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9)
- 2023(10358)
- 2022(8177)
- 2021(7344)
- 2020(5935)
- 2019(13427)
- 2018(13321)
- 2017(25692)
- 2016(13576)
- 2015(15819)
- 2014(15810)
- 2013(15877)
- 2012(14816)
- 2011(13853)
- 2010(13604)
- 2009(12810)
- 2008(12404)
- 2007(10724)
- 2006(9956)
- 2005(9561)
- 学科
- 济(87294)
- 经济(87226)
- 管理(32855)
- 业(30183)
- 方法(29755)
- 数学(26897)
- 数学方法(26793)
- 中国(24012)
- 企(20828)
- 企业(20828)
- 地方(19867)
- 农(18892)
- 贸(16804)
- 贸易(16793)
- 易(16313)
- 财(15828)
- 业经(15744)
- 融(13418)
- 金融(13418)
- 地方经济(13235)
- 学(12937)
- 农业(12936)
- 制(12760)
- 银(12127)
- 银行(12121)
- 行(11803)
- 发(11480)
- 环境(10989)
- 产业(10331)
- 体(9892)
- 机构
- 大学(207943)
- 学院(204779)
- 济(111352)
- 经济(109771)
- 研究(81675)
- 管理(72750)
- 中国(65358)
- 理学(61377)
- 理学院(60699)
- 管理学(59966)
- 管理学院(59574)
- 财(47875)
- 京(44054)
- 科学(41972)
- 所(40705)
- 经济学(38861)
- 财经(37949)
- 研究所(36549)
- 经济学院(34913)
- 中心(34897)
- 经(34781)
- 北京(29014)
- 江(28726)
- 院(28583)
- 农(28284)
- 财经大学(28258)
- 范(25818)
- 师范(25650)
- 科学院(24671)
- 业大(23282)
- 基金
- 项目(126837)
- 科学(101593)
- 基金(96473)
- 研究(95336)
- 家(83407)
- 国家(82831)
- 科学基金(70417)
- 社会(67320)
- 社会科(64125)
- 社会科学(64112)
- 基金项目(48815)
- 省(43953)
- 教育(42032)
- 资助(40555)
- 自然(40144)
- 自然科(39266)
- 自然科学(39257)
- 自然科学基金(38625)
- 划(37936)
- 编号(35128)
- 国家社会(30706)
- 部(30505)
- 成果(29671)
- 发(29614)
- 重点(28885)
- 中国(28597)
- 教育部(27018)
- 人文(25581)
- 发展(25453)
- 创(25205)
- 期刊
- 济(127453)
- 经济(127453)
- 研究(74051)
- 中国(40668)
- 财(34431)
- 管理(29259)
- 融(27044)
- 金融(27044)
- 农(27008)
- 科学(26911)
- 学报(26515)
- 经济研究(23451)
- 大学(21300)
- 财经(20893)
- 学学(20059)
- 农业(18428)
- 经(18325)
- 国际(17808)
- 贸(17787)
- 问题(17607)
- 技术(16661)
- 业经(15880)
- 世界(15679)
- 教育(15527)
- 技术经济(11979)
- 统计(11426)
- 业(10782)
- 经济问题(10452)
- 策(9461)
- 现代(9274)
共检索到3315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陆磊 王颖
2011年很可能是"中国故事"的一个新起点。这一故事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外的货币国际化必将进入加速通道,当然,其负面作用是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仍将持续萎缩;二是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进入不得不操作的时间点,其中的政策疑虑在于是否会系统性地提高中国的通货膨胀中枢水平。本文据此提出四个预测性结论:第一,中国面临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时期,这将推动中国由外贸顺差主导型增长结构向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转型;第二,中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是一个被动但必须进行的改革,原因在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已经持续下降,且这一改革不会造成通
关键词:
转型 货币国际化 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康继军 傅蕴英 张宗益
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对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货币需求函数进行了再估计,通过引入市场化进程相对指数作为衡量经济转型的制度变量考察货币需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利率和经济转型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尽管1978—2007年间30年的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体制和金融体系发生了较大的转型,但通过引入适当的制度变量,仍然可以得到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本文建立的货币需求动态模型证实了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型无论长短期都是拉动货币需求增加的因素,通货膨胀是解释货币量的有效外生解释变量,短期内利率变量对实际货币需求影响不显著,但其确实显著地进入了长期货币需求关系。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货币需求 动态建模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加西亚-埃雷奥 许平祥
中国的金融改革在经历金融危机暂时的停滞之后,于2012年重新加速,表现为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从±0.5%到±1%)扩大和利率调节的进一步市场化。自从习近平执政以来,金融体系改革备受关注,通常被称为"金融或资本项目的自由化"。对于仍然高度以金融市场稳定为目标的政府来说,进行资本账户自由化似乎需要很大勇气。2015年夏天,中国政府对股票市场动荡的极端反应正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邓贵川 彭红枫
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人民币作为定价货币的比例持续上升。基于人民币逐步成为定价货币的现实,本文构建一个本币定价和外币定价共存的开放经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分析厂商自由选择定价货币对宏观经济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定价货币不可变的情形,本币定价比例随汇率自由变动会降低产出缺口、通货膨胀和实际汇率的波动,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如果央行货币政策对汇率做出反应则可以进一步降低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波动,提高社会福利。货币国际化使得本币定价比例上升,提高资源在国际间配置效率,降低汇率波动和通货膨胀风险,因此中国应继续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充当定价货币的职能,提高人民币国际化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跃华 邹斌 周启发
