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54)
- 2023(9093)
- 2022(7399)
- 2021(6734)
- 2020(5444)
- 2019(12321)
- 2018(11918)
- 2017(21855)
- 2016(11477)
- 2015(12975)
- 2014(12643)
- 2013(12619)
- 2012(12003)
- 2011(11217)
- 2010(11123)
- 2009(10393)
- 2008(9929)
- 2007(8709)
- 2006(7981)
- 2005(7529)
- 学科
- 济(76003)
- 经济(75954)
- 管理(31010)
- 方法(26300)
- 业(24842)
- 数学(24206)
- 数学方法(24045)
- 中国(20820)
- 企(18052)
- 企业(18052)
- 地方(16788)
- 农(13629)
- 业经(12931)
- 贸(12677)
- 贸易(12664)
- 财(12560)
- 地方经济(12427)
- 易(12349)
- 学(11368)
- 融(10524)
- 金融(10524)
- 制(10500)
- 银(10066)
- 银行(10064)
- 环境(10007)
- 行(9819)
- 农业(9345)
- 发(8936)
- 产业(8817)
- 体(8198)
- 机构
- 大学(175710)
- 学院(171035)
- 济(93461)
- 经济(92191)
- 研究(68337)
- 管理(62771)
- 中国(54081)
- 理学(53468)
- 理学院(52873)
- 管理学(52126)
- 管理学院(51802)
- 财(39934)
- 京(37582)
- 科学(35593)
- 所(33602)
- 经济学(32313)
- 财经(32090)
- 研究所(30235)
- 中心(29974)
- 经(29393)
- 经济学院(29019)
- 北京(24828)
- 院(24588)
- 财经大学(23792)
- 江(23601)
- 农(22407)
- 范(21512)
- 师范(21383)
- 科学院(20777)
- 研究中心(19716)
- 基金
- 项目(110081)
- 科学(88448)
- 基金(84175)
- 研究(82566)
- 家(73212)
- 国家(72730)
- 科学基金(62007)
- 社会(58110)
- 社会科(55525)
- 社会科学(55516)
- 基金项目(42463)
- 省(37326)
- 教育(36093)
- 自然(35776)
- 资助(35303)
- 自然科(34960)
- 自然科学(34953)
- 自然科学基金(34330)
- 划(32625)
- 编号(30440)
- 国家社会(26971)
- 部(26452)
- 成果(25430)
- 发(25343)
- 重点(25160)
- 中国(25102)
- 教育部(23407)
- 人文(22031)
- 创(21843)
- 发展(21629)
共检索到2732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陶然 金勇进
根据官方公布的两次中国经济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本文在分析现有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引入基于事后重复调查的偏差估计、扩展普查登记数据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经济普查 数据质量 评估方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晓海
本文通过梳理2004年中国经济普查中的技术环节和组织环节,说明将普查的全过程纳入中国政府的行政系列,从组织体系和技术组织层面上保障了普查的数据质量;但这种行政组织方式也存在三个一般统计调查不宜发生的"调整性误差"、"局部整体性误差"和"心理倾向性误差"。要消除这些误差应当完善政绩考核评价体系,科学定位经济普查功能,改革经济普查组织方式,提高统计部门独立性,改进经费保障机制、数据采集方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龙梅 贾银平
无论是使用完全基于行政记录获取人口统计信息的“完全模式”,还是综合使用行政记录和抽样调查等数据源的“组合模式”,人口普查改革的最终目标应落脚于提高人口统计信息获取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实现这一最终目的需要一个分析、监测、评估数据的质量评估框架。基于此,本文对“完全模式”“组合模式”两种人口普查模式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归纳与评估,以期为我国“行政记录”人口普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人口普查 完全模式 组合模式 质量评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培 金勇进
文章根据官方公布的历次中国人口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分别从普查摸底阶段、普查登记汇总编码阶段和普查事后质量抽查阶段分析现有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系统估计量在我国普查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汇总数据时要综合运用评估方法和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数据质量评估 事后质量抽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陶然
