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98)
- 2023(16864)
- 2022(14081)
- 2021(12828)
- 2020(10870)
- 2019(24691)
- 2018(23807)
- 2017(44774)
- 2016(23841)
- 2015(26414)
- 2014(25701)
- 2013(25632)
- 2012(23525)
- 2011(21438)
- 2010(20900)
- 2009(19378)
- 2008(18416)
- 2007(15734)
- 2006(13769)
- 2005(12270)
- 学科
- 济(118874)
- 经济(118767)
- 管理(65498)
- 业(60074)
- 方法(50348)
- 企(48446)
- 企业(48446)
- 数学(45072)
- 数学方法(44516)
- 中国(29346)
- 农(25745)
- 地方(24409)
- 财(23876)
- 学(23596)
- 业经(21987)
- 贸(21059)
- 贸易(21046)
- 易(20490)
- 农业(17545)
- 制(17367)
- 环境(17021)
- 地方经济(15361)
- 融(15300)
- 金融(15297)
- 和(15214)
- 银(14814)
- 银行(14760)
- 技术(14217)
- 行(14186)
- 务(14017)
- 机构
- 大学(346895)
- 学院(342979)
- 济(154742)
- 经济(152216)
- 管理(131280)
- 研究(124878)
- 理学(114520)
- 理学院(113216)
- 管理学(111130)
- 管理学院(110503)
- 中国(93150)
- 科学(76145)
- 京(72912)
- 财(65163)
- 所(63107)
- 农(60728)
- 研究所(58084)
- 中心(55507)
- 业大(53611)
- 财经(53384)
- 经济学(49517)
- 经(48939)
- 农业(48079)
- 江(47995)
- 北京(45668)
- 院(45481)
- 经济学院(44519)
- 范(42614)
- 师范(42077)
- 财经大学(39963)
- 基金
- 项目(241152)
- 科学(190820)
- 基金(179942)
- 研究(167255)
- 家(160802)
- 国家(159620)
- 科学基金(136024)
- 社会(111390)
- 社会科(105936)
- 社会科学(105910)
- 基金项目(94138)
- 省(90758)
- 自然(89202)
- 自然科(87235)
- 自然科学(87207)
- 自然科学基金(85702)
- 划(78111)
- 教育(75794)
- 资助(74145)
- 编号(62093)
- 重点(55185)
- 部(54057)
- 发(52299)
- 创(49921)
- 成果(48562)
- 国家社会(48483)
- 科研(47175)
- 创新(46938)
- 教育部(46009)
- 计划(44949)
共检索到5009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利雄 李庆男
本文以因子模型为依据,使用中国等7国(或地区)的股指序列数据,通过Lee etal.(2012)的"不等方差检验"辨别中、美、日三国作为亚洲的区域性因子与亚洲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密切程度,从而判断三国经济在亚洲的区域影响力。并联合协整检验和不等方差检验的计量结果构建了一个直观的评分体系衡量经济影响力。实证发现:中、美、日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存在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国对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在近年来缓慢提高,但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匹配,且并没有超过日本和美国。
关键词:
经济影响力 不等方差检验 协整检验 亚洲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彭建 王仰麟 吴健生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评估是当前国际生态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净初级生产力的人类占用从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角度可以定量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生态持续性程度,是近年来国际上一种重要的生物物理量衡量方法。论文简要介绍了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的基本理论与核算方法,分析了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基本原理。综合国外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研究认为,定量表征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上限是净初级生产力人类占用方法的最大优点,而该方法应用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估的不足之处则主要表现在关键参数的不确定性、可持续性的评价阈值、研究数据的缺乏和生物量进出口问题等4方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安全 夏帆
文章考察了两总体方差齐次性的检验问题。通过在回归模型中引入与因变量无关的自变量的方式,本文构造了一个服从F分布的统计量,设计了一种新的对两总体的方差齐次性检验的方法。该方法在大样本的条件下,不要求总体的正态性假定,因而具有更广的适应性。
关键词:
方差齐次性 F分布 无关变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杜丽永 蔡志坚
基于1952-2009年间的GDP数据,采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检验方法,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演进趋势。如果考虑结构突变,在断点之后的时期内有近半数省份呈现随机收敛和β收敛证据,并且当断点内生时β收敛的证据更为充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多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形成各自的"俱乐部"。幸运的是,东部省份近年来高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程度有所缓解;而中部不少省份也逐渐缩小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西部地区则有半数省份具有相同的增长路径,部分省份近年来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的差距也有逐渐缩小的趋势,表明2000年以来的区域协调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收敛 增长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丽永
以1952~2009年的省级数据为样本,采用β收敛检验方法,基于产业结构视角重新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的β收敛事实。结果发现,无论结构断点是内生还是外生,无论是否对统计量进行修正,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均呈现出扩大趋势,而中西部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全国平均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显著。中国的地区差距仍主要体现为第二产业的空间不平衡发展上,部分东部地区已经步入工业化后期,而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可能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前期。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随机收敛 β收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燕
