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55)
- 2023(11483)
- 2022(9356)
- 2021(8616)
- 2020(7004)
- 2019(15918)
- 2018(15264)
- 2017(29873)
- 2016(15433)
- 2015(17398)
- 2014(17293)
- 2013(17202)
- 2012(16448)
- 2011(15260)
- 2010(15601)
- 2009(14929)
- 2008(14002)
- 2007(12527)
- 2006(11646)
- 2005(11067)
- 学科
- 济(88382)
- 经济(88315)
- 管理(43566)
- 业(41199)
- 企(32311)
- 企业(32311)
- 方法(30072)
- 中国(29716)
- 数学(27610)
- 融(27587)
- 金融(27587)
- 数学方法(27396)
- 银(25436)
- 银行(25435)
- 行(24758)
- 地方(21929)
- 农(19636)
- 财(19509)
- 制(17789)
- 贸(17351)
- 贸易(17336)
- 易(16961)
- 业经(16425)
- 地方经济(13389)
- 农业(13146)
- 学(12985)
- 策(12036)
- 体(12035)
- 环境(11701)
- 中国金融(11549)
- 机构
- 学院(227453)
- 大学(226761)
- 济(120311)
- 经济(118288)
- 研究(85646)
- 管理(84199)
- 中国(74491)
- 理学(70821)
- 理学院(70109)
- 管理学(69313)
- 管理学院(68885)
- 财(55045)
- 京(47065)
- 科学(43151)
- 财经(43018)
- 所(41800)
- 经济学(40766)
- 中心(39808)
- 经(39213)
- 研究所(37321)
- 经济学院(36599)
- 江(33157)
- 财经大学(31953)
- 北京(30942)
- 院(30071)
- 农(29552)
- 融(28037)
- 金融(27603)
- 范(27385)
- 师范(27226)
- 基金
- 项目(138357)
- 科学(111241)
- 研究(106548)
- 基金(104273)
- 家(88497)
- 国家(87816)
- 科学基金(75848)
- 社会(73359)
- 社会科(70010)
- 社会科学(69997)
- 基金项目(52417)
- 省(49738)
- 教育(47264)
- 资助(44599)
- 自然(43818)
- 自然科(42851)
- 自然科学(42838)
- 自然科学基金(42131)
- 划(41912)
- 编号(40973)
- 成果(34479)
- 部(32968)
- 发(32242)
- 国家社会(32194)
- 重点(31204)
- 中国(29587)
- 教育部(29423)
- 课题(29054)
- 创(28554)
- 性(28496)
- 期刊
- 济(138119)
- 经济(138119)
- 研究(81530)
- 中国(46158)
- 融(42216)
- 金融(42216)
- 财(40398)
- 管理(33634)
- 农(27893)
- 科学(27164)
- 学报(25498)
- 经济研究(24727)
- 财经(23186)
- 大学(21032)
- 经(20189)
- 学学(19977)
- 技术(18888)
- 教育(18265)
- 农业(18192)
- 业经(18141)
- 问题(17871)
- 贸(17500)
- 国际(16958)
- 世界(15638)
- 技术经济(13275)
- 统计(12465)
- 经济问题(11060)
- 理论(11038)
- 策(10781)
- 现代(10406)
共检索到37231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聂顺江 李洪超 胡列曲
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攀升、汇率波动频繁和金融稳定的联动问题备受关注。运用熵值法构建中国金融稳定综合指数(CFSCI),采用具有随机波动性的时变参数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TVP-SV-VAR)来研究三者之间的动态时变效应,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显著降低金融稳定,中长期的影响具有两面性,波动幅度变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对实际有效汇率的影响在不同时段呈现异质性,中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进而间接降低金融稳定。而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在短期会增加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程度历年来保持相对平稳,作用机制比较稳定,长期可能会降低不确定性,从而促进金融稳定。近些年来,三者之间作用强度有所下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强 陶士贵
本文采用滚动格兰杰因果检验和TVP-SV-VAR模型研究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动态时变特征。在经济不景气的时段,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产生短期负向影响,美元流动性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中长期影响更显著。不断深化的市场汇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外部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影响方向。因此,政府部门要关注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同时继续完善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吸收外部冲击的功能,维持外汇市场的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钟意 刘家鹏
本文基于中国1995至2017年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中国金融压力指数,并且使用四种多元GARCH模型探讨金融不稳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中国GDP增长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实证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以及金融不稳定的变动均对GDP增长率产生显著为负的均值外溢效应,并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金融不稳定之间存在正向的交叉效应和反馈效应,二者同时对GDP增长率产生显著地抑制效应。时变动态条件相关系数以及历史方差分解结果也有力地佐证多元GARCH估计结果。此外,我们使用非对称VAR模型分析不同状况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金融不稳定冲击对宏观经济增长的脉冲响应,发现短期内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冲击对宏观经济的抑制作用超过金融不稳定冲击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振新 陈享光
当前世界经济不确定性风险加剧,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为政府在不确定性时期的政策选择提供依据。基于2004~2018年中国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构建中国金融稳定性指数,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金融稳定性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风险来源于两种不同的政策渠道:一是来源于各类型经济政策本身的不确定性;二是来源于不同经济政策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保持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经济政策透明度,更为关键的是,提高政府在不确定性时期的政策选择能力。为维持中国金融稳定,政府应当减少对银行信贷的干预,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强化对金融市场的引导,加大贸易政策开放度,降低货币政策对外汇供给的依赖,提高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政府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长青 张羽
当前形势复杂多变,调控政策的实施会影响经济金融平稳运行。运用TVP-SV-VAR模型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稳定与经济波动三者之间的时变关系。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具有时变特征。在经济平稳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会降低金融稳定性;在经济不平稳期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升高反而会提升金融稳定性。经济波动与金融稳定之间的影响效应存在非对称性。监管当局需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机制,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惠 王贞洁
本文以2009-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企业外汇风险对冲对金融市场稳定的影响,并探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两者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外汇风险对冲能抑制股价崩盘风险,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越高时作用越强。机制研究表明,外汇风险对冲通过发挥“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抑制股价崩盘风险,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促进了“资源效应”的发挥。当企业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内控质量较高或受分析师关注度较高时,外汇风险对冲的作用更明显,国际化程度较高、高管有金融背景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更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姜伟 马潇潇
