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15)
- 2023(7326)
- 2022(5963)
- 2021(5370)
- 2020(4298)
- 2019(9798)
- 2018(9358)
- 2017(17726)
- 2016(8895)
- 2015(10279)
- 2014(9943)
- 2013(10275)
- 2012(9963)
- 2011(9579)
- 2010(9362)
- 2009(8856)
- 2008(8452)
- 2007(7351)
- 2006(6817)
- 2005(6386)
- 学科
- 济(70582)
- 经济(70514)
- 管理(24014)
- 方法(23745)
- 数学(21994)
- 数学方法(21942)
- 业(19826)
- 中国(17634)
- 地方(15756)
- 企(14234)
- 企业(14234)
- 地方经济(12176)
- 贸(11990)
- 贸易(11983)
- 易(11671)
- 农(11577)
- 业经(10809)
- 学(10162)
- 环境(9681)
- 财(9566)
- 制(8889)
- 融(8798)
- 金融(8798)
- 发(8102)
- 银(8044)
- 银行(8043)
- 关系(7953)
- 行(7917)
- 农业(7800)
- 经济学(7488)
- 机构
- 大学(148197)
- 学院(145105)
- 济(86172)
- 经济(85179)
- 研究(58865)
- 管理(52999)
- 中国(45641)
- 理学(45641)
- 理学院(45131)
- 管理学(44742)
- 管理学院(44460)
- 财(34995)
- 经济学(30757)
- 京(30623)
- 科学(29581)
- 所(28846)
- 财经(28722)
- 经济学院(27647)
- 经(26446)
- 研究所(26158)
- 中心(24421)
- 财经大学(21520)
- 院(20548)
- 北京(20152)
- 江(18825)
- 科学院(18645)
- 农(18275)
- 社会(17424)
- 研究中心(17231)
- 范(17186)
- 基金
- 项目(92787)
- 科学(75569)
- 基金(72979)
- 研究(68485)
- 家(63379)
- 国家(62979)
- 科学基金(54049)
- 社会(50950)
- 社会科(48711)
- 社会科学(48703)
- 基金项目(37204)
- 自然(30899)
- 省(30810)
- 资助(30412)
- 自然科(30241)
- 自然科学(30233)
- 自然科学基金(29757)
- 教育(29556)
- 划(26705)
- 国家社会(23994)
- 编号(23339)
- 部(23139)
- 中国(22723)
- 发(21694)
- 重点(21052)
- 教育部(20678)
- 济(20039)
- 经济(19883)
- 人文(19510)
- 发展(18860)
共检索到2264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红
免税区或其他名义的自由经济区域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大亚历山大征服腓尼基岛的时代。虽然免税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却迟至近20年才开始在国际贸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上约有70多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近400个免税区。然而,理论界却鲜有人运用贸易理论分析免税区。直到1974年Hamada才做了开创性的研究。在标准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姬超
产业转型是伴随经济增长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清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在真实的经济发展场景中考察比较五个经济特区的增长与结构演变差异,从单要素和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对产业转型的增长效应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递减趋势,长期的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产业内的技术进步;不同地区产业转型的结构效应在长期的演化方向大体一致,但演化路径却存在极大差异,可持续增长要求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产业转型根植于经济增长系统,两者互为因果而动态累积,可持续增长要求总量与结构的相互适应。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孙安琴
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发展方面的进程既定格局,均受到国内、国际背景的规定。迄今为止,以1992年为主要界线,经济特区经历了两种有显著差异的发展背景。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既有突进,也有局限性。90年代国内、国际背景的加速演进,汇聚成了经济特区面临大挑战的场景,改变了其在全国的综合性的优越位势。经济特区需要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相对平等的、多元化的进取格局中,实事求是地选择新的发展立足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实现新的跃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由陶一桃、鲁志国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特区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是一部详细记载中国经济特区产生、发展、演变历程的史书。它的出版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由起步到飞速发展的神奇的历史进程,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转型社会制度变迁的路径与轨道。书中许多思想与论述对人们研究特区,探寻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1.高度评价了经济特区的意义。30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这样一个计划经济的汪洋大海中,创立市场经济的绿洲开始的。深圳、珠海、汕头、厦门作为计划经济最薄弱的地方,凭借着地理位置的优势(或比邻港澳,或远离计划经济中心),首先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明武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关于经济特区的走向便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本文认为经济特区将长远存在,是未来国际贸易自由化总趋势与资本等生卢要素国际移动的障碍普遍存在两相矛盾的结果;亚太经济增长迅猛为我国经济特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机遇;中国经济特区的创建和发展顺应了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趋势,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中国经济特区在地理分布和规模、数量上不会有多大改变,但未来经济特区的功能必将有所侧重。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凤翔
中国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已经度过它的童年时期。十年来,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举世瞩目。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日期的迫近,中国经济特区被赋予更新更高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中国经济特区在数量、形式、功能、内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
关于中国经济特区大发展的政策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4月首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主张,从此,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就提上日程。经济特区的作用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从宏观上看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桑百川
世界贸易组织为了实现其推进自由贸易的宗旨所确立的一系列原则,概括起来无非是对缔约方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经济体制加以限定,使之不致于成为破坏自由、公平贸易的手段。这对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区面临着新的选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钟坚
一、经济特区现象是中国独有吗? 第一个误区是经济特区现象“国有论”。即认为经济特区是中国一国所独有的现象,没有认识到经济特区是一个比较普遍的世界经济现象。中国的经济特区,相对于世界经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姬超 袁易明
本文通过估计生产函数,分解增长过程中的要素贡献及增长率变化趋势,并以五个特区设立三十年来的面板数据加以实证检验。结果显示:(1)中国经济特区的高速增长依赖的仍然是资本投入为主的"外延式增长",对资本生产力的释放是特区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导致特区差距的最主要因素;(2)以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为源泉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缓慢,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因而对特区差距的贡献也小;(3)特区经济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的趋同为局部收敛提供了条件,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率和增长率的差异也为分化提供了可能,新一轮经济转型过程中能够获得先机者将在区域竞争中取得先行优势。
关键词:
经济特区 差距 要素贡献 经济增长 转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陶一桃 鲁志国
2018年9月/98.00元ISBN 978-7-5201-2891-9《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事实和事件为依据,沿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将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分析论述经济特区建设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并着重阐述每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状况与特点、功能与使命、政策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斯琴 王林
作为改革先行者,经济特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出发,对1979—2020年深圳、珠海、厦门、海南和汕头5个经济特区的发展效率进行测算,通过比较中国早期经济特区发展效率,对各具特色及时代特征的5个经济特区40年来差异化发展以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历史经验并结合深化改革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新契机,对新时代经济特区发展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意见及建议。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效率模型 深化改革开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礼
近些年来,世界性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据有关材料统计,经济特区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上扬势头。1979年仅为7.7%,1985年上升为20%,1990年则达到33%。世界性经济特区,按其功能划分,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综合性特区。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现已有45个国家设有125个自由贸易区。目前,亚太一些国家,又纷纷创办经济特区,它不仅成为推动亚太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其自身也正顺应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向深层发展,即由传统的加工型工业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它对本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将产生强大的扩散作用及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詹其柽
我国的经济特区已经走过整整20年的路程。20多年来,经济特区在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窗口和基地作用,重要的示范、幅射和带动作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特区与世贸组织规则并不相悖。中国入世在即,经济特区应继续当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发挥好窗口和示范作用,率先与世贸组织规则接轨。
关键词:
中国 经济特区 世界贸易组织 接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