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3)
- 2023(7630)
- 2022(6227)
- 2021(5733)
- 2020(4719)
- 2019(10796)
- 2018(10441)
- 2017(19688)
- 2016(10284)
- 2015(11924)
- 2014(11624)
- 2013(11898)
- 2012(11451)
- 2011(10895)
- 2010(10755)
- 2009(10023)
- 2008(9536)
- 2007(8307)
- 2006(7721)
- 2005(7117)
- 学科
- 济(74240)
- 经济(74195)
- 方法(26514)
- 管理(24858)
- 数学(24616)
- 数学方法(24528)
- 业(21362)
- 中国(17970)
- 地方(16338)
- 企(15013)
- 企业(15013)
- 农(13486)
- 贸(12395)
- 贸易(12388)
- 地方经济(12329)
- 易(12049)
- 业经(11410)
- 学(11351)
- 环境(9806)
- 制(9096)
- 财(9069)
- 融(8843)
- 金融(8843)
- 农业(8816)
- 发(8488)
- 银(8174)
- 银行(8158)
- 关系(8094)
- 行(8029)
- 体(7572)
- 机构
- 大学(165756)
- 学院(162603)
- 济(90063)
- 经济(88932)
- 研究(65306)
- 管理(58750)
- 理学(50596)
- 理学院(49987)
- 中国(49960)
- 管理学(49393)
- 管理学院(49086)
- 财(35680)
- 科学(35063)
- 京(34725)
- 所(32691)
- 经济学(31084)
- 研究所(29793)
- 财经(29219)
- 经济学院(27870)
- 中心(27384)
- 经(26842)
- 农(25226)
- 北京(22579)
- 院(22502)
- 江(22086)
- 财经大学(21809)
- 业大(21130)
- 科学院(20779)
- 范(20050)
- 师范(19897)
- 基金
- 项目(104775)
- 科学(84153)
- 基金(80489)
- 研究(76135)
- 家(70420)
- 国家(69936)
- 科学基金(59324)
- 社会(54280)
- 社会科(51828)
- 社会科学(51815)
- 基金项目(41516)
- 省(36444)
- 自然(35051)
- 自然科(34267)
- 自然科学(34257)
- 教育(33784)
- 资助(33723)
- 自然科学基金(33721)
- 划(31568)
- 编号(26991)
- 部(25419)
- 国家社会(24896)
- 发(24327)
- 重点(23925)
- 中国(23888)
- 教育部(22308)
- 成果(22030)
- 创(21109)
- 人文(21072)
- 发展(20601)
共检索到2516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一清 邓翔
文章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带有时变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使用经济周期测度(BCA)模型对1978—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和引起波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993年是我国经济系统结构变化的断点,1978—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技术冲击影响,其他的冲击因素具有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1993—2015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投资冲击的影响,而技术冲击、劳动冲击和外部冲击也起到部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源由从单一波动源向多种冲击共同作用的趋势发展。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结构 BCA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一清 邓翔
文章以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作为基本分析框架,构建一个带有时变摩擦的实际经济周期(RBC)模型。在考虑经济结构变化的前提下,使用经济周期测度(BCA)模型对1978—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和引起波动的因素进行分解,实证结果表明:1993年是我国经济系统结构变化的断点,1978—1992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技术冲击影响,其他的冲击因素具有缓解经济波动的作用;1993—2015年,我国经济波动主要受投资冲击的影响,而技术冲击、劳动冲击和外部冲击也起到部分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波动源由从单一
关键词:
经济波动 经济结构 BCA模型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义中 金雪军
文章讨论了包括国际石油价格、世界利率、美元汇率和国外需求的外部因素冲击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运用含外生变量的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冲击是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来源;供给冲击与需求冲击作用相当,但后者对中国经济波动起着持久性作用;金融危机期间,需求冲击比供给冲击更重要。因此,宏观经济调控应依据国内外经济动态变化进行相机调整,扩大国内需求,缓解国外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持久性冲击。说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需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替代萎缩的私人投资来刺激内需。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吕昕
本文首先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将影响中国经济波动的因素分解为金融冲击、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三类公共因子,随后分析了三类因子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动态影响。主要结论包括如下三点:首先,金融冲击因子比供给和需求冲击因子更能拟合中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其次,三类因子各自对中国经济波动产生的短、中、长期影响走势基本一致,且都在2009年前后出现了拐点,其中金融冲击的影响在拐点前后逐步由负向转变为正向,反映了中国金融抑制的程度在逐步减轻,而供给和需求冲击虽然一直产生正向的冲击影响,但在拐点之后影响的程度都在逐步降低;最后,方差分解分析表明金融冲击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解释程度在13%左右,而供给和需求冲击都在30%左右。这些结论表明供求冲击因素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但从未来趋势来看,金融冲击的影响会越来越重要。基于这些结论,本文也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建浩 王美今
科学测算经济波动的强度和驱动因素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基础。本文首先建立条件马尔科夫模型,测算发现延续大稳健与开启增速换挡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运行的两大典型事实。为进一步探究其驱动因素,本文建立了刻画经济系统时变性的TVPSV-VAR模型,实证结果表明:第一,大稳健态势得以延续是结构冲击的刺激和传导机制双重渐变所致,分别表现为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的波动性下降以及经济系统对于冲击的传导显现出明显的缓冲作用,因而经济的自我稳定效应得到进一步加强。第二,增速换挡是潜在增长率下降和外部负向需求冲击长期化二者叠加的结果。供给冲击主导的经济增长长期趋势进入下行通道是主要因素,这是始于2006年的渐变而非2012年以...
