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91)
2023(7064)
2022(5797)
2021(5358)
2020(4367)
2019(10022)
2018(9727)
2017(18162)
2016(9267)
2015(10597)
2014(10139)
2013(10235)
2012(9949)
2011(9397)
2010(9190)
2009(8626)
2008(8126)
2007(7045)
2006(6559)
2005(6212)
作者
(26106)
(22062)
(21850)
(21192)
(14250)
(10205)
(9889)
(8573)
(8407)
(7926)
(7549)
(7114)
(7076)
(7055)
(6947)
(6760)
(6548)
(6383)
(6174)
(5751)
(5667)
(5171)
(5150)
(5111)
(5018)
(4941)
(4567)
(4311)
(4279)
(4276)
学科
(69578)
经济(69536)
方法(23248)
管理(23133)
数学(21471)
数学方法(21404)
(18692)
中国(17562)
地方(15695)
(12958)
企业(12958)
地方经济(12093)
(11613)
贸易(11606)
(11501)
(11308)
业经(11074)
(9869)
(9069)
环境(8906)
(8554)
(8528)
金融(8528)
(7912)
(7905)
银行(7905)
农业(7814)
关系(7786)
产业(7768)
(7760)
机构
大学(146186)
学院(142328)
(83540)
经济(82560)
研究(58466)
管理(52030)
中国(45888)
理学(44397)
理学院(43902)
管理学(43476)
管理学院(43200)
(33594)
(31052)
经济学(29536)
科学(29459)
(28593)
财经(27384)
经济学院(26481)
研究所(25892)
(25206)
中心(24944)
北京(20477)
财经大学(20392)
(20356)
(18656)
科学院(18443)
(17752)
社会(17287)
研究中心(17245)
(17162)
基金
项目(90965)
科学(73550)
基金(70780)
研究(68383)
(61304)
国家(60911)
科学基金(51938)
社会(49783)
社会科(47597)
社会科学(47589)
基金项目(35915)
(29803)
资助(29425)
教育(29114)
自然(29110)
自然科(28473)
自然科学(28466)
自然科学基金(27981)
(26036)
编号(24608)
国家社会(23501)
(22357)
中国(22257)
(21332)
重点(20586)
成果(20324)
教育部(19962)
(19472)
经济(19324)
人文(18905)
期刊
(94102)
经济(94102)
研究(50954)
中国(26125)
(23763)
管理(20545)
科学(18525)
经济研究(17734)
学报(17487)
(15977)
财经(15405)
(14421)
金融(14421)
大学(14196)
(13580)
学学(13394)
问题(12745)
(12542)
世界(12185)
国际(11489)
技术(11374)
农业(11249)
业经(10570)
技术经济(9509)
统计(9009)
经济问题(7864)
教育(7247)
(7245)
(6845)
决策(6680)
共检索到22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毅夫  
在18世纪以前的1000多年时间里,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强大的国家;即使到了19世纪,中国仍然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Angus Maddison的计算,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见图1)。但是,18世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周瑞琪  
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雄厚,国人的经济意识的不断加强,其经济增长的步伐更为加快。中国经济的崛起极大地影响了亚太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格局。本文对海外华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日本经济对中国的影响作了简要的分析,并指出了中国在经济改革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高桃璇  陈铭  王国长  
国家通常按地域来划分中国经济区域,即将同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省份划为一类,但常常忽略了同一地区不同省份间经济支柱和产业结构的差异性.例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东北三省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逐渐分化:辽宁省第二产业占比下降,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呈负增长态势;吉林省工业增加值稳步提升,但产业结构单一;黑龙江省工业化进程深度不够,仍处于低速发展状态.可见,基于地域的粗犷型划分,容易因省情的差异而导致政策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可能会导致某些省份发展停滞或者倒退.其次,为了避免单一指标不能很好的刻画各省真实的经济发展状态,本文采用了对五个指标(GDP、财政收入、进出口总额、最终消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加权生成一个新的综合指标来对各省经济进行分区.再者,由于数据的结构特征及数据间的高度相关性使得传统统计方法结果表现较差.基于函数型数据在高度相关数据中的优异表现,本文建议采用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综合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函数型数据聚类分析进行的经济区域的划分,能够打破地域的限制,且能充分考虑各省份的产业结构,即把产业结构相近的省份划分在同一经济区城.最后,基于本文提出的区域划分方法能制定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政策和促进全国经济的平衡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黄志凌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步入结构调整轨道,虽然经济结构调整带来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借助市场化的"重组升级"策略和政府托底的"再就业计划"可以减轻结构转换痛苦。最先受到金融危机冲击的东部地区正在走出阴影,以杭州为代表的区域产业升级趋势正在确立;青岛为传统制造业基地实现结构转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济升级模式。在产业结构升级中我们需要前瞻性地防止"好商品也卖不出去"的经济萎缩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陶然  金勇进  
