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42)
2023(12123)
2022(10101)
2021(9271)
2020(7390)
2019(16702)
2018(16421)
2017(30442)
2016(15903)
2015(18075)
2014(17820)
2013(17849)
2012(17242)
2011(16128)
2010(16391)
2009(15329)
2008(15177)
2007(13539)
2006(12577)
2005(11777)
作者
(47136)
(39257)
(39189)
(37147)
(25271)
(18788)
(17618)
(15236)
(15098)
(13988)
(13741)
(13025)
(12840)
(12795)
(12430)
(12095)
(11734)
(11400)
(11228)
(10749)
(10199)
(9510)
(9505)
(9118)
(8890)
(8831)
(8580)
(8512)
(7928)
(7796)
学科
(94878)
经济(94804)
管理(46467)
(44377)
(34463)
企业(34463)
中国(29357)
方法(29109)
地方(25662)
数学(25431)
数学方法(25284)
(21397)
业经(19192)
(16812)
贸易(16795)
技术(16754)
(16252)
地方经济(16081)
(15533)
(15449)
(15427)
(15277)
银行(15263)
(15114)
金融(15114)
(14939)
农业(14588)
(13895)
环境(13767)
技术管理(11425)
机构
大学(241170)
学院(241007)
(120774)
经济(118776)
研究(95219)
管理(88189)
中国(74475)
理学(73897)
理学院(73030)
管理学(72202)
管理学院(71729)
(52611)
(52493)
科学(52107)
(48122)
研究所(43121)
中心(41159)
财经(40757)
经济学(39379)
(37021)
(36608)
(35492)
经济学院(35141)
北京(34810)
(33900)
(32059)
师范(31805)
财经大学(30002)
(29270)
业大(29135)
基金
项目(149528)
科学(119374)
研究(113618)
基金(109333)
(94706)
国家(93924)
科学基金(79923)
社会(77175)
社会科(73487)
社会科学(73473)
(56562)
基金项目(56030)
教育(50016)
(47360)
自然(46216)
自然科(45137)
自然科学(45126)
资助(44765)
自然科学基金(44345)
编号(43010)
(39237)
成果(35965)
(34315)
重点(34269)
国家社会(33681)
(33344)
发展(32932)
(32412)
课题(31770)
创新(31586)
期刊
(145299)
经济(145299)
研究(85273)
中国(55820)
(38583)
管理(37217)
(33921)
科学(32750)
学报(31240)
(28127)
金融(28127)
经济研究(25154)
教育(25007)
大学(24675)
农业(23329)
学学(23008)
技术(22038)
财经(21685)
业经(21340)
(19049)
问题(18801)
(16903)
世界(16077)
国际(15593)
技术经济(14981)
(13362)
统计(12856)
经济问题(11834)
(11700)
科技(11411)
共检索到396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郑志国  
中国经济新常态要求对发展成果的核算更加真实和准确,有利于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从反映经济发展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来评价,国民总收入优于国内生产总值,国民净收入优于国民总收入。因此,应当深化统计体制改革,建立以国民总收入和国民净收入为主要总量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解决跨国投资收入分割、存货和环境核算等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舫舸  
一、引言2014年11月1—2日,受国家社科基金委托,由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7家期刊联合主办,云南师范大学承办的"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学术研讨会在昆明召开。7家期刊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学术期刊编辑部、武汉大学《经济评论》、东北财经大学杂志社、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家》、首都经贸大学《人口与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锦英  温庭海  刘朋  
在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资源供给紧张、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等一系列条件约束下,继续依靠要素高强度投入来驱动经济快速增长的空间越来越小,而走效率驱动之路则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分析法,从全国、区域以及省份角度对我国经济增长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无论是从全国还是从区域、省份角度来看,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水平普遍偏低,提升空间巨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向效率驱动转型提供了充足的操作空间,同时也表明我国经济增长潜力依然较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姚树洁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30多年的路程,其发展速度和成就,堪称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的经济奇迹。人均GDP从不到200美元,上升到8000美元;从一个绝对贫困的国家,变成一个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出口国、贸易国和制造国。然而,目前经济增长开始放慢,如何在"新常态"下寻求一条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摆在中国经济学者面前一道非常重要的经济理论命题。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振华  
当前,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涵义有多方面的阐释;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认识;纠正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新常态认识的误区;构建有利于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体制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易淼  赵晓磊  
