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451)
2023(20699)
2022(17439)
2021(16262)
2020(13471)
2019(30769)
2018(30554)
2017(58177)
2016(31489)
2015(35556)
2014(35371)
2013(35438)
2012(33122)
2011(30228)
2010(30467)
2009(28533)
2008(28168)
2007(25151)
2006(22845)
2005(20709)
作者
(93342)
(78084)
(77136)
(73468)
(49620)
(37237)
(35047)
(30514)
(29611)
(27958)
(26831)
(26340)
(25078)
(24927)
(24123)
(23656)
(22805)
(22628)
(22437)
(22326)
(19694)
(19307)
(18804)
(17905)
(17511)
(17378)
(17213)
(17080)
(15817)
(15481)
学科
(148258)
经济(148097)
(106340)
管理(96195)
(86290)
企业(86290)
方法(56422)
(51593)
数学(45993)
数学方法(45578)
中国(40447)
业经(38327)
(35586)
农业(34364)
地方(33014)
(29201)
(27323)
(25419)
贸易(25399)
(24623)
(24078)
(23142)
财务(23064)
技术(23049)
财务管理(23031)
理论(22347)
环境(21800)
企业财务(21770)
(21096)
银行(21043)
机构
学院(460236)
大学(458777)
(197619)
经济(193688)
管理(180179)
研究(164083)
理学(153658)
理学院(151950)
管理学(149791)
管理学院(148936)
中国(127336)
(100432)
科学(98914)
(87857)
(85702)
(83944)
研究所(75921)
中心(73426)
(70657)
业大(70362)
财经(69388)
农业(65649)
北京(64492)
(63097)
(60264)
师范(59760)
(59363)
经济学(59156)
(56245)
经济学院(53052)
基金
项目(302241)
科学(237847)
研究(223066)
基金(219140)
(191508)
国家(189838)
科学基金(162001)
社会(142776)
社会科(135032)
社会科学(134993)
(117030)
基金项目(116028)
自然(103183)
自然科(100650)
自然科学(100625)
教育(99537)
自然科学基金(98843)
(97781)
编号(90980)
资助(89392)
成果(73694)
(68137)
重点(67493)
(67015)
(63102)
课题(62266)
国家社会(59240)
创新(58554)
教育部(57057)
科研(56964)
期刊
(234815)
经济(234815)
研究(141480)
中国(95545)
(82232)
学报(71846)
管理(69168)
科学(69008)
(67527)
农业(55772)
大学(55038)
学学(51776)
教育(47079)
(44848)
金融(44848)
技术(40648)
业经(40574)
经济研究(35706)
财经(34783)
问题(31175)
(30055)
(29831)
技术经济(25152)
世界(23992)
图书(23639)
(23202)
资源(22264)
现代(21961)
科技(21833)
(21550)
共检索到7142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邓坤枚  
对我国经济 (果树 ,木本粮食、食用油料 )林1) 资源的类型、数量、质量特征和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 ,同时 ,探讨了经济林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如下的对策和建议 : ①把经济林的开发利用当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来抓 ; ②加强科技投入 ,提高经济林的优质良种化程度 ,发展有国际竞争力的种类 ; ③大力发展和改造以及深度开发木本食用粮食、油料林等种类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晶  蒋和平  
探索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是保障粮食安全和推进"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以吉林省榆树的农业发展现状为实践基础,通过对其发展现代农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提出粮食主产区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径选择。加强政府作用,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引入市场机制,促进生产要素在主产区和区外区域的流动;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完善支持粮食主产区的金融服务;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惠清  
通过横向和纵向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吉林西部粮食生产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了“化水害为水利,建立三元结构工程,农业的企业化,实施绿链工程”等对策,抑制劣势,发挥优势,力求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培秀  
本文结合中国粮食生产发展过程,从生态环境、体制政策两个方面探讨了目前威胁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及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和问题。提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必须控制人口增长、阻止耕地流失、恢复植被及抑制水土流失、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粮食流通体制问题,并针对这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建议性对策措施。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婷  郭亚军  姚顺波  
以木本食用油料油茶、核桃为例,利用季节调整法、H-P滤波等方法对2002~2010年油茶、核桃的季度收购价格进行波动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木本食用油料的收购价格均呈现出上升的长期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且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冲击;2002~2010年油茶籽、核桃收购价格均经历了5次明显的周期波动,同时波动周期具有不可重复性和非对称性。木本食用油料自身的季节供应以及物理属性、自然因素等随机冲击、技术进步和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的木本食用油需求的拉动效应以及木本食用油生产成本的推动效应影响木本食用油料价格的波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隽  沈月琴  
通过数据分析,对全国知名食用菌生产基地庆元县发展食用菌产业经济与森林资源的消长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同时,针对庆元县食用菌产业现状的不足,提出促进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策略,为中国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志涛  袁红  王广金  
西部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区退耕还林的基本前提是粮食供给,粮食供给的根本问题是粮食的可持续来源,粮食来源的基本途径从现在起的一段时期内,取决于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执行年限,现行的“二五八”期限显然太短,不利于该地区已有生态成果的可持续,若不在思想深处变革退耕还林中的粮食观,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就不可持续,特别是在粮食价格上涨期,矛盾尤为突出。粮食不仅仅是消费品,对于干旱半干旱农牧交错带生态修复而言,粮食既是生态公共品投入,又是宏观效益显著的政府投资。必须以全球的视野,立足于既要让山绿起来,又要让民富起来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从战略高度上树立正确的生态重建粮食观,为中国林草业开拓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生态效益...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智文  张清  
