小二乘估计方法排除扰动项同期相关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整合有助于省级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并促进人均GDP增长,所以当前我国应当大力破除地方政府的各种市场保护政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翼  何有良  
笔者应用偏离-份额法(SSA)将要素重置效率从生产率中分解出来,实证研究了1978年~2008年中国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要素重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此基础上,利用分行业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分别对1990年~2008年中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迁的要素配置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产业结构变迁带来的要素重置效应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时间的变动呈现出三阶段的变化趋势;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变迁过程中,轻工业和服务业增长的要素重置效应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黄婧  纪志耿  张红扬  
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刘远  张新闻  
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市场化、环境规制为绿色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与制度保障。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市场化、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增长水平。最后,考虑到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所产生的非线性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通过空间维度的产品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吴一平  芮萌  
迄今为止,许多研究腐败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都是对跨国样本进行分析的,而国家之间难以控制的制度差异会影响研究结果。本文利用1989~2006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的模型和方法估计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发现,腐败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倒U形关系;腐败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弱于中西部地区;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弱化了腐败对经济增长的正面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韩晶  刘远  张新闻  
绿色发展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市场化、环境规制为绿色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机制与制度保障。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市场化、环境规制与绿色增长的理论模型,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然后采用方向性距离函数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05~2014年我国31个省(区、市)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以此反映中国各地区的绿色增长水平。最后,考虑到环境规制对绿色发展所产生的非线性影响,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市场化、环境规制对中国经济绿色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推动了中国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环境规制通过空间维度的产品结构效应和时间维度的清洁收益效应实现了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从"遵循成本"到"创新补偿"的转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任韬  阮敬  张潇潭  
本文基于Cobb-Douglas生产函数建立了生产要素在三次产业间的优化配置模型,并使用该模型计算出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优化配置量,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生产要素配置扭曲程度进行了估算。更进一步,本文使用状态空间模型建立了时变弹性生产函数,基于卡尔曼滤波法对生产要素配置在扭曲和优化两种状态下的要素产出时变弹性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生产要素的配置处于扭曲状态,该扭曲导致要素产出弹性低于应有的水平,阻碍了经济的发展。造成要素配置的扭曲的主要原因是限制生产要素在产业间自由流动的政策性障碍以及对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计志英  
本文实证检验了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市场开放战略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机制:促进资本形成,发现扩大开放有利于通过促进资本形成带来产出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不同资本效率的分析,证实了市场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另一个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即市场开放促进了高效率资本的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