将混频数据加总为同频数据所导致的信息缺失和人为信息虚增问题引起广泛关注。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采用混频向量自回归(MF-VAR)模型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PU)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1999年1月至2019年9月的EPU、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实际GDP增长率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预测方差分解证明了MF-VAR模型比传统VAR模型有更好的解释能力;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证明EPU可以通过影响FDI来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混频脉冲响应分析表明,EPU对经济增长和FDI有负向影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晓唯 闫寒 颜蒙
为了更好地捕捉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本文扩展了Diebold和Yilmaz构建的广义向量自回归模型来测算溢出指数,并利用全样本和分段样本数据估算了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程度。全样本分析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效应为负,因此,中国是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接收国。分段样本分析证实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国内宏观经济出现衰退时具有更强的溢出效应,滚动窗宽分析同样支持上述结论。实证结果进一步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程度与经济衰退、汇率、利率和外贸出口密切相关。鉴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持续性,应该警惕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带来的负面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顾海峰 于家珺
本文选取2006-2017年中国219家商业银行的微观面板数据,研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两类风险承担行为及破产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会削弱银行主动风险承担,但会加剧银行的被动风险承担及破产风险。信贷环境景气度提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有平抑效果;行业集中度提高则会加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被动风险承担及破产风险的助推作用;银行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水平的升高均会削弱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主动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主动风险承担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股份制银行与农商行的抑制力度大于对城商行的抑制力度,但对国有银行存在助推作用;被动风险承担方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城商行与股份制银行的助推力度大于对农商行与国有银行的助推力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伟亮 宋丽颖
文章利用中国2001年3月至2021年4月的高维月度数据,构建带有随机波动的时变参数因子增广型VAR(TVP-SV-FAVAR)模型,对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时变效应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可以显著影响产出、投资、金融市场、创新活动、出口和价格水平,且其时变效应有两个明显的转折点:一是2008年金融危机,二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同时,从大多数变量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经济的冲击呈下降趋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代盛 蒋涛
采用1992—2017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一带一路"沿线企业银团贷款数据,实证研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显著增加"一带一路"沿线企业银团贷款利率,但是对贷款额度和期限均无显著影响;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一带一路"沿线企业融资的影响主要通过中国银行参与贷款、银团风险规避等渠道传导;"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消除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沿线企业融资的溢出性影响,促进沿线企业融资。因此,应保持中国经济政策定力,加大经济政策宣传和解读,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经济体的金融合作和政策协同,共同优化沿线融资环境,促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伟军 李铭洋
基于2006-2018年非金融业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表明中国宏观调控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在区分企业股权性质后发现,上升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使国有企业债务融资成本下降幅度更大,说明国有企业与政府之间的隐性担保关系有助于应对上升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在进一步分组研究后发现,企业的经营状况与所属行业的周期性影响了企业融资行为对宏观经济变动的敏感程度,显著增大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提高宏观调控效率的同时,改善企业经营环境、对周期性行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政策补助,都将有助于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债务融资成本 股权性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刘柳 屈小娥
本文尝试构建包含宏观层面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标、上市企业所属地区省级层面控制变量和企业特征变量的"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作用机理基础上,实证检验经济不确定性、金融结构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正向激励作用(直接效应),同时地区金融结构强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作用(强化效应);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综合效应定义为直接效应和强化效应的总和,综合效应能够更好的诠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异质性影响,且强化效应占据主导地位。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冯明
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影响企业投融资决策等微观行为,进而影响公司价值。以2007~2019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借鉴Baker等构建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实证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和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金融化水平有着正面的影响。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企业金融化水平影响公司价值的提升。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民营企业,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国有企业的公司价值;相对于中央国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损害地方国企公司价值。进一步对企业规模异质性、受融资约束程度等的差异进行分析,在微观作用机制上,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下的企业金融化一方面挤出企业投资,另一方面抑制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是影响公司价值提升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金融化 公司价值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林汉 韩景旺
基于1995~2022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探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金融结构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与机制。研究发现: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与地区叠加效应。长期来看,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金融结构均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弱于间接融资水平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直接融资水平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抑制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过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是间接融资水平起到负向调节作用。据此,应积极开展区域间的协同合作,以可持续发展为本,以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提升为依据,互通有无;多方对比,充分论证,实地调研,制定出长效有益的连续政策;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推进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