本文以产粮大市四平市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怎样抓住国家重视农业、进行生态建设的有利时机,通过生态农业产业化,使资源优势真正成为产业优势,走产业化道路,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同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生态农业的定位、生态农业如何增值、生态农业的发展对策和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丹丹  刘春明  鲍丙飞  许波  
从人口、社会、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等5个子系统选取21指标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用熵值法、协调度方法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2004—2015年农业可持续发展动态差异和协调度。结果表明:从时间维度看,2004—2015年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呈先波动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其综合指数均值为0.3983;从空间维度看,粮食主产区所在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均值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其中,华东地区综合指数均值最高,其次是东北地区,内蒙古及华中地区居中,西部的四川、华东的安徽、东北的吉林等三省综合指数均值最低;从农业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协调度看,2004—2015年粮食主产区各子系统可持续能力之间的协调度有所趋好,但整体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雪峰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和国家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基础。为使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优势所在,探讨了我国森林资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仇蕾  钟雨纯  崔韵文  
[目的]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水资源、能源及土地资源配置,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下实现区域粮食生产目标。[方法]文章选取吉林省为研究区域,采用水足迹模型和能耗核算模型解析主要农作物的耗水及耗能特点,并以区域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以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粮食安全、农业政策作为约束条件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种植结构进行优化。[结果]不同农作物的水足迹、能耗结构以及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差异。优化后的耕种总面积略有增加,玉米种植面积比例明显下降,小麦和烤烟种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其余作物种植面积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优化后各类效益均有明显提升,其中水足迹减少5.02%,能耗减少5.96%,生物质能增长26.14%,粮食产量增加5.27%,经济效益提高34.38%,生态效益提高18.69% 。[结论]充分考虑农业种植中水、能源和粮食的关联关系以及内外部的多种约束条件,在保障各类作物的最低产量前提下,优先发展低耗水、低耗能、低污染、高收益的作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改善区域农业生产的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慧玲  卢锦培  
考虑资源环境的约束,利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对中国30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做出了测算。研究发现中国从1997-2010年以来,粮食产量快速增长得益于生产技术和效率的进步,但其背后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破坏。进一步对各个省市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发现粮食产量占比高的省份粮食生产率呈现出不断进步的状态,粮食产量占比中等的省份却相反,粮食产量占比低的省份粮食全要素生产率进步或退步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最后基于粮食安全的视角,对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的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于冷  马淑玲  戴有忠  孙立城  
农业生产过程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灰色系统的动态过程。面对机理不明、数据不足、随机变量繁多、结构复杂的农业系统,使得运用传统的理论和数学手段对农业结构进行研究据有一定的困难。灰色系统理论将一切随机变量和难于定量描述的量,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灰色量,把随机过程看作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且与时间有关的灰色过程。它不用从大量数据中找出统计规律,而直接用系统的少量行为数据的生成来揭示系统内在规律,建立具有相当高精度的系统动态模型来对农业结构进行定量分析,作出动态描述。这样,结合控制系统理论,通过对反馈环节的分析,就可研究确立合理的农业结构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条件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芳  吴方卫  
着眼于森林资源型企业的狭义概念,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具有"三重性"、长寿性、管理体制的政企合一性等特殊性;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企业素质和活力、资源以及体制等方面,分析了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现实发展中的困境,结果表明: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不断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自生能力;这种能力包括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与合理开发、经济素质和管理体制的提高以及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据此,提出了促进国有森林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科学培育与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增强企业素质和活力;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强化技术创新;实施管理创新。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袁浩博  
耕地资源是不可逆转的稀缺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资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目前,我国十三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5%以上,2015年东北四省区粮食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3.8%,供应的商品粮占全国商品粮近1/3。然而,耕地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土地退化、土壤污染问题严重。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国家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走向。因此,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粮食主产区耕地质量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