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13)
- 2023(6966)
- 2022(5608)
- 2021(5107)
- 2020(4121)
- 2019(9510)
- 2018(9196)
- 2017(17597)
- 2016(8938)
- 2015(10351)
- 2014(10194)
- 2013(10550)
- 2012(10281)
- 2011(9694)
- 2010(9601)
- 2009(9215)
- 2008(8778)
- 2007(7611)
- 2006(7271)
- 2005(6916)
- 学科
- 济(69736)
- 经济(69692)
- 管理(22703)
- 方法(22452)
- 数学(20641)
- 数学方法(20588)
- 业(19817)
- 中国(17589)
- 地方(16387)
- 企(13439)
- 企业(13439)
- 农(12760)
- 地方经济(12443)
- 贸(11672)
- 贸易(11664)
- 易(11363)
- 业经(10787)
- 学(10521)
- 环境(9710)
- 财(9424)
- 农业(8975)
- 发(8953)
- 制(8700)
- 融(8357)
- 金融(8357)
- 关系(7844)
- 银(7797)
- 银行(7792)
- 行(7636)
- 经济学(7623)
- 机构
- 大学(146300)
- 学院(143576)
- 济(83995)
- 经济(82912)
- 研究(59975)
- 管理(51173)
- 中国(47320)
- 理学(43280)
- 理学院(42785)
- 管理学(42412)
- 管理学院(42133)
- 财(34575)
- 京(31288)
- 科学(30650)
- 所(29900)
- 经济学(29493)
- 财经(27763)
- 研究所(26946)
- 经济学院(26378)
- 经(25525)
- 中心(24871)
- 院(20901)
- 北京(20834)
- 财经大学(20617)
- 江(19497)
- 农(19269)
- 科学院(19108)
- 社会(17638)
- 范(17566)
- 师范(17468)
- 基金
- 项目(88681)
- 科学(71543)
- 基金(68856)
- 研究(65915)
- 家(59755)
- 国家(59387)
- 科学基金(50431)
- 社会(48068)
- 社会科(45876)
- 社会科学(45866)
- 基金项目(34751)
- 省(29531)
- 资助(29045)
- 自然(28607)
- 教育(28267)
- 自然科(27947)
- 自然科学(27940)
- 自然科学基金(27497)
- 划(25454)
- 编号(22953)
- 国家社会(22457)
- 中国(21975)
- 部(21929)
- 发(21375)
- 重点(20185)
- 教育部(19371)
- 济(19283)
- 成果(19144)
- 经济(19129)
- 发展(18605)
共检索到232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郭将
在世界经济尚未复苏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高速、持续的增长是一个重要的命题,而对增长动力的探求则成为该命题的重心所在。增长的实现无非是沿着人力和物质要素两条线索进行的。增长实现的依据在于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而非一味地增加要素投入。但是,对于人力资本,并不是掌握技能越高越好,盲目培育专业性人力资本会造成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基于中国"世界工厂"的身份,我们还是要从实际出发,务实地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一般性人力资本,同时积极通过教育的方式为经济发展提供特长性人力资本,踏踏实实地实现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
关键词:
持续增长 人力资本 教育培训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佟福全
迄今为止,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达8年之久,这一轮经济增长很可能持续到本世纪末,这将是美国经济增长史上最长的时期。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是“新经济”产生乃至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联邦政府卓有成效的宏观经济政策是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成因;政府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公司的跨世纪改革则为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胡祖六 李山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与极限胡祖六李山引言自80年代起,贸易自由、金融开放、国际资本流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给非洲以外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中国更是捷足先登,实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其国内生产总值(GDP)17年来以年均近1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林美顺
研究目标:探究清洁能源消费对污染排放和经济增长的系统性影响,揭示可持续经济增长策略的内涵。研究方法:基于中国19852015年的时序数据,构建联立方程模型,采用3SLS与协整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发现:清洁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将分别减少CO_2和SO_2排放0.129%与0.408%,内生地增加GDP的0.024%和外生地减少GDP的0.089%;不同减排措施的减排成本与收益存在明显差异,需要对其甄别选用;20062015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虽然对CO_2和SO_2减排做出重要贡献,但固定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汤跃跃 张毓雄
全球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潮流。通过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提出了全球化条件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持续增长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井安 王学人
中国经济能够实现高增长,人口红利功不可没。但近年来,人口红利效应已呈现出衰减迹象。这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带来不利影响,值得认真重视。对此,我们提出,应当未雨绸缪,早作应对,从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解决就业难问题、培养高层次带头人才以及加快人才管理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积极把中国的"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为中国经济的长期持续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黎贵才 卢荻
