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8)
- 2023(19169)
- 2022(15736)
- 2021(14750)
- 2020(12091)
- 2019(27652)
- 2018(27321)
- 2017(51481)
- 2016(27820)
- 2015(31119)
- 2014(30887)
- 2013(30181)
- 2012(27662)
- 2011(25001)
- 2010(25046)
- 2009(23187)
- 2008(22392)
- 2007(19991)
- 2006(18055)
- 2005(16612)
- 学科
- 济(129408)
- 经济(129269)
- 管理(74946)
- 业(69716)
- 企(55095)
- 企业(55095)
- 方法(49096)
- 数学(43236)
- 数学方法(42688)
- 中国(37934)
- 农(34242)
- 财(29016)
- 地方(27526)
- 业经(27305)
- 制(25943)
- 学(24045)
- 农业(22780)
- 贸(22392)
- 贸易(22370)
- 易(21743)
- 银(20683)
- 银行(20651)
- 融(20650)
- 金融(20643)
- 行(19926)
- 体(19419)
- 理论(18185)
- 环境(17027)
- 和(16656)
- 发(16256)
- 机构
- 大学(387474)
- 学院(385069)
- 济(173661)
- 经济(170388)
- 管理(144276)
- 研究(139425)
- 理学(122519)
- 理学院(121206)
- 管理学(119097)
- 管理学院(118349)
- 中国(109563)
- 京(82629)
- 财(81268)
- 科学(78303)
- 所(69046)
- 中心(63798)
- 财经(63101)
- 研究所(61858)
- 农(60167)
- 江(59268)
- 经(57519)
- 经济学(55294)
- 北京(52827)
- 业大(51487)
- 范(51177)
- 师范(50679)
- 院(50460)
- 经济学院(49451)
- 财经大学(46754)
- 农业(46420)
- 基金
- 项目(250224)
- 科学(199156)
- 研究(186923)
- 基金(184089)
- 家(159837)
- 国家(158555)
- 科学基金(136444)
- 社会(122341)
- 社会科(115962)
- 社会科学(115936)
- 省(95049)
- 基金项目(94947)
- 教育(86788)
- 自然(84654)
- 自然科(82780)
- 自然科学(82757)
- 自然科学基金(81328)
- 划(80359)
- 资助(75782)
- 编号(74252)
- 成果(61918)
- 重点(56934)
- 部(56693)
- 发(55160)
- 课题(52698)
- 国家社会(52234)
- 创(51691)
- 教育部(49461)
- 创新(48506)
- 大学(47590)
- 期刊
- 济(199029)
- 经济(199029)
- 研究(125833)
- 中国(86655)
- 财(63211)
- 管理(58001)
- 农(55900)
- 学报(55779)
- 科学(53097)
- 教育(46367)
- 大学(44397)
- 融(42561)
- 金融(42561)
- 学学(41296)
- 农业(37353)
- 技术(35671)
- 经济研究(33461)
- 财经(32849)
- 业经(29452)
- 经(28554)
- 问题(25907)
- 贸(22957)
- 国际(21022)
- 世界(20763)
- 业(20598)
- 统计(19730)
- 技术经济(19613)
- 理论(17522)
- 策(17323)
- 图书(17196)
共检索到612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颜冬 姬超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特区经济属于中国整体经济系统的一个重要构件,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同质的区域经济体加以分析。非均衡增长方式直接带动了特区经济的起飞,为其融入世界分工体系提供了条件,同时使得特区的现代化自由市场经济体制走在了全国前列。然而随着特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市场经济体制的再深化却逐渐停滞,出现了向全国传统体制收敛的迹象,这一点被特区32年来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变化趋势所证实。因此,实现特区未来经济持续增长与转型的出路在于进一步消除影响要素市场一体化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互补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姬超
过度投资导致了资源使用效率下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鉴于对全国整体的分析忽略了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一结构性问题,本文5个经济特区作为实证对象,从资本密度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两个方面对投资效率进行分解,并对这两项因素之间的关系加以验证。结果显示:(1)改革开放初期,大量投资短暂降低了投资效率,但由于制度红利释放的增长效应大幅提高了TFP水平,投资效率随之提高;(2)不同发展场景中的投资效率演变特征有所不同,不应全盘否定投资的积极意义;(3)TFP变化与资本密度变化之间的关系在全国层面体现为倒U形曲线,在区域层面却可能体现为正U形曲线;(4)持续的经济增长在根本上依赖于TFP水平提高,为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易苗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经济开放 劳动力迁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经济增长与宏观稳定课题组 张平 刘霞辉 张晓晶 袁富华 汪红驹
本文通过一个附加人口增长和人力资本投资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劳动力供给效应转换。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部分经验事实,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劳动力供给的"水平效应"递减、"垂直效应"显现。本文基本结论是,因为劳动力供给中"水平效应"的收益递减特性,中国的发展不可能长期依赖"人口红利",必须转到以知识、技能等人力素质提高推动经济内生增长的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舒晓惠 宋金奇
本文首先简单探讨了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推导建立了基于曼昆、罗默和韦尔给出的含人力资本的柯布-道格拉斯型总量生产函数模型的均衡路径模型,最后对中国1978~2006年宏观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模型变量间具有均衡关系,并发现各解释变量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期及其他相关结论与启示。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技术创新 协整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雷钦礼
Both neoclassical growth theory and endogenous growth theory consider that each economy has an equilibrium path and eventually convergs its equilibrium path. Based on modern economic growth theory,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a time series model of equilibrium growth path and its error correction model, then builds Chinese long run equilibrium growth model and its short run linear error correction model using ADF test for integration and Engle Granger method for cointegration.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李瑶瑶
