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30)
- 2023(14338)
- 2022(12068)
- 2021(11388)
- 2020(9183)
- 2019(21418)
- 2018(21111)
- 2017(39670)
- 2016(21656)
- 2015(24691)
- 2014(25116)
- 2013(24652)
- 2012(23195)
- 2011(21361)
- 2010(21694)
- 2009(20325)
- 2008(20274)
- 2007(18380)
- 2006(16428)
- 2005(15237)
- 学科
- 济(109801)
- 经济(109701)
- 管理(58555)
- 业(51297)
- 方法(41333)
- 企(40667)
- 企业(40667)
- 数学(36826)
- 数学方法(36482)
- 中国(30017)
- 农(26241)
- 财(25003)
- 地方(23888)
- 制(21907)
- 业经(21208)
- 学(19916)
- 贸(19849)
- 贸易(19835)
- 易(19236)
- 融(17153)
- 金融(17150)
- 银(17016)
- 银行(16991)
- 农业(16800)
- 行(16363)
- 体(15613)
- 地方经济(14688)
- 环境(14587)
- 和(14214)
- 理论(13763)
- 机构
- 大学(319027)
- 学院(318172)
- 济(146856)
- 经济(143982)
- 研究(117423)
- 管理(115312)
- 理学(96982)
- 理学院(95824)
- 管理学(94435)
- 管理学院(93800)
- 中国(91977)
- 财(69394)
- 京(68094)
- 科学(66525)
- 所(60108)
- 研究所(53660)
- 财经(53503)
- 中心(52494)
- 农(50096)
- 江(49332)
- 经(48579)
- 经济学(47743)
- 北京(44416)
- 经济学院(42763)
- 范(41899)
- 业大(41690)
- 院(41582)
- 师范(41550)
- 财经大学(39353)
- 农业(38874)
- 基金
- 项目(196406)
- 科学(153955)
- 研究(147519)
- 基金(142377)
- 家(123179)
- 国家(122169)
- 科学基金(103266)
- 社会(95169)
- 社会科(90247)
- 社会科学(90218)
- 省(74379)
- 基金项目(73498)
- 教育(67983)
- 划(62881)
- 自然(62592)
- 自然科(61099)
- 自然科学(61080)
- 自然科学基金(60005)
- 编号(59643)
- 资助(59306)
- 成果(50242)
- 部(44929)
- 重点(44592)
- 发(44291)
- 课题(42452)
- 国家社会(40485)
- 创(40151)
- 教育部(38913)
- 性(38539)
- 大学(37926)
- 期刊
- 济(174055)
- 经济(174055)
- 研究(106730)
- 中国(68669)
- 财(55139)
- 农(46126)
- 学报(45602)
- 管理(43783)
- 科学(42552)
- 教育(35697)
- 融(35308)
- 金融(35308)
- 大学(35082)
- 学学(32747)
- 农业(30354)
- 经济研究(29531)
- 技术(28801)
- 财经(28364)
- 业经(25181)
- 经(24668)
- 问题(22670)
- 贸(20509)
- 国际(18148)
- 世界(17667)
- 技术经济(17485)
- 业(16613)
- 统计(16154)
- 理论(15052)
- 商业(14668)
- 经济问题(14309)
共检索到507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窦尔翔 焦健 李昕旸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效的“政府-市场”格局。格局优化伴随着一个包括卡尔多-希克斯、帕累托最优在内的利益调整过程,利益调整应当服从“国民收益最大化”的原则和终极目的。格局优化的路径之一是政府控制对象的嬗变:政府通过“四种”资产的转换,实现行政控制向经济控制的过渡和经济控制从“企业产权层面”向“纯资产产权层面”的转换。这些命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寻找到优化的中国政府资产转换最优路径的约束条件。
关键词:
政府-市场 利益调整 政府资产转换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鹏
文章基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产能过剩、杠杆率飙升、房地产市场风险和资本证券市场波动等方面对新阶段和新形势下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通过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进行分析,提出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对策建议。研究认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在战略决策上,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明确改革攻坚战的主要任务,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突出创新驱动的动力依托;在路径选择上,要坚持定向精准稳投资、多点支撑扩消费,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资本市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德良 李娟 章临婧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新思想,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对于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具有指导作用;按照在资源配置中协同发挥好"两只手"作用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市场经济改革 政府 市场 资源配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夏斌
下一轮全面经济改革的行动框架应该是:以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要素价格"两大核心"改革为突破口,推动以"四大重点"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对改革突破口的进一步认识仔细考察当前各种经济问题与矛盾背后的脉络,我们不难看出,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循环和盘根错节的关系。最根本的原因是制度设计不当,如政府管制、金融改革滞后、要素价格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军 范子英
自20世纪70年末代以来的40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主要归因于改革开放。不过,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将改革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梳理和回顾,区分了改革的两个阶段,发现改革与经济增长的模式在1994年之后发生了显著转变——从一个自下而上的微观改革不断引发宏观高度波动的阶段转变为宏观的结构改革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阶段,并持续超过十年之久。本文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视角对这种转变进行了解释,发现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走向激励兼容的根本因素,这意味着在中国的体制之下,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依然是结构改革的核心。
关键词:
激励兼容 分税制 改革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保罗·萨缪尔逊 高新军
保罗·萨缪尔逊教授是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征得他的同意,在本刊发表“中国经济改革展望”一文。7月29日,我们向萨缪尔逊教授发了传真,请他就有关不急于建立股票和债券交易所等问题加以更具体的阐述。当天,他用传真作了回答:“你们可以把我的补充意见放进文章中。”现在,我们特把回函附于本文之后,供读者参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康 谢千里 I·辛格 邵建云
本文目的在于总结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经验,既有重大成功,又有失败。这些经验可能关系到东欧、前苏联各共和国以及90年代中国的改革者们所面临的选择。根据许多统计方法,中国经济改革方案已经取得显著成功。主要统计指数总结如下: (1)高速增长。1965—1980年,中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增长6.4%;1980—1988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加速到10.4%。1978到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增加了2.5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二是从1984年到1988年,可以说是改革的扩大和发展阶段,重点逐步转到以城市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了10%,使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三是从1989年到1991年,可以说是改革曲折前进的阶段,重点是进行经济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经验与展望杨启先(一)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到现在已经走过了15年。在此期间,大体已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从1979年到1983年,可以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启先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从1979年算起,已经走过了14年时间。在此期间,大体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1979~1983年,是改革的起步阶段。重点是在农村进行,并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使全国农业生产摆脱了长期徘徊的局面,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1984~1988年,是改革的扩大和发展阶段。重点逐步转到以城市为中心,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全面发展,年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超过10%,使国民经济迈上了一个新台阶。1989~1991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东琪 肖立人
中国经济改革五年展望陈东琪,肖立人经济运行是一个不可重复、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性过程。对于中国而言,这一过程的不确定性更为明显,这是因为在改革的大环境下,除了微观层面的随机因素干扰特别显著之外,还有宏观层面的政策倾向无规则性变化。因此,无论是对发展形势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寒亭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宋则撰写的《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体制》(以下简称《市场体制》)一书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丛书1992年11月出版。《市场体制》的问世,对全社会对市场和市场机制的再认识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它告诉我们: (1)市场经济优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但它并非尽善尽美。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