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以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以及以一系列大规模生产工业的膨胀为特征的日益显现的动态规模效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资本深化的工业企业的动态规模效益是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动力。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内生制约因素看,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国内经济增长的关键;从资本深化增长模式的可行性外生环境制约因素看,资源和能源约束最终将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要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不仅有赖于增长模式的转变,还有赖于全社会对消费模式的调节,以及政治文化条件的转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娟
本文首先分析了外部环境对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实现和结束的影响,得出一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外部环境存在着密切关系的结论;进而通过对目前可能威胁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日本经验对中国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经验 外部环境 经济增长 高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明 刘超 高小敏
文章运用协整分析方法,结合整体分析与阶段分析的方式对我国经济动力因素予以了量化考察,并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背景对其推动经济增长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最后,我们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继续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政治体制改革;(2)培育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增长;(3)确定适当的投资率;(4)准确定位商品出口战略,实现出口对经济增长持续高效的推动。
关键词:
中国经济 持续增长 动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富军 李瑞娥
在世纪跨越的关键时刻, 中国经济必须以高质量的增长参与国际竞争和缓解国内就业压力。然而一系列叠生的矛盾又使经济运行步履维艰,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经济辐射、经济增长的序列支点及人力资本投资诸方面进行多维空间选择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叠生矛盾 多维空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谈镇 黄忠平
中国经济增长是否可持续?已成为本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界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本文在讲述中国经济增长真实性基础上,从微观要素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基础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源泉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持续 要素整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魏枫 樊士德
在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典型化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中国经济能够顺利实现赶超的理论证明及实现条件,认为技术进步路径将会大致依次经历如下三个阶段:模仿阶段、由模仿向创新过渡阶段和创新阶段。模型中的转移动态分析表明,当某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时,动力系统的稳态点就会使得技术进步路径收敛到模仿阶段,国家也因此会陷于经济停滞的模仿陷阱状态。政府可以通过扭曲本国生产要素价格和本币贬值,提高企业获利能力,这对于陷于模仿陷阱的国家摆脱经济停滞状态极为有效,亦能够加快赶超国家的增长速度。如果中国由模仿到创新的过渡阶段业已来临,那么对外模仿、吸引外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出现下降,而自主研发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会显著上升。要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地增长,政府就应逐渐减低对经济的扭曲,将生产资源的定价权逐步交还给市场。
关键词:
模仿 创新 技术进步路径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向俊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1978~199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1994~1998年呈现上升趋势,1999~2003年出现缓慢下降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导致人均物质资本上升,但这种人均物质资本和资本-产出比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具有可持续的增长;物质资本积累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但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关键词:
资本-产出 人力资本 物质资本 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峰
该文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包括生产的增长还包括消费的增长。科技创新是生产增长的源泉也是消费增长的动力,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中国与西方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的30年中国处于工业化的起始阶段,是学习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逐步提高工业化水平的时期,该时期是短缺经济时期,不存在消费饱和的问题。改革开放后30年,主要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中国仍然有巨大的国内需求潜力尚待挖掘。中国城市化是未来30年甚至更长时间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促进农民工的市民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收入差距、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必由之路,而县城为主的中小城市是促进农民工市民化的适宜...
关键词:
可持续增长 国内需求 农民工市民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