当一国的货币在全球范围内行使货币职能的时候 ,它就成为了国际货币。实现货币国际化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基础。本文通过对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回顾 ,认为币值的稳定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是人民币首先在局部区域国际支付中使用 ,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实现国际化 ;二是利用 10 +3的区域合作机制 ,扩大与东盟及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数额 ,逐步实现人民币在亚洲区的国际化 ;今后伴随着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自由兑换 ,实现其在全球范围内国际化。
关键词:
国际货币 币值稳定 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实 赵人伟 张平
中国经济转型与收入分配变动李实赵人伟张平(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100836)中国经济体制变革在激励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引起了利益分配机制的改变。其结果,中国居民收入分配格局和收入差距出现了显著性变化。在我们满足于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应忽...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蔡木生
一、珠深特区货币历来争议在珠深两特区发行特区货币是否可行?学术界经过尖锐争论,最后基本统一了认识,认为我国发行特区货币,把特区货币国际化是可行的,同时也认为当时发行特区货币的条件仍未成熟。居于这种观点,特区货币的议论沉默了好几年。直到1991年冬,随着珠深两特区的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区市场存在着人民币、港币、澳门币、美元同时流通的现象,而人民币不能对外流通,给特区产品的国际结算带来许多困难,多种货币同时在同一市场流通,必然在同一产品市场形成多种价格。这种现象对特区经济发展不利,特别是对外商投资者很不方便,影响了特区引进外资。因此,最近经济界、金融界学者又重新提出发行特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晓燕 雷钦礼 李美洲
本文利用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方法,构建了货币国际化对宏观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货币国际化对宏观经济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货币国际化具有以下影响:①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都将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但汇率未出现超调现象;②短期内刺激本国消费,长期内抑制本国消费;③短期内产出减少,长期内产出增加;④短期内改善贸易条件,长期内使贸易条件恶化;⑤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将改善本国居民福利水平。在此基础上,基于结构VAR模型,利用美元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美元国际化对美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经验分析与理论研究结果高度一致。上述研究结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若干启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蔡木生
珠深两特区是处在当今亚洲“四小龙”经济最发达的香港边缘。香港是国际金融、经济、贸易、航运、旅游的大都市,也是亚太经济中心的落脚点;澳门是与珠深两特区相邻的另一个国际城市,起着联系中国大陆和欧洲国际市场的作用。珠深两地的经济有待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徐肇涵
本文以日元国际化为例,建立包含货币国际化指标和宏观经济运行指标在内的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并运用脉冲分析的方法考察日元国际化对各宏观经济指标的不同影响效应。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日元国际化对宏观经济指标带来不同影响的原因,以期给人民币国际化带来启示,对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宏观经济风险进行更有效的控制。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宏观经济风险 日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沙文兵 刘敏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诚颖 徐向阳 翁媛媛
资本市场国际化与经济转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资本市场国际化是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而资本市场的全球资本配置能力决定了一国的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增长方式。文章在资本国际流动的基础上重新阐述了"不平衡性增长"这一概念。资本市场国际化通过引导资本的合理流动,形成促进经济平衡性增长的资本流动机制。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应该积极借鉴新兴国家的经验并吸取其教训,以货币兑换自由化、取消外汇管制为前提,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保证国内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型。
关键词:
资本市场 国际化 经济转型 不平衡性增长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士余 王辰华
经济货币化是货币金融体系发挥作用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又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发展最显著的成果就是经济货币化水平的迅速提升。但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经济货币化水平不仅超过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同时也超过了美、日等发达国家。实际上,中国货币化水平畸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经济在货币化进程中出现了严重的货币浅化现象。从制度层面来看,货币浅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内在逻辑的集中体现。从经济层面来看,信用基础薄弱、个人结算体系发展滞后、规模巨大的地下经济则是我国发生货币浅化现象的根本诱因。
关键词:
经济货币化 动态过程 货币深化 货币浅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胡仁霞 林逍
实行本国货币自由兑换,最终成为世界货币是世界大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汇率制度改革的进度看,俄罗斯要领先于中国一步。从货币的国际影响来看,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居民中已经逐渐被认可并接受,人民币作为交易货币和清算货币已是事实。货币国际化的前提是本国经济的国际化,而要达到这一点无论是中国还是俄罗斯,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
中俄 货币国际化 汇率制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寿昆
自 70年代以来 ,世界货币金融格局调整 ,并逐渐定型为以洲际为特征的相互联结、合作和竞争三大货币金融板块。中国处于亚洲及东太平洋地区板块的要地 ,制定稳步推进资本项目人民币自由兑换战略 ,占据先机 ,正当其时。
关键词:
格局转换 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