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4)
- 2023(11755)
- 2022(9954)
- 2021(9099)
- 2020(7550)
- 2019(17046)
- 2018(16699)
- 2017(31146)
- 2016(16106)
- 2015(17946)
- 2014(17424)
- 2013(17243)
- 2012(16124)
- 2011(14971)
- 2010(15032)
- 2009(14109)
- 2008(13684)
- 2007(12039)
- 2006(11034)
- 2005(10266)
- 学科
- 济(88455)
- 经济(88376)
- 管理(44632)
- 业(39771)
- 企(32714)
- 企业(32714)
- 方法(29497)
- 数学(25893)
- 数学方法(25636)
- 中国(24277)
- 地方(20831)
- 农(18058)
- 业经(16957)
- 贸(16595)
- 贸易(16580)
- 易(16136)
- 制(15875)
- 财(15574)
- 学(15357)
- 地方经济(14236)
- 银(13917)
- 银行(13903)
- 行(13580)
- 融(13546)
- 金融(13544)
- 农业(11900)
- 环境(11854)
- 体(11789)
- 策(11478)
- 和(10738)
- 机构
- 大学(232924)
- 学院(232477)
- 济(112337)
- 经济(110460)
- 研究(88832)
- 管理(84944)
- 理学(71916)
- 理学院(71077)
- 管理学(70014)
- 中国(69868)
- 管理学院(69546)
- 京(49656)
- 财(49385)
- 科学(48988)
- 所(44390)
- 研究所(40028)
- 财经(39057)
- 中心(38168)
- 经济学(36816)
- 经(35685)
- 江(34344)
- 经济学院(32790)
- 农(32292)
- 北京(32144)
- 院(32120)
- 范(30210)
- 师范(29987)
- 财经大学(28957)
- 业大(27927)
- 州(27084)
- 基金
- 项目(147953)
- 科学(117613)
- 研究(110427)
- 基金(109801)
- 家(95508)
- 国家(94811)
- 科学基金(80673)
- 社会(74331)
- 社会科(70687)
- 社会科学(70674)
- 基金项目(55876)
- 省(54018)
- 教育(50101)
- 自然(48583)
- 自然科(47525)
- 自然科学(47512)
- 自然科学基金(46687)
- 划(46207)
- 资助(45729)
- 编号(42658)
- 成果(35448)
- 部(33974)
- 重点(33797)
- 发(33677)
- 国家社会(32341)
- 课题(30800)
- 创(30403)
- 中国(30105)
- 教育部(29886)
- 人文(28651)
- 期刊
- 济(132002)
- 经济(132002)
- 研究(78242)
- 中国(48321)
- 财(37137)
- 管理(35762)
- 科学(32235)
- 学报(32071)
- 农(30304)
- 融(25251)
- 金融(25251)
- 大学(25097)
- 经济研究(23908)
- 学学(23538)
- 教育(23002)
- 财经(20805)
- 农业(20717)
- 技术(19940)
- 业经(18591)
- 经(18226)
- 贸(16911)
- 问题(16748)
- 国际(15329)
- 世界(14912)
- 技术经济(12729)
- 业(12284)
- 统计(11861)
- 现代(10587)
- 商业(10420)
- 策(10413)
共检索到371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Olivier Blanchard Hans Genberg 郭树清 樊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Oliver Blanchard Francesco Giavazzi 张明
这篇论文试图刻画对于中国而言正确的宏观经济战略的轮廓。简言之,我们认为解决方案包括降低储蓄特别是私人储蓄,增加服务的供给特别是医疗服务,以及人民币升值。这也正是我们为什么把这一战略称之为“三管齐下的解决方案”的原因,即同时在财政和预算方面采取行动,并且伴之以货币重新定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访问教授,意大利伯可尼大学(Bocconi University,Milan)
关键词:
宏观失衡 财政政策 汇率政策 中国经济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随着市场供求关系趋紧和要素成本水平提高,我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受其影响,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客观趋势。面对这一深刻变化,化挑战为机遇,在更高水平上把握中国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按照社会生产力更高水平发展的要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一、中国经济已进入重大转型期(一)市场总体已由供不应求转变为供大于求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月友 刘丹鹭
一种由印度服务企业引领的新外包潮流——逆向外包,在发展中国家正悄然兴起。遗憾的是,实践中的逆向外包现象尚未引起理论界广泛关注。对其的研究和认识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就其概念本身,国内外也没有一个正式而统一的定义。本文在全面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首次尝试给出普遍接受的逆向外包概念。文章认为,当且仅当由非发达国家作为发包方开展的离岸服务外包,才属于逆向外包。更为重要的是,在模型化逆向外包的合理性方面,本文做了突破性尝试。文章通过构建一个逆向外包内生增长模型,论证了逆向外包是一种发展中国家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新形式,尤其是其开展的前提条件基本符合中国企业现状。进而,本文指出,中国鼓励企业适时开展逆向外包,有...