从普查数据准确性检验到普查数据误差测量,有关周期性普查数据质量的评估研究随着人们对普查数据生产过程的认识而不断发展与完善,先后发展出包括人口统计分析、数据一致性检验、行政记录审核和事后质量抽查等技术的多种具体的评估方法。根据评估依据与普查系统的关系,这些评估方法可被归纳为内部评估、外部评估以及事后抽查等三种评估途径。通过对每种评估方法特点及其适用性的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我国周期性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周期性普查 数据质量 评估方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吴东晟
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通常采取分层多步或多阶段等距整群抽样方式进行,以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评估调查为例论述这项调查工作的抽样设计方案。第一步抽样由形成街区群、对街区群分层和等距抽取街区群组成;第二步抽样以街区群为抽样单位抽取第一步样本的子样本,进行住房单元比较和目标延伸搜索;第三步抽样是从第二步样本大型街区群中抽取由邻近住房单元构成的"片",最终抽取街区群11303个,抽样比率约3‰。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胡桂华
所有进行人口普查的国家都关心普查数据的质量及其覆盖误差。人口学家和统计学家创立了评估普查数据质量和估计普查遗漏的方法。其中有些方法利用独立于普查本身的信息,另外一些方法则使用普查信息。如果各国普查模式和行政记录数据质量存在差异,就没有适合于所有国家的评估方法。本文概述了美国、南非和加拿大使用的方法。无论哪种评估方法都有其优势与劣势,以及既定的适用范围和必备的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胡桂华
迄今为止,所有国家和地区在人口普查后组织的用于评估人口普查质量的事后调查均使用双系统估计量估计实际人口数和人口普查覆盖误差。由于人口普查与事后调查不独立而引起的交互作用偏差使双系统估计量低估或高估人口数。文章依据对数线性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构造的三系统模型能显著减少交互作用偏差,同时通过一个实证案例演示了三系统模型的选择和实际人口数估计及其方差估计的过程。实证结果表明,人口普查与行政记录独立但均与事后调查相关的三系统模型最适合于既定的数据描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方志华
数据质量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本文在全面总结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实现第二次经济普查的任务和目标,从总结、改进、精简和提高的角度,深刻剖析经济普查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指出要从科学设计和高效组织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来更有效地开展新形势下的经济普查。
关键词:
经济普查 科学设计 高效组织 数据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戈艳霞
文章采用年龄移算方法进行队列对比对2010年的分性别分年龄人口的漏报或者重报进行了评估,发现:在0~9岁人口按1990年普查漏报率为底线的情况下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人口漏报率为0.75%,重报率为0.55%,合计误差率为1.30%。采用布拉斯逻辑特生命表系统对低龄人口和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做出测度,2010年低龄人口的死亡漏报非常严重,漏报率超过60%,男性婴幼儿漏报更为严重;老年人口的死亡漏报也平均在5%以上,不分年龄达到20%。出生漏报和育龄妇女重报带来生育水平的失真,经过漏报回填,2010年生育水平应该在1.52以上。由此显示,在运用2010年普查数据时需要进行质量评估。
关键词:
人口普查 漏报人口 年龄移算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玲芬 惠琦娜
为更好地获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详细信息,制定合理的国民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国务院决定在2004年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这种全新的统计调查是对我国传统普查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从已公布的普查方案看,此次经济普查仍有许多问题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普查的方案仍需进一步地完善和发展。
关键词:
周期性普查 承前启后 经济普查 完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桂华 武洁
双系统估计量是目前估计目标总体真实人口数及人口普查净误差的主流方法,构造双系统估计量时,要求总体中的人口具有相同的登记概率。为达此目的,目前各国通行的做法是对人口总体进行抽样后分层。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取代抽样后分层是人口普查质量评估领域的前沿问题。本文系统地解读了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双系统估计量及其方差估计量,认为Logistic回归模型能够纳入更多的分层变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