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7)
2023(14745)
2022(12710)
2021(11866)
2020(9929)
2019(23059)
2018(22699)
2017(44075)
2016(23558)
2015(26800)
2014(26535)
2013(26706)
2012(24960)
2011(22803)
2010(22721)
2009(21101)
2008(20252)
2007(17559)
2006(15627)
2005(14060)
作者
(67990)
(56532)
(56139)
(53530)
(36361)
(26916)
(25488)
(22137)
(21507)
(20079)
(19374)
(19190)
(17971)
(17922)
(17474)
(17401)
(16759)
(16195)
(16181)
(16072)
(14155)
(13805)
(13462)
(12847)
(12711)
(12617)
(12374)
(12019)
(11373)
(11013)
学科
(118316)
经济(118190)
管理(65409)
(60564)
方法(50586)
(49031)
企业(49031)
数学(44520)
数学方法(44168)
中国(29488)
(25614)
地方(24252)
(23846)
(22309)
业经(22199)
(22122)
贸易(22112)
(21467)
(17911)
(17437)
金融(17436)
农业(17167)
(16384)
环境(16354)
(15947)
银行(15908)
理论(15478)
(15290)
地方经济(14920)
技术(14076)
机构
大学(350295)
学院(344337)
(156228)
经济(153397)
管理(136047)
研究(121916)
理学(117998)
理学院(116711)
管理学(115014)
管理学院(114388)
中国(92045)
(74448)
科学(70611)
(67922)
(60688)
财经(55362)
研究所(55274)
中心(53289)
(50559)
(50063)
经济学(49601)
北京(47923)
(47514)
业大(47465)
经济学院(44616)
(44138)
(43834)
师范(43788)
财经大学(41376)
农业(39148)
基金
项目(231633)
科学(183119)
基金(171284)
研究(170809)
(148364)
国家(147221)
科学基金(126453)
社会(111167)
社会科(105604)
社会科学(105578)
基金项目(90024)
(85747)
自然(79954)
自然科(78091)
自然科学(78076)
教育(77138)
自然科学基金(76719)
(72977)
资助(71914)
编号(67480)
成果(55335)
(53068)
重点(51299)
(49668)
(47243)
国家社会(46968)
课题(46241)
教育部(46208)
人文(44728)
大学(44249)
期刊
(170108)
经济(170108)
研究(108622)
中国(62112)
学报(50710)
管理(50212)
(48420)
科学(48032)
(44589)
大学(39054)
学学(36753)
教育(32698)
(31572)
金融(31572)
农业(31400)
经济研究(28957)
技术(28557)
财经(27975)
(24019)
业经(23678)
问题(22338)
(20528)
国际(19142)
技术经济(18357)
世界(18262)
理论(16939)
(16685)
图书(16345)
统计(16158)
现代(15286)
共检索到5118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巍贤  康朝锋  
本文应用ARCH类模型对我国实际GDP的波动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与国外学者对美、英、日三国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经济波动机制与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存在着显著区别:在我国,前期的经济波动在本期有被放大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体系自身的不稳定性;而外部干预对稳定经济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的结论的现实意义在于,在经济系统自身还不完全具备自我稳定的功能的条件下,外部干预是保证经济平稳过渡的重要条件,放弃干预可能使经济陷入剧烈的波动之中。我们的结论为渐进改革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建銮  赵春艳  南士敬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2015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杠杆波动对中国经济波动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1)金融杠杆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金融杠杆波动会直接引发经济的同向波动;(2)受到投资冲击的调节作用,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产生了负向影响;(3)金融杠杆波动对经济波动的正向直接效应要远大于其通过投资的传导作用产生的负向间接效应,整体来看,它对经济波动的总体效应为正。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卫锋  赵冰洁  
本文基于线性和非线性的双重假设,采用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引入产出、物价、货币供给和利率变动等宏观经济变量,定量分析了国际石油价格波动与中国经济之间的关系,获得了有趣的实证结果:线性假设下的研究显示,国际油价与中国经济间存在从国际油价波动到中国经济的单向的正向关系;非线性假设下的研究显示国际油价波动与中国经济间的关系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即存在国际油价下跌到中国经济增长减缓的单向正向关系,国际油价上升与中国经济间的关系却不明显。本文的实证结果揭示出,就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而言,国际油价的涨跌或仅是表象,其实质是国际经济特别是欧美经济的变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军英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它的经济波动对中国有较深的影响。多数人认为,美国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投资方面,对贸易的影响较小。因为中国出口美国的产品多为必需品,需求弹性小。本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恰恰相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邢军伟  
本文基于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运用门槛回归模型,研究了我国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波动门槛效应,总体上,在低波动时期,经济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减损效应,在高波动时期,波动对增长的影响正向不显著,但分不同工业行业性质下,竞争性行业在低波动期波动对增长有负影响,垄断性行业则有正影响。由结果本文认为中国还是一个以投资为主体的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受到冲击时,政府的稳定性政策可以避免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军伟  
文章基于门槛回归模型,采用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加总时序和地区、工业行业分解面板数据,在考虑到处于不同波动状态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长期增长可能存在非线性影响的假设下,对1978~2011年经济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小幅下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小幅上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阿忠  朱松平  
文章通过构建全球向量自回归模型(GVAR),就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国际原油价格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加息政策对中国经济实际产出的长期影响是正向的,人民币利率因此步入滞后的被动加息,国内通胀上升,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则相应降低,但对中国国内利率、通胀以及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影响相对较小;美国扩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除短期会给中国产出水平带来正向影响外,其他方面同美联储加息所带来的影响正好相反。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实际产出影响是正向的,带来低微的输入型通胀,利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课题组  张瑞怀  彭育贤  邹庆华  覃兆勇  
当前存货调整对经济的影响更加直接和深刻,存货波动及其对经济的影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对湖南253家工业企业监测财务数据,通过BB算法分析、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分析存货变动特点和趋势,研究存货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内在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存货波动具有顺周期特点,滞后经济波动2个月左右,企业经营性贷款需求与存货波动密切相关,而存货波动主要受物价、产品销售和经济景气等因素影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袁吉伟  
本文基于BSAVR模型研究了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中国经济波动可能对国际经济运行的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内部冲击是中国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外部冲击居于次要地位,外部冲击对于中国经济增速的影响要大于对价格水平的影响。中国经济波动对于国际经济运行也产生一定影响,其中中国经济增速的冲击影响要大干价格冲击影响,中国经济增速和价格波动对于国际油价的影响都较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潘柳全  王玉霞  
基于经典H-P滤波原理,通过技术分离经济时间序列中的波动要素与趋势要素,剔除短期波动对长期趋势的影响,从而分析中国经济波动的基本特征。进而利用H-P滤波结果的相关系数分析GDP总量与三次产业之间的波动关联性。分析期间设为1978—2011年。再建立双对数生产函数模型预测三次产业与经济增长趋势。估算区间设为2013—2020年。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继梅  马洁  孙继巧  
文章采用21个国家1993—2017年的季度数据构建GVAR模型,分析了中国经济波动对世界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净流入的影响。结果显示,来自中国的GDP、利率和汇率冲击对美国、日本、金砖国家和本国的资本净流入影响较大,并且这些变量对金砖国家和本国跨境资本净流入的贡献率显著大于其他经济体。随着中国经济占全球比重的不断上升,其经济波动对主要经济体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不断增强,因此,中国在经济结构调整和提升对外开放度的同时,应尽量保持经济稳定,加强与世界其他经济体的交流与沟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