本文依据2005~2013年中国和四大经济区域的相关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全国和区域普惠金融水平,并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析;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了普惠金融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普惠金融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区域之间存在不均衡现象;和金融发展深度相比,普惠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更积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却没有显著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在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区域之间的平衡,以促进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祺 代法涛
"新常态"是中央层面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判断。根据拉美以及若干亚洲经济体经济增长的一些典型化事实,可以总结出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理论假说。本文引入Eichengreen结构模型,采用差分GMM、系统GMM以及固定效应等计量方法,利用中国经济发展20年的数据对这些假说进行实证检验,从而给中国经济发展向"新常态"演进提供理论解释。实证结论与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相一致。未来,为促进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健康发展,需要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扩大消费、增加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来实现经济的稳定持续增长,同时通过综合改革来避免过度城镇化,升级产业结构,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关键词:
新常态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经济结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时芬
传统的以GDP作为衡量社会福利的方法有很多局限。把社会选择理论运用到社会福利的衡量之中,构筑起一个社会-生态-经济(SEE)系统,从而形成“社会福利函数”,将更全面地衡量社会福利。运用“社会福利函数”方法对泰国进行实证研究,人们发现社会福利的提高并不像GDP增长得那样快,两者的变化有时甚至是背离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近年来交易成本经济学经验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直接针对一国交易成本的经验衡量则非常少见。本文指出从交易效率视角衡量一国交易成本的可行性,并借鉴最新理论进展,运用因素分析计量工具对中国1997至2002年的平均交易效率进行了直接衡量,对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显示,这符合中国现实,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交易成本 交易效率 因素分析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叶玲 翟建国
一、引言在统计学中,离群值就是含粗差(粗大误差、疏失误差)的统计数据,粗差是明显超出规定条件下预期的误差。统计数据中的疏忽(如读错、记错、算错、仪器有故障、操作不当)和巨大误差(残差的绝对值特别大)都是粗差。对于离群值的出现,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不能盲目地取舍。首先要考虑离群值的出现是否由于实验技术或仪器操作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守海
托宾曾预言,企业资产的边际q值是决定投资的重要因素。这一假说是否成立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谜,而对它的检验可大致反映一国投资的理性程度。本文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了我国投资与q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无论是短期的冲击响应,还是长期的协整关系,托宾q假说均不成立。相反,存在明显的“反托宾q”现象。这说明我国投资具有相当的非理性成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q值在行业间的分布差异与垄断行业的投资保护,以及过度竞争行业的投机行为相互交织,是造成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由此本文提出了加快垄断行业投资体制改革、合理引导企业资金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托宾q值 投资 SVAR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魏岚
本文以经济增加值(EVA)为主线,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首先将EVA与会计利润作比较,并通过简化的例子分析其较会计利润的优点;其次从现代财务管理目标的角度分析了EVA是如何将股东利益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最后从薪酬激励的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并辅之以图形说明。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会计利润 股东财富 薪酬激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尹秀 刘传明
文章基于2000—2016年相关数据测度了中国30个省份的新克强指数,利用Dagum基尼系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再考察,并对经济发展的收敛机制进行了再检验。结果发现:中国经济发展总体区域差距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有一定的波动性;经济发展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为超变密度和区域间发展差距,但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将在长时间内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态势;经济整体上存在绝对β收敛,但不存在条件β收敛。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新克强指数 区域差异 收敛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庞磊 陈晓磊
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是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环节。文章运用Heckman两步法,聚焦研究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问题。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经历了由“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向“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切换的阶段;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处于“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西北地区尚处于“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在2001—2010年多为“低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状态,2011—2015年多为“高技能劳动+生产资本”驱动,2016—2022年东部沿海和北部沿海地区率先切换为“高技能劳动+研发资本”驱动状态;此外,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切换存在研发资本的“双门槛”和高技能劳动的“高门槛”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