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33)
2023(8751)
2022(7299)
2021(6864)
2020(5556)
2019(12848)
2018(12756)
2017(23857)
2016(12852)
2015(14952)
2014(15272)
2013(15346)
2012(14698)
2011(13526)
2010(13824)
2009(12974)
2008(12788)
2007(11574)
2006(10784)
2005(10313)
作者
(37686)
(31346)
(31161)
(30290)
(20194)
(14963)
(14201)
(12150)
(12025)
(11464)
(11167)
(10363)
(10356)
(10217)
(10121)
(9666)
(9203)
(9052)
(9028)
(8640)
(8225)
(7608)
(7571)
(7361)
(7119)
(6982)
(6840)
(6798)
(6452)
(6174)
学科
(77873)
经济(77802)
管理(34311)
(29626)
方法(24590)
(21878)
企业(21878)
数学(21824)
数学方法(21619)
中国(21617)
地方(18418)
(16975)
(14538)
(14047)
贸易(14035)
业经(13722)
(13652)
(13292)
(13083)
地方经济(12913)
农业(11417)
(11156)
银行(11147)
(10748)
(10632)
金融(10631)
环境(10388)
(9773)
(9566)
(9029)
机构
学院(194795)
大学(194597)
(98234)
经济(96509)
研究(75524)
管理(66643)
中国(61170)
理学(54815)
理学院(54153)
管理学(53391)
管理学院(53024)
(45135)
(42154)
科学(40439)
(38631)
财经(34757)
研究所(34118)
中心(33248)
经济学(33099)
(31486)
(30709)
经济学院(29526)
北京(28203)
(27040)
(26610)
(25793)
师范(25622)
财经大学(25368)
(24247)
科学院(22955)
基金
项目(112711)
科学(88347)
研究(87033)
基金(82094)
(70572)
国家(70016)
科学基金(58812)
社会(57843)
社会科(54861)
社会科学(54852)
基金项目(41406)
(40964)
教育(39465)
资助(35224)
(34348)
编号(34146)
自然(33488)
自然科(32665)
自然科学(32658)
自然科学基金(32095)
成果(29714)
(26478)
(26336)
重点(25853)
国家社会(25329)
中国(25170)
课题(25082)
(23306)
教育部(23272)
发展(22463)
期刊
(122212)
经济(122212)
研究(71750)
中国(43464)
(35534)
管理(27959)
(25966)
学报(25025)
科学(24778)
(22686)
金融(22686)
教育(21471)
经济研究(20870)
大学(19673)
财经(19076)
学学(18226)
技术(17746)
农业(17317)
(16802)
问题(16291)
业经(16171)
(15535)
国际(13897)
世界(13599)
技术经济(11460)
统计(10299)
经济问题(10185)
(9397)
现代(8648)
经济管理(8635)
共检索到3282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寿春  
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等范畴不同 ,经济增长源是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由于经济体制的变革和产权制度的创新而形成的新的经济增长动因。中国经济增长源问题的探讨与新经济问题研究有联系也有区别 ,其生成与发展 ,最终还要赖于具有开创精神并能不懈追求的企业家队伍的形成与发展。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牛增辉  王菁娜  
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还没有建立持续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和社会结构。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经济社会必须进行巨大的经济利益调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建民  赵永平  
经济增长是贫困率下降的主要推动力。但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减贫的速度和效果出现明显递减的趋势,扶贫成本大幅度上升,贫困存在形式出现了明显不同于过去的新特点。本文提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来组织农业生产;加快调整贫困地区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立多元化扶贫机制,积极推动全社会各种力量参与扶贫;把贫困地区妇女的扶贫作为重点;积极采用和推广新型的扶贫模式;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与措施,以此达到消除贫困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诚  
最近超过8%的失业率,在香港各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香港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出现了连续两年的就业弹性为负值的情况。其原因既有劳动力供给的五个方面问题,也有劳动力需求的四个方面问题。其实,香港的就业问题需要从香港在与中国及其他周边地区的区域分工定位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加以分析和解决。文章提出了五个方面的相关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林志良  黄荣  魏骁  
采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曼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对中国1978年~2011年资源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将中国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与一些主要国家资源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中国资源投入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有效,技术进步变化引起了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提高。相对美国、日本、巴西等6个国家,中国全要素生产效率水平居中,但技术变化指数和纯技术效率指数均小于1,存在投资效率下滑态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变花  
20世纪 8 0年代 ,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 ,得出一种共同的基本结论 ,即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方面 ,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决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正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保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地增长 ,最主要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借鉴西方的新增长理论 ,加强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人...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慧  
自2007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渐走低。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与财政政策,但经济走势依然平缓。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本文以新增长理论为依据,从人才培养及科技创新两个角度详细论述了在"新常态"阶段,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首先,通过阅读文献、收集资料,了解中国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方面现状;其次,联系现实状况深入分析了这两方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上述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宗平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过程存在着剧烈的周期性的波动。这种贯穿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和双重经济体制时期的剧烈波动,不仅降低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效率,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恶化了经济环境,阻碍了改革进程。因此,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寻求其控制的思路和力度,以弱化其波动的幅度,实现相对稳定的增长是我们当前所面临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飞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支持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经济发展"以及"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的主张,表明了维护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未来发展两岸关系的主旋律。这将有力促进海峡经济区构想转化成为现实,并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K·J·阿罗   张延群  
我不是一位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对中国经济未来几年及长期发展的前景我提出一些不十分确定的看法,这些看法是基于这样的想法提出的,一个理论学家可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用来解释经济现象或者用来探讨经济理论的局限性。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廖元和  廖宇翃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两次历史性变化,中国的产业布局高度集中于东部,这与全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相矛盾,也与全面推进城市化进程相矛盾。应实施"有重点协调式发展"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尤其要在中西部地区培育类似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中西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进而加快全国的城市化进程。同时,还应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农民工就业补贴和就业培训,实行土地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汪海  
当代世界的创新增长极,是以硅谷为代表的产学研紧密融合、协同创新的科学园区。新加坡等东亚新兴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创建科学园区,打造创新增长极,能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转型升级,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建设创新型国家,重在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我国现有经济开发区、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虽已是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但分属商务部、教育部、科技部等分管产、学、研的不同部门,条块分割严重阻碍产学研协同创新。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带,可选取若干科技中心城市为试点,把产学研各自为政的各类开发区整合成一体化的国际科学园区,打造升级版的创新增长极,能有力引领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创新型国家。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健  
在建立生产性服务产业名义和实际产出测算体系的基础上,利用1990~2007年的统计数据,从分析生产性服务产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与影响入手,探讨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模式以及经济结构的现状。分析结果显示,中国经济仍属于物质资本积累型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并未有效实现;生产性服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水平落后,新兴产业的优势技术经济特征并未有效体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孝平  浦科学  
本文通过构建1991-2012年省际面板VAR模型,对我国FD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三个变量之间存在两两协整的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长期内从经济增长到FDI及对外贸易具有单向因果关系,而FDI与对外贸易互为因果,短期内三者均互为因果关系;脉冲响应分析表明,F D I、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正向的促进关系;同时方差分解结果发现,FDI、经济增长受到自身及对外贸易影响较大,而对外贸易主要来自自身的波动。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彭方志  胡松明  
本文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对中国经济1991—2007的增长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分别计量了资本存量增长率、劳动数量增长率、劳动者素质提高以及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制度与观念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最后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制度与观念创新,但是已经有苗头显示,随着制度的完善,经济增长将更多地依赖于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提高及资本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