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72)
2023(14183)
2022(11794)
2021(11198)
2020(9245)
2019(21018)
2018(20592)
2017(38754)
2016(20895)
2015(23637)
2014(23246)
2013(22928)
2012(21853)
2011(19932)
2010(20554)
2009(19492)
2008(19614)
2007(18171)
2006(16700)
2005(15423)
作者
(58916)
(49013)
(48964)
(46592)
(31866)
(23229)
(21988)
(18944)
(18710)
(17841)
(16863)
(16392)
(16125)
(15855)
(15506)
(15059)
(14568)
(14158)
(14098)
(13805)
(12579)
(11922)
(11723)
(11194)
(11107)
(11048)
(10825)
(10745)
(9834)
(9738)
学科
(101636)
经济(101544)
管理(72384)
(64576)
(55724)
企业(55724)
方法(35506)
数学(29861)
数学方法(29506)
中国(29401)
(24415)
(23068)
地方(22412)
业经(21387)
(20773)
(19108)
贸易(19090)
技术(18965)
(18598)
(18275)
(17806)
银行(17792)
(17274)
(17131)
(16237)
金融(16237)
农业(14959)
理论(14683)
地方经济(14532)
(14244)
机构
大学(303351)
学院(301615)
(141192)
经济(138432)
管理(117078)
研究(109453)
理学(97497)
理学院(96428)
管理学(95118)
管理学院(94496)
中国(88515)
(66623)
(65399)
科学(59649)
(54627)
财经(50512)
中心(49497)
研究所(48504)
(47894)
(45869)
经济学(44306)
北京(42731)
(40781)
经济学院(39382)
(39359)
师范(39075)
(38953)
(37590)
财经大学(37159)
业大(35503)
基金
项目(183143)
科学(146775)
研究(139746)
基金(134708)
(115425)
国家(114453)
科学基金(98988)
社会(92507)
社会科(87795)
社会科学(87772)
基金项目(68946)
(68628)
教育(64274)
自然(60005)
自然科(58704)
自然科学(58692)
(57882)
自然科学基金(57735)
资助(55778)
编号(54548)
成果(46552)
(42404)
(42261)
重点(41115)
(40507)
课题(39464)
国家社会(39051)
创新(38746)
教育部(37326)
人文(35957)
期刊
(171459)
经济(171459)
研究(103793)
中国(70105)
管理(52968)
(52436)
科学(39545)
学报(37811)
(37641)
教育(36250)
(35739)
金融(35739)
大学(30561)
技术(28510)
学学(28186)
经济研究(28146)
财经(26981)
农业(25347)
(23652)
业经(23520)
问题(21309)
(20369)
国际(19334)
技术经济(18217)
世界(18153)
(16221)
统计(14824)
现代(14611)
(14355)
论坛(14355)
共检索到499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处于周期回落和结构调整的压力集聚期,这同时体现在经济总量增长放慢和经济结构出现调整两个方面,这使得宏观政策目标的平衡中,"调结构"与"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潜在经济增长率下移的新阶段,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的新的重大挑战。未来中国需要以"降低结构失衡,提高要素效率"为核心目标,创新宏观管理思路,优化中长期供给能力,真正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连城  郎丽华  
本文采用历史分析和逻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认为中国经济的运行规律是决定中国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基础,而世界经济运行规律和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选择也影响着宏观经济的走势。无论从中国经济自身的运动规律还是从世界经济的运行规律来看,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总体上都将呈现向好的趋势。因此,2012年及其未来一段时间,保持经济适度增长,促进结构调整,抑制通货膨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和政策选择的目标。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永定  
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新阶段余永定改革开放20年以来,中国的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和政策日趋完善。首先,作为宏观调控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已大体形成。其次,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顺利完成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建立,各种可供选择的货币政策工具逐渐齐备,货币政策传递机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连城  
2009年,本轮经济周期已完成筑底,2010年,中国将进入下一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根据中国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周期的特点,未来的扩张期将长达7—8年之久。但是,未来的经济扩张很可能是缓慢的、在波动过程中完成的。排除随机因素的冲击和错误货币政策的影响,根据中国物价水平波动与经济波动的相关关系,在未来3—5年内,中国爆发通货膨胀的概率很小,经济较快增长和低通胀是经济运行的主旋律。为保持中国经济在未来扩张期内稳定健康地发展,应当确定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并根据适度增长区间随时调整经济政策的取向和力度。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刘晓光  邹静娴  
在世界经济同步复苏、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新经济持续向好、市场预期不断改善等因素的作用下,2017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速在触底企稳的基础上出现反弹,宏观景气、微观绩效、结构调整以及新动能培育都出现持续改善的局面,整体经济呈现"稳中求进,进中向好"的超预期复苏的态势,中国宏观经济调整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是,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总体上是政策性、恢复性的,市场力量和趋势性力量还没有企稳,中国宏观经济还没有步入到持续反弹的新周期轨道之中。当前中国经济以下三大特征将是理解中国宏观经济的要点:一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闫衍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新常态呈现出一系列的新现象和新的运行模式,标志着宏观经济开始迈向攻坚期的新阶段。预计2014年我国GDP增速为7.4%,预测2015年GDP增速为7.2%。采取"均衡取向",即在坚守底线管理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大改革"与"大调整"。同时,适度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定位,采取"强监管"、"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常态化的微刺激"政策组合。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贾康  
我国现阶段的宏观经济形势面临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决策管理当局要特别重视对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刘树成  
本文分析了2012年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特点,对2013年和未来五年中国经济走势进行了分析。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可以呈现略高于8%的适度回升的良好态势;未来五年,经过努力,有望使中国经济在8%~9%的适度增长区间内,走出一种较为平稳的、锯齿形缓升缓降的良好新轨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赵昕东  王金明  吴桂珍  韩冬梅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丛明  
当前经济形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下一步的宏观经济走势依然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经济上行和下行的两种趋向同时并存,反映出未来通货膨胀压力与通货紧缩影响依然存在,宏观调控仍处于关键时刻。要把握好2006年宏观调控四大主要预期目标,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为主,适时适度采取微调措施。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重视发挥价格、税收、汇率等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伟  
第一,从短期看,总需求增长将基本稳定,但回升动力不足,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脆弱性超过以往。在出口方面,发达经济体结构改革不到位,需求增长乏力。美欧日实施紧财政、宽货币的政策组合,短期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对资本流动和物价上涨都将产生影响。综合考虑,预计2013年我国出口增长将高于2012年。在消费方面,当前就业总体稳定,城乡居民收入连续两年超过GDP增长,医疗、社保、收入分配等关键环节改革积极推进,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稳定消费预期。预计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逄锦聚  
宏观经济运行与宏观经济调控的新阶段———1996年宏观经济形势评析及1997年宏观经济走势展望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逄锦聚新年伊始,人们总关心过去一年的经济形势和新一年的经济走势,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分析,以供讨论。一、96宏观经济调控基本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一、当前宏观经济走势 “九五”期间,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复杂情况下,我国经济能够保持较为健康的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相应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分不开的。由于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受到了某种程度的抑制,2001年初以来,受世界经济增长总体显著放慢的不利影响,中国经济回升的势头再次受到了抑制,全年增长速度将低于上年的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