关键词:
扩大内需 全球化 逆向外包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胡玉明
文章在描述平衡计分卡基本框架的基础上,论述平衡计分卡的实践运用问题。指出平衡计分卡并不是一种消逝的时尚,而是一种逐渐走向成熟的战略绩效评价理念。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众敏
《寻找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未来10年中国和全球经济》(以下简称《平衡》)是中国经济研究和咨询项目第二期项目的研究成果,这一项目汇集了国际和国内一流经济学家,集中体现了国际化的智库对中国内外失衡问题的深入思考。全书洋洋洒洒五十万字,国际和国内一流的经济学家对中国内外失衡的现状、成因及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远鸿
当前我国经济的内部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储蓄和投资的失衡以及投资和消费关系的不协调上。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是中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突出特征。引起我国经济内外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宏观政策调整,可以将内外不平衡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但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内外不平衡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因此,我们必须多管齐下,努力缓解我国经济内外不平衡问题。
关键词:
内外不平衡 贸易顺差 国际经济失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但世界经济依然并不平静,目前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一是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二是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三是全球技术创新进步周期尚待开启。中国经济新常态主要特征严格说来,目前中国经济并非已处于"新常态",而是处于由"老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之中。"新常态"关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危勇
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由“双缺口”向“双溢出”转变。在“双溢出”格局下,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交错。现实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借助高顺差来平衡国内高储蓄的战略模式已经缺乏可持续性,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战略来从根本上摆脱现实困境,由非稳态均衡向稳态均衡回归。本文提出了平衡目前中国经济的三种策略。
关键词:
“双溢出” 宏观经济 经济平衡策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许德友
中国内部和外部都存在明显的空间梯度发展差异,并由此在亚洲形成了包括中国东、中、西部在内的拓展版"雁阵模型",这客观上要求中国应该实施更均衡、更全面的国内开发政策和对外开放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因此应运而生,它是促进中国内外部开放再平衡的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既能对外拓展中国自己的规则圈,又能与国内正在实施的中西部区域开发战略相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黄益平
2015年,美国的经济增长在发达国家中将应该最亮丽,中国经济的表现在新兴市场国家中仍将相对稳健。这一经济格局有可能使没有正式框架的中美两国集团(G2)成为客观存在,在未来几十年这也许就是中国经济外交政策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过去几年,中国积极参与了国际经济治理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总体看来结果不是十分理想。中国需要通过"一带一路"落实经济外交新战略:新的经济外交战略必须明确"一元多极"的基本原则,在现有的国际经济秩序框架下接受美国领导者的地位,坚持经济全球化的方向,鼓励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参与并推动国际经济体制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祁祥 肖志光
经济失衡的本质是投资储蓄的失衡。社会保障制度的缺失将导致内需不足、投资不足和要素价格压制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使政府"被动主导"大规模投资以拉动经济增长,形成"经济拉动型+出口导向型"的畸形经济结构。实证结果表明社会保障水平与投资储蓄率之差显著正相关——社保制度的缺失将导致我国所面临的"投资不足型"失衡问题;当保障超出适度水平之后,将出现一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储蓄不足型"失衡问题。
关键词:
社会保障 经济失衡 投资储蓄失衡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锡进 吕永刚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现"全球经济再平衡"是世界各国战胜危机,实现可持续和均衡增长的战略选择,但"全球经济再平衡"不会是一个自动实现的过程,而将充满博弈与挑战。对于中国来说,既要警惕"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带来的挑战,也要利用其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自身经济战略调整,以增强中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主动权,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均衡增长 国际分工 战略调整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利雄 李庆男
本文以因子模型为依据,使用中国等7国(或地区)的股指序列数据,通过Lee etal.(2012)的"不等方差检验"辨别中、美、日三国作为亚洲的区域性因子与亚洲四小龙(台湾、香港、新加坡、韩国)的密切程度,从而判断三国经济在亚洲的区域影响力。并联合协整检验和不等方差检验的计量结果构建了一个直观的评分体系衡量经济影响力。实证发现:中、美、日在亚洲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存在此消彼长的态势;中国对亚洲其他经济体的影响力在近年来缓慢提高,但与经济总量的增长不匹配,且并没有超过日本和美国。
关键词:
经济影响力 不等方差检验 协整检验 亚洲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景北
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一种可能机制胡景北(上海财经大学200433)一些学者对本文初稿提出了批评和修改建议,在此表示感谢。本文修改时考虑了一部分批评和建议,因此,本文的一切错误由笔者负责。一、导言在本文中,经济发展被理解成一个经济体系中存在的剩余劳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