根据官方公布的两次中国经济普查方案和相关数据质量抽查实施办法,本文在分析现有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特点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引入基于事后重复调查的偏差估计、扩展普查登记数据准确性的评估方法、在普查数据质量抽查中采用系统完善的抽样设计等改进措施,期望能够进一步完善经济普查数据质量评估的理论方法。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吴裕宪  王雅玲  
本文认为,全面整理和利用已有中国经济史研究成果,完善学科基础建设,为E-SCIENCE的实现作准备,是经济史数据库群的急切任务。这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需要实践、总结、规划。依托本单位的丰富数据资源,先行开发一两个数据库,在数据、技术、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是必要的。本文介绍了正在进行中的数据库建设活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丽  任保平  
经济增长过程中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工资不但可以通过工资差异激励劳动力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流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而且可以通过改变消费结构和投资结构进而影响产业结构演变,并为产业结构升级储备高级人才。本文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工资与产业结构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工资与产业结构之间是正向的相关关系,且两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工资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艳  王理  李雨佳  廖祖君  
数据要素已成为5大基础性生产要素之一,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需进一步明晰。本文从人工智能技术入手,建立数据要素影响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模型,构建数据要素的产生路径和价值路径,并据此估算1999—2018年我国省级层面的新增数据要素价值。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明确了数据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双维驱动”作用,即数据要素既能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效应直接驱动经济增长,也能通过促进技术进步间接驱动经济增长。进一步,本文进行三项扩展性讨论,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大数据交易平台能够提升数据要素的规模价值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在省级层面,数据要素可以通过降低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1999—2018年数据要素的产出弹性呈“倒U型”演化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岳金秀   陈尧  
文章基于投资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关关系,充分体现统计调查数据和网络搜索数据的优势,利用两种数据对中国宏观经济波动进行研究。针对混频数据的特点和深度学习算法的优势,提出了融合混频数据和深度学习的宏观经济预测方法。首先,考虑到政府统计调查数据与经济波动的强相关性,选取政府投资统计月度指标合成投资统计指数;然后,结合网络搜索数据的时效性和高频性,选取与投资相关关键词的百度指数日度数据合成投资网络搜索指数;最后,构建多源混频数据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模型(MM-LSTM),利用中国2011—2022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考察模型的精度与时效性。结果表明,投资相关指标与中国GDP增长率之间存在正向关系;网络搜索数据的加入有助于提升宏观经济预测的精度;MM-LSTM模型提高了短期和中期的预测精度,具备提前预测能力,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枫  陈荣  
在比较分析我国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度的前提下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分析了经济开放度的省际不均衡性对经济效率跨省差异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显示 ,经济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增长有着极其显著的贡献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要大大地高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吴敬琏  
1 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发生后 ,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下降的趋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来启动经济的回升 ,到 2 0 0 0年出现了巨大转机。政府一方面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刺激消费的政策等需求方面的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运用供给政策来焕发企业的活力。这些政策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受到世界经济衰退的影响和 2 0世纪的遗留问题的困扰 ,而且还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尽管我们遇到严峻的挑战 ,但也有很多有利因素。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何帆  姚枝仲  章奇  张斌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Supported by Chinese Fund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he Chinese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and is forcefully changing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振  
新人口红利。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15~59岁劳动人口数量出现绝对下降,存在中国数十年的数字型人口红利趋于消失,但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口方面的红利即将消失殆尽。随着教育、科技的持续投入,劳动者素质的增加,将形成新的人口红利,即人才红利,提升人口劳动效率,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劳动效率提升的过程,始于改革开放初期的"边缘革命",如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