文章以长三角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2010—2019年区域市场一体化及其细分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分析影响的传导机制。回归结果表明:市场一体化及其细分类型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呈现"倒U"型,商品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经济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正向影响,而人力资本、政府支出规模和社会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并不产生影响。传导路径分析表明:市场一体化及其细分类型商品市场一体化,分别通过对经济开放程度和消费水平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资本市场一体化通过对经济开放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 市场一体化 经济增长 传导路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黄文彬 马银坡 史清华
全国农民工增速的放缓导致城乡劳动力配置改善的速度下降,日益突显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改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构建了一个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空间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户籍改革的地区差异和筛选作用如何通过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研究发现,户籍改革的地区差异和筛选作用阻碍了经济增长,消除地区差异能增加33.51%的经济总产出;尽管降低除一线城市之外的落户门槛不利于城市间劳动力配置改善,但能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赵新宇 蔡佳怡 万孟泽
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为劳动力市场提供了新动力与新机遇。本文利用2011—2021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数字经济建设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有效推动本地与邻近地区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增强劳动力流动与谈判力量来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数字经济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中西部地区和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地区受到的影响效应较大。因此,应不断夯实劳动力流动基础、激发劳动力流动活力、拓展劳动力流动空间,弥补数字鸿沟,激发数字经济红利,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分割 数字经济 数字鸿沟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应对这次危机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短期政策与深化改革有效地衔接起来,通过多管齐下来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综合能力,实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谢为安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增长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的经济搞得更火热,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出现四个年头的二位数高速增长,1992和1993两年均以13%的高增长率发展,1994年的增长率也高达12%,据有关统计部门报道,1995年的增长率仍然保持在二位数上。总体上,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是可喜的,但也有不乐观的地方。17年来,尽管我国排除了象以往一些人为所造的经济大波动(如1958—1962年,文化大革命一段时期),但是经济还是在比较大幅度的波动中增长着。经济增长的波动较大,说明了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存在着非均衡现象,存在着“瓶颈”制约,资源未达到合理配置,社会经济系...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涛 盛柳刚
本文从区域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融合。我们介绍了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并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发现,1988—1995年间,随着工资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它们在城市间的差异有所扩大;虽然区域间的工资收敛并不显著,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工资收敛速度快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技术型工人。针对这些实证结论,我们提出了促进区域劳动力市场统一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及建立全国性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议。
关键词:
区域劳动力市场 教育回报 工资收敛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龚刚 Willi Semmler
真实经济周期(RBC)模型通常以市场出清的一般均衡为其理论框架。这使我们无法有效的将这一跨时期的动态优化模型应用于现实的经济环境,因为现实的世界里普遍存在着各种非均衡的状况。本文将劳动的供给和需求分离开来,从而允许非均衡的劳动力市场存在。利用美国的数据,我们对该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更好的解释劳动力市场的波动及消费和就业间的关系,同时说明该模型在数据的拟和上比标准RBC模型更好。
关键词:
真实经济周期模型 非均衡 随机动态规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芳琴 于维生
以非均衡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具有人力资本因素的劳动力市场非均衡模型,探讨了引入人力资本因素后非均衡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以及在不同的非均衡区域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对人力资本因素的要求和影响,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经济决策方法和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博文 谢贤君 程志强
基于长江经济带1998—2016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村贫困率和可持续减贫效率的影响。结果证实:(1)基于单一工资率计算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指数不断下降,这意味着长江经济带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水平在波动中不断提升,与此对应的是农村贫困率不断下降与OECD绿色发展框架下可持续减贫效率不断提升;(2)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在显著降低农村贫困水平的同时,还有助于提高OECD绿色发展框架下可持续减贫效率,具有制度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3)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通过降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中间路径减少了农村贫困发生率,提高了可持续减贫效率,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村劳动力生产率这一中间路径的作用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