关键词:
新常态 大稳健 增速换挡 结构冲击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作者认为 ,中国 1991年开始的第 9轮经济波动 ,到 1999年底 ,已进行 9年 ,呈现“高起缓落”态势。期间 ,经济增长率连续 7年回落。“十五”时期 ,中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时期 ,经济波动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高的平均位势上出现一种微波化的新态势 ,并表现为“长起短落”格局。这一时期 ,关于经济较稳定地快速增长的需求基础问题、产出基础问题、区域基础问题、政策基础问题和外在冲击问题 ,值得重视。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 轨迹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树成 樊明太
本文认为 ,1999年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 1)经济增长实现了预期的宏观调控目标 ;( 2 )经济增长率延续了自 1993年开始的下滑趋势 ,但下滑幅度有所减缓 ;( 3 )各需求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变化 ;( 4)在投资需求中 ,投资的增长明显乏力 ;( 5)价格仍处于通货紧缩趋势中 ,但下降幅度亦有所减缓。作者指出 ,经济波动是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不断打破旧平衡与寻求新平衡的结果。一般地讲 ,经济增长率的持续下滑 ,是由于受到总需求不足的冲击 ,或 (和 )总供给调整的冲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冉光和 曹跃群 钟德华
本文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波动是经济增长波动的主因,货币供应量波动次之,技术进步引致的经济波动则更为平缓、持久。在较短时期内,资本存量和货币供应波动更易引致宏观经济波动,且波幅较大,而技术冲击则从更长的时期内对宏观经济波动产生影响。我国技术进步并不内生于经济增长的结论及货币供应非中性的推论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
要素投入 货币供应 经济波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晓芳 高继祖
本文利用1992-2005年中国季度经济资料,运用协整和Granger因果分析方法,对中国FDI、GDP与进出口贸易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FDI 进口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贾怀勤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杰 董进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后的历次宏观经济波动,通过对每一次波动背后原因进行探索,试图从中分析政府因素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本文认为,政府部门的影响是历次宏观经济波动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虽然政府部门的职能正在不断转型,但是由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并未消退,政绩考核的数字指标、投资手段的方便获取、地方主义思想的影响以及寻租激励的存在,都导致了政府部门时常介入具体的经营活动,起着类似于一个微观经济主体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市场的正常运行。因此,政府部门退出具体的经营环节,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完善市场的培育者和监管者之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悦 冯宗宪 孙坤伟
为充分研究不同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影响及解决货币中性问题,文章引入一个包含12个冲击的DSGE模型,采用校准法和贝叶斯法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并利用条件方差分解来研究对中国经济造成波动的冲击来源。DSGE模拟结果显示:技术冲击、利率冲击、货币增长率冲击和实际工资加成冲击等对中国经济波动影响较大,能解释大部分中国经济波动性的冲击。其中,技术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70%的产出波动;工资加成冲击、利率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能解释接近70%的通货膨胀波动。
关键词:
冲击 中国经济波动 DSGE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彦皓
通过分析发现,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信用风险主要基于中低收入家庭每月偿还的按揭贷款额与月收入之比,为此拟以影响住房抵押贷款借款者偿还能力因素为基准来探讨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波动。主要选取GDP增长率、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外贸依存度、国房景气指数以及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七个指标。通过对影响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信用风险的波动因素进行状态空间模型与Kalman滤波递推后发现,除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外,GDP增长率、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利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外贸依存度、国房景气指数以及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对中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金全 毕振豫
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根源是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本文在构建DSGE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分析与反事实模拟等方法考察了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驱动因素及其阶段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经济周期的更迭,经济波动的冲击来源也会发生改变。"软扩张"时期和"次贷危机"时期经济周期主要受技术冲击驱使,而"新常态"下经济波动的主要来源是工资加成冲击与消费偏好冲击。为此,政府制定经济政策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清晰判断不同时期冲击来源的阶段性特征,进一步构建更加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