借助辩证唯物主义能够深入理解"新常态"范畴,把握常态演变的基本规律。利益格局与经济发展彼此之间存在着辩证关联,都遵循着常态演变规律。正是利益格局的"反常态",激化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得中国经济发展"旧常态"无法持续。对利益格局进行必要调整,使其从利益分化、利益固化、利益错位的反常态转向利益整合、利益交融、利益归位的新常态,这不仅是破解消费需求不足问题的关键,而且是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海霞  康旭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等多方面转型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中关于劳动生产方式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等相关论述,并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对马克思转型理论进行继承与发扬,为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找到理论基础,并运用理论指导中国的转型发展实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新东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过去的一年,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中走出了不寻常的发展之路,取得了非同凡响的新成就。到2015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递进之年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又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与"十三五"规划谋篇布局的承启之年,更是检验中国经济发展的定力、实力与潜力和确保中国经济发展的活力、动力与可持续力的关键之年。为此,笔者对如何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做出了战略前瞻,提出了对策建议。全文具体研究概括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七个新":第一,充分肯定发展"新成就";第二,客观辩证透视"新常态";第三,牢牢把握抓住"新机遇";第四,沉着冷静应对"新挑战";第五,与时俱进明确"新思路";第六,承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个概念时,明确指出对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不断加强信心,转变观念,把握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都在经历着一系列转型和升级。为了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在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对外投资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海霞  康旭华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长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等多方面转型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马克思巨著《资本论》中关于劳动生产方式转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资源配置方式转型等相关论述,并结合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背景,对马克思转型理论进行继承与发扬,为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发展找到理论基础,并运用理论指导中国的转型发展实践。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晓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次提出"新常态"这个概念时,明确指出对于我国现阶段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需要不断加强信心,转变观念,把握新常态下的转型与发展。新常态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阶段相对稳定的状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动力都在经历着一系列转型和升级。为了不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保持经济的平稳增长,在新常态下,中国的经济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在经济新常态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对外投资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方式,是顺应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发生了历史性的实质变化,已经进入了一个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中,将发生一系列全局性、长期性的新现象、新变化。经济发展将走上新轨道,依赖新动力,政府、企业、居民都必须有新观念和新作为。"稳增长"着眼近期,"调结构"着眼中期,"促改革"着眼长期。着眼于长期的改革,也需有现实的动力源泉,应有激励相容的机制机理。在经济新常态下,最重要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就是要形成"公平—效率"的新常态关系,这是能否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之一——"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关键。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我们将越来越明显地观察和感受到中国社会的价值选择、行为特征和规则意识的一系列新常态现象。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鹏  
文章基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产能过剩、杠杆率飙升、房地产市场风险和资本证券市场波动等方面对新阶段和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通过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在战略决策上,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明确改革攻坚战的主要任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创新驱动的动力依托;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定向精准稳投资、多点支撑扩消费,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资本市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晓红  窦祥铭  
1.认识"新常态",科学认识是前提。正确认识"新常态",理解"新常态"是不同于过去的"旧常态"的新状态,意味着经济告别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或中速增长,意味着过去由劳动力和投资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方式转变,意味着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新常态"给我们挑战也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展祥  
持续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对于落后国家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实现对先进发达国家的追赶乃至“蛙跳”式发展赶超具有重要意义,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换挡减速”存在未富先慢的嫌疑。需要从适度发展与适度增长的区别中来把握适度发展的下限,适度发展更侧重经济增长效率提升、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以及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并不必然导致适度发展速度的下降,减速也不是新常态的标签。需要发挥中国独有的工业体系齐全优势,进一步在工业化进程中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