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4)
2023(11966)
2022(10066)
2021(9396)
2020(7619)
2019(17722)
2018(17640)
2017(33493)
2016(17533)
2015(20190)
2014(20142)
2013(20056)
2012(18906)
2011(17736)
2010(18055)
2009(16802)
2008(16385)
2007(14398)
2006(13305)
2005(12493)
作者
(51568)
(42918)
(42845)
(40884)
(27676)
(20467)
(19358)
(16641)
(16553)
(15323)
(14964)
(14349)
(13998)
(13888)
(13502)
(13313)
(12833)
(12329)
(12327)
(11857)
(11122)
(10565)
(10475)
(10001)
(9708)
(9693)
(9431)
(9187)
(8690)
(8378)
学科
(103294)
经济(103215)
管理(45039)
(42831)
方法(37390)
数学(33777)
数学方法(33256)
(32495)
企业(32495)
中国(29494)
地方(25838)
(22790)
业经(19596)
(17974)
贸易(17958)
(17383)
(16598)
地方经济(16070)
农业(15351)
(15258)
(15123)
(14966)
金融(14965)
(14791)
银行(14782)
(14490)
(14104)
环境(13705)
理论(11983)
(11928)
机构
学院(263653)
大学(263146)
(126855)
经济(124661)
研究(99703)
管理(97678)
理学(82755)
理学院(81810)
管理学(80379)
管理学院(79896)
中国(77907)
(57284)
科学(56082)
(54184)
(50446)
研究所(45402)
中心(43383)
财经(42603)
经济学(40936)
(38963)
(38865)
(38763)
北京(37764)
经济学院(36471)
(35421)
(35037)
师范(34739)
业大(33282)
财经大学(31468)
(31279)
基金
项目(165727)
科学(131720)
研究(123300)
基金(121353)
(105215)
国家(104414)
科学基金(89290)
社会(81686)
社会科(77775)
社会科学(77759)
(62680)
基金项目(61921)
教育(56425)
自然(54348)
自然科(53150)
自然科学(53140)
(52917)
自然科学基金(52190)
资助(51903)
编号(48048)
(41497)
成果(39594)
重点(37825)
(37762)
国家社会(35054)
课题(34864)
发展(34247)
(34062)
(33717)
教育部(32928)
期刊
(149283)
经济(149283)
研究(88326)
中国(57461)
管理(40004)
(38826)
(36845)
科学(36034)
学报(35096)
教育(28715)
(28364)
金融(28364)
大学(27873)
学学(26136)
经济研究(26105)
技术(25698)
农业(25504)
财经(22344)
业经(22163)
(19531)
问题(19188)
(17071)
世界(16389)
统计(16064)
国际(15714)
技术经济(15658)
(14354)
(14074)
决策(12787)
商业(12454)
共检索到42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长礼  
近些年来,世界性经济特区蓬勃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中一个令人瞩目的重要现象。据有关材料统计,经济特区所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呈上扬势头。1979年仅为7.7%,1985年上升为20%,1990年则达到33%。世界性经济特区,按其功能划分,大体可分为四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科学工业园,综合性特区。从发展中国家来看,现已有45个国家设有125个自由贸易区。目前,亚太一些国家,又纷纷创办经济特区,它不仅成为推动亚太经济较快增长的重要因素,而且其自身也正顺应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向深层发展,即由传统的加工型工业向高技术知识密集型转变,它对本地、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经济贸易将产生强大的扩散作用及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郭哲民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80年代这个问题曾经是讨论的“热点”。90年代仍然有必要深入研讨。通过认真地研究对前10年的发展模式进行评价。同时,根据新形势的要求,选择新的发展模式。只有把模式搞对,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郭哲民  
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是经济特区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问题,80年代这个问题曾经是讨论的热点。只有认真研究前10年的发展模式,选择好的发展模式,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特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80年代我国经济特区模式的评价我国经济特区是借鉴世界经济特区的经验创办的。世界经济特区按其功能可分为四种模式:自由贸易区、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黄建忠  陈钟婷  
中外经济特区的模式差异与我国特区发展转型的思考厦门大学外贸系黄建忠,陈钟婷一、中外经济特区的经验模式比较与我国特区模式评价世界经济特区发展起步于15世纪的西欧。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特区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相互间既有普遍性,又各具特色。以中国经济特...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罗凤翔  
中国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过十余年的奋斗,已经度过它的童年时期。十年来,经济特区的发展速度之快,变化之大,举世瞩目。随着中国对外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和中国加入关贸总协定日期的迫近,中国经济特区被赋予更新更高的历史使命。近年来,中国经济特区在数量、形式、功能、内涵和作用等方面都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特点和新趋势,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泊溪  
关于中国经济特区大发展的政策设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泊溪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79年4月首先提出设立经济特区的主张,从此,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就提上日程。经济特区的作用可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从宏观上看主要表现在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经济体制...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陶一桃  鲁志国  
2018年9月/98.00元ISBN 978-7-5201-2891-9《中国经济特区发展(1978~2018)》以历史脉络为主线,以事实和事件为依据,沿着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将经济特区40年来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每个发展阶段分析论述经济特区建设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并着重阐述每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状况与特点、功能与使命、政策
关键词: 经济特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和  
中国经济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展望黄泰和目前,我国举办的经济特区共五个。其中广东省的深圳、珠海、汕头特区和福建省的厦门特区均是于1980年开始举办的。海南经济特区是于1988年才举办的。深圳特区的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现时人口为140万。珠海为121平...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迟福林  
At present the China's special economic zones are in a critical stage. How to make them in line with the new situation,home and abroad,and from the point of realities for their promotion of advan Cages and establish new developmental goals in accordance with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s,seeking for ...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夏小林  孙安琴  
中国经济特区在改革、开放、发展方面的进程既定格局,均受到国内、国际背景的规定。迄今为止,以1992年为主要界线,经济特区经历了两种有显著差异的发展背景。 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既有突进,也有局限性。90年代国内、国际背景的加速演进,汇聚成了经济特区面临大挑战的场景,改变了其在全国的综合性的优越位势。经济特区需要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相对平等的、多元化的进取格局中,实事求是地选择新的发展立足点,发挥自身的优势,完成阶段性的转变,实现新的跃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伟丽  方晓萌  
中国特色经济特区作为中国改革的“试验田”和对外开放的“窗口”,以实行特定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来达到建设经济增长极的作用。文章利用制度演进视角和动态分析视角,梳理世界经济的历史演进发现:中国特色经济特区具有世界经济特区的主要基本特征,但在发展背景、建设基础、历史使命等方面具有特殊性。通过研究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演进机理与发展问题,借鉴世界经济特区的发展经验,从充分发挥改革开放的竞争优势、探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模式、提升特区的协调协同发展水平、推进营商环境制度化建设、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发展路径选择,以此丰富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中的中国样本。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曾智华  
过去30年,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增长奇迹",中国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经济特区以及产业集群的发展是带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本文基于一些案例研究、专访、实地调研和大量的文献综述,简要概括中国经济特区和产业集群的发展历史、阶段特征、成功经验和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邱声权  
当前,经济特区的审计监督工作,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的指引下,正在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经济特区审计的新模式、新路子,使其适应经济特区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加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海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