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02)
2023(8941)
2022(7522)
2021(7221)
2020(6009)
2019(14121)
2018(14023)
2017(27048)
2016(14175)
2015(16648)
2014(16598)
2013(16654)
2012(15480)
2011(14396)
2010(14788)
2009(13995)
2008(13614)
2007(12013)
2006(11119)
2005(10459)
作者
(41407)
(34458)
(34443)
(33123)
(22100)
(16310)
(15489)
(13375)
(13102)
(12320)
(12063)
(11471)
(11196)
(11070)
(10763)
(10714)
(10315)
(9893)
(9839)
(9290)
(8897)
(8381)
(8313)
(8003)
(7809)
(7691)
(7446)
(7145)
(6982)
(6700)
学科
(88262)
经济(88190)
管理(38730)
(34036)
方法(34017)
数学(31218)
数学方法(30643)
(26858)
企业(26858)
中国(22224)
地方(18471)
(17183)
(15070)
贸易(15059)
业经(14812)
(14647)
(13807)
(13775)
(13292)
地方经济(12980)
(11444)
银行(11443)
(11289)
金融(11288)
(11067)
农业(11061)
环境(10903)
理论(9909)
(9816)
(9782)
机构
大学(217923)
学院(216817)
(108355)
经济(106567)
管理(81304)
研究(79611)
理学(68989)
理学院(68250)
管理学(66955)
管理学院(66564)
中国(63732)
(46755)
(46496)
科学(43404)
(40052)
财经(36996)
研究所(35801)
经济学(35717)
中心(34968)
(33655)
经济学院(31806)
(31194)
北京(30859)
(28780)
(27874)
财经大学(27302)
(27267)
师范(27097)
业大(25807)
(24803)
基金
项目(133679)
科学(106484)
基金(99605)
研究(99082)
(85913)
国家(85332)
科学基金(73250)
社会(66655)
社会科(63447)
社会科学(63433)
基金项目(50468)
(48728)
教育(45556)
自然(44653)
自然科(43691)
自然科学(43682)
资助(43587)
自然科学基金(42885)
(41411)
编号(37941)
成果(31665)
(31169)
重点(30278)
(29834)
国家社会(28960)
中国(27520)
教育部(27468)
课题(27157)
(26907)
人文(26200)
期刊
(125943)
经济(125943)
研究(73236)
中国(42834)
(34679)
管理(33252)
科学(28252)
学报(27275)
(27076)
(22746)
金融(22746)
经济研究(22092)
大学(21961)
技术(20816)
学学(20650)
教育(20233)
财经(20048)
农业(18479)
(17526)
业经(16859)
问题(16590)
(15268)
统计(14843)
世界(14074)
国际(13767)
技术经济(13453)
(12587)
决策(11621)
(10269)
经济问题(10248)
共检索到3429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中国经济模式创造了"中国奇迹",但是,它的某些制度安排却带有"腐败的基因"。加之,约束和监督方面的制度建设滞后于分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以及受某些形式的"腐败有益"论的影响,中国经济模式正面临着"系统性腐败"的严峻挑战。因而,中国模式面临"更新换代"的压力。它的未来前景将取决于如何扬弃迄今为止能够成功地创造"增长奇迹"但却面临系统性腐败挑战的那些特殊制度安排。如何通过对这些制度的改革来推动中国模式的演进,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时代课题。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杜蕴  
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化和转型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越来越为理论界瞩目。本文在测算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资本外逃数额的基础上,探讨了宏观环境的负面因素和腐败问题与资本外逃的关系,认为腐败行为导致的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资本外逃的形式被外化的,如果腐败问题得不到根治,将会进一步加剧我国的资本外逃状况。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潘晓丽  
学者们通过调查发现,腐败的产生与经济的现代化进程有较大的关系,本文分析了这一现象的原因。然后深入分析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腐败现象及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一些反腐败的措施。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怀  
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研究李怀文章认为,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既有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上的原因。为此,作者提供了一条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新思路:(1)尽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构我国社会各级政治权力的科学体系;(2)建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竹桃  
我国目前的反腐败中存在诸多的问题,特别是对腐败分子的惩治不严,对反腐败检举人的保护不力、奖励不多,对廉洁官员的奖励也不够,不能形成良好的奖惩激励机制。没能很好把惩罚和奖励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伦来  张本照  
政府腐败问题是近年来人们议论的热点之一。它既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又导致社会福利损失、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增加、社会收入分配不公、有效需求不足等一系列经济问题。我们必须从经济意义上充分认识其危害性,科学、合理地运用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并运用制度分析法剖析了诱发腐败的动机结构、机会结构和软约束机构。作者认为,经过艰苦探索,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作者认为 ,经过艰苦探索 ,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 ,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 ,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飞虎  
本文利用中国1980~2008年间的数据,建立了一个包含经济增长、公共投资与腐败的联立方程来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中国公共投资领域腐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库兹涅茨曲线效应,在中国改革开放及经济转型早期,公共投资领域腐败会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公共投资领域腐败的负面效应将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指出,中国现在的公共投资领域腐败程度已接近拐点水平,腐败必将阻碍经济增长。只有深化体制改革,加大反腐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监管制度和法律法规,才能使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敏  孔凡柱  
从效用的角度出发,建立腐败问题的效用分析模型,分析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偏好者的腐败行为选择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腐败的治理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黎安  陶婧  
本文运用中国省级水平1989年至2004年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地区政府规模、民营化、经济开放程度、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官员腐败的影响。通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我们发现,政府规模的扩大会增加地区腐败案件的发生率,而核心政府部门规模的影响更为明显,党政部门规模上升1%至少会带动腐败犯罪案件提高0.68%—1%。FDI比例的提高会增加地区的官员腐败水平,而进出口比例的提高却有助于降低地区的腐败水平。民营化程度的影响则不确定。我们还发现政府支出规模和结构也对一个地区的官员腐败产生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