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51)
- 2023(11007)
- 2022(8935)
- 2021(8277)
- 2020(6860)
- 2019(15597)
- 2018(15318)
- 2017(28303)
- 2016(15204)
- 2015(16758)
- 2014(16272)
- 2013(16059)
- 2012(14988)
- 2011(14077)
- 2010(13892)
- 2009(13134)
- 2008(12611)
- 2007(10764)
- 2006(9991)
- 2005(9175)
- 学科
- 济(84446)
- 经济(84362)
- 管理(38835)
- 业(34067)
- 方法(29454)
- 数学(26935)
- 数学方法(26816)
- 企(26073)
- 企业(26073)
- 中国(22169)
- 地方(17800)
- 农(17378)
- 贸(15592)
- 贸易(15585)
- 财(15443)
- 业经(15299)
- 易(15205)
- 制(15183)
- 学(14633)
- 地方经济(12619)
- 融(12052)
- 金融(12052)
- 体(12003)
- 环境(11710)
- 银(11640)
- 农业(11610)
- 银行(11609)
- 行(11281)
- 发(9873)
- 关系(9301)
- 机构
- 大学(226384)
- 学院(220978)
- 济(111965)
- 经济(110403)
- 研究(88998)
- 管理(80172)
- 理学(69051)
- 理学院(68228)
- 管理学(67400)
- 管理学院(66982)
- 中国(66849)
- 科学(50102)
- 京(48147)
- 财(48022)
- 所(45410)
- 研究所(41429)
- 农(39761)
- 财经(38114)
- 中心(37404)
- 经济学(37346)
- 经(35022)
- 经济学院(33493)
- 业大(32120)
- 北京(31392)
- 农业(31252)
- 院(30996)
- 江(30787)
- 范(28840)
- 师范(28507)
- 财经大学(28424)
- 基金
- 项目(145739)
- 科学(115540)
- 基金(109899)
- 研究(103288)
- 家(98199)
- 国家(97433)
- 科学基金(81718)
- 社会(71790)
- 社会科(68315)
- 社会科学(68300)
- 基金项目(57183)
- 省(52204)
- 自然(50563)
- 自然科(49414)
- 自然科学(49395)
- 自然科学基金(48589)
- 教育(46586)
- 划(45814)
- 资助(44399)
- 编号(37174)
- 部(34267)
- 重点(33578)
- 发(32823)
- 国家社会(32210)
- 成果(30446)
- 创(30231)
- 中国(29978)
- 教育部(29676)
- 创新(28552)
- 人文(27848)
- 期刊
- 济(125339)
- 经济(125339)
- 研究(75867)
- 中国(44431)
- 学报(36862)
- 农(35648)
- 财(34615)
- 科学(33991)
- 管理(30415)
- 大学(28086)
- 学学(26478)
- 农业(23943)
- 经济研究(23250)
- 融(22340)
- 金融(22340)
- 财经(20500)
- 教育(20254)
- 经(17927)
- 问题(16770)
- 业经(16470)
- 技术(16325)
- 贸(15827)
- 世界(15283)
- 国际(14967)
- 业(13808)
- 技术经济(12222)
- 统计(10888)
- 经济问题(10084)
- 商业(9821)
- 策(9593)
共检索到343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任兆成 曹琳
中国的改革开放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均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国外理论界也对此予以密切关注。1996年9月20—2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召开的“中国经济改革的非经济影响”研讨会反映了这一动态。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70多位美中学者。他们大多数是美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中国问题专家,不少人精通中文,曾多次到中国访问,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较透彻的了解。他们在研讨会上从不同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红娟
中国经济改革问题是近年来日本学者关注的焦点,其研究方法、视阈和成果值得借鉴。本文在概括日本中国学研究总体情况基础上,论述日本学者聚焦的三个问题:一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问题,概述在日本学界占主导地位的"依附论";二是地方政府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列举批判论和肯定论的主要观点;三是对中国改革未来的展望,阐述消极和积极两种论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以"四大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改革突破口的进一步认识仔细考察当前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背后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当,如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滞后、要素价格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范子英
自20世纪70年末代以来的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改革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和回顾,区分了改革的两个阶段,发现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在1994年之后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一个自下而上的微观改革不断引发宏观高度波动的阶段转变为宏观的结构改革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并持续超过十年之久。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视角对这种转变进行了解释,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走向激励兼容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依然是结构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激励兼容 分税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保罗·萨缪尔逊 高新军
保罗·萨缪尔逊教授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征得他的同意,在本刊发表“中国经济改革展望”一文。7月29日,我们向萨缪尔逊教授发了传真,请他就有关不急于建立股票和债券交易所等问题加以更具体的阐述。当天,他用传真作了回答:“你们可以把我的补充意见放进文章中。”现在,我们特把回函附于本文之后,供读者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康 谢千里 I·辛格 邵建云
本文目的在于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经验,既有重大成功,又有失败。这些经验可能关系到东欧、前苏联各共和国以及90年代中国的改革者们所面临的选择。根据许多统计方法,中国经济改革方案已经取得显著成功。主要统计指数总结如下: (1)高速增长。1965—1980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6.4%;1980—1988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加速到10.4%。1978到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二是从1984年到1988年,可以说是改革的扩大和发展阶段,重点逐步转到以城市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10%,使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从1989年到1991年,可以说是改革曲折前进的阶段,重点是进行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经验与展望杨启先(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已经走过了14年时间。在此期间,大体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1979~1983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1984~1988年,是改革的扩大和发展阶段。重点逐步转到以城市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10%,使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89~1991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琪 肖立人
中国经济改革五年展望陈东琪,肖立人经济运行是一个不可重复、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性过程。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过程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除了微观层面的随机因素干扰特别显著之外,还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倾向无规则性变化。因此,无论是对发展形势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晓宇
中国一年制造11.8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3亿台彩电,这些都是世界第一,但嵌在其中的高端芯片80%依靠进口。"有机无芯",是"缺芯国"。2012年中国的GDP已占世界GDP的11.6%,同时中国的能源总消耗折合为标准煤是36.2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耗的21.3%。生产的很多,但消耗的更多。看到类似上面的数字,就不难理解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但为什么升级增效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武建奇
一、中国现行经济学需要改革 理论是实践的先导,也是对实践的总结。经济学理论作为威力巨大的“促进剂”,曾对中国的经济改革起过不可估量的推进作用。但经过17年的风雨变迁,不断深化的经济改革又反过来提出了对经济学本身进行改革的要求。中共“十四大”尤其是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大刀阔斧,日新月异,而经济学依然板着一幅“老面孔”。改革初期,经济体制变动所蕴含的新观念与原有理论的不吻合尚未达到“白热化”地步,所以,对原有经济学稍加“发展”这种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国峰 胡晓伟
2014年12月5日—2014年12月7日《南开经济研究》编辑部在南开大学顺利举办"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来自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澳洲国立大学等单位20多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期刊代表也出席了此次会议。《南开经济研究》主编、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李坤望教授主持研讨会开幕式,南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宣林 余淼杰
本世纪 30年代 ,在西方经济学界关于社会主义制度能否存在发生了一场争论。以哈耶克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价格机制与信息传递原因 ,社会主义必定失败 ;以兰格为首的经济学家认为可以通过“试错法”建立市场社会主义制度。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两种理论都有其不足之处。但兰格的分权思想却有其闪光之点 ,这种思想经过布鲁斯的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分权”理论。他们的经济思想对于中国当代的经济改革有许多启迪
关键词:
市场社会主义 分权制 剩余所有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