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4)
2023(8197)
2022(6817)
2021(6326)
2020(5325)
2019(12309)
2018(12082)
2017(22281)
2016(11694)
2015(13696)
2014(13595)
2013(13781)
2012(13484)
2011(12754)
2010(12682)
2009(12164)
2008(11877)
2007(10309)
2006(9543)
2005(9117)
作者
(34440)
(29011)
(28804)
(27681)
(18720)
(13700)
(13121)
(11187)
(10979)
(10323)
(10042)
(9571)
(9497)
(9449)
(9166)
(8923)
(8591)
(8368)
(8297)
(7756)
(7580)
(6882)
(6838)
(6744)
(6532)
(6528)
(6201)
(5894)
(5863)
(5676)
学科
(77827)
经济(77736)
管理(30044)
方法(26290)
(25007)
数学(23481)
数学方法(23348)
中国(20181)
(18891)
企业(18891)
地方(17419)
(15070)
贸易(15062)
(14702)
(13403)
(13027)
(12888)
地方经济(12733)
(12645)
金融(12645)
业经(12526)
(12014)
(10857)
银行(10851)
(10638)
环境(9981)
(9855)
关系(9493)
(8895)
(8870)
机构
大学(190134)
学院(183516)
(100000)
经济(98566)
研究(75130)
管理(65614)
中国(58718)
理学(55323)
理学院(54641)
管理学(54112)
管理学院(53729)
(43381)
(40649)
科学(38497)
(37638)
经济学(34583)
财经(34324)
研究所(33858)
中心(31788)
(31365)
经济学院(30902)
北京(27203)
(26387)
财经大学(25485)
(25404)
(24115)
(23590)
师范(23429)
科学院(22549)
研究中心(21366)
基金
项目(113200)
科学(90348)
基金(86129)
研究(85252)
(74792)
国家(74277)
科学基金(62406)
社会(59867)
社会科(56971)
社会科学(56962)
基金项目(43604)
(37775)
教育(37520)
资助(36451)
自然(35456)
自然科(34613)
自然科学(34605)
自然科学基金(34035)
(33584)
编号(31047)
(27964)
国家社会(27303)
成果(27108)
中国(26470)
(26048)
重点(25999)
教育部(24692)
人文(23120)
(22508)
(22402)
期刊
(115808)
经济(115808)
研究(66829)
中国(37275)
(31004)
管理(25945)
科学(24448)
学报(23840)
(21886)
(21211)
金融(21211)
经济研究(20698)
大学(19124)
财经(19047)
学学(17931)
国际(16948)
(16824)
(16675)
问题(15922)
农业(14975)
世界(14925)
教育(14616)
技术(14004)
业经(13380)
技术经济(10736)
统计(10480)
经济问题(9396)
(8836)
(8709)
改革(8323)
共检索到2984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胡智  刘志雄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经济开放度作为衡量世界各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我国经济开放度进行了测算, 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国际比较。尽管中国的经济开放度在逐步提高,但是经济开放的力度不够因此, 我国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开放的力度。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吕志鹏  王红云  赵彦云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经济开放度的研究日趋重要。本文根据经济开放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构建了相对合理的经济开放度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潜变量模型构建了一种经济开放度测算方法,该方法能有效地处理指标赋权问题和缺失数据问题。最后利用2004-201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发布的《世界竞争力年鉴》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开放度水平,同时对中国的经济开放度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繁华  
经济开放度(Economic Openness),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如何计算和评价中国经济开放度,国内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对中国目前开放度的不同认识,必然影响人们对我国下一轮特别是入世后的政策预期。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有关论点基础上,就如何合理度量当前中国经济开放度,以及中国经济开放度在国际上到底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旭红  陈三攀  
文章基于中国1985-2013年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数据,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重新测算了中国整体经济开放度,在此基础上构建计量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非线性的促进机制:经济开放度的提升既通过吸引FDI增加了可直接利用的资本要素,又通过FDI技术溢出和开放度程度的增加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但加入WTO之后,经济开放度的提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开始下降。经济发展驱动力开始由对外开放向对内深化改革和结构转型转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隆国强  邱薇  
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开放度,是正确制定下一步对外开放战略的基础。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贸易国和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常因此认为中国经济开放度很高。为了全面客观而且简明扼要地考察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本文作者设计了经济开放度指数,并对2006年全球129个国家的开放度指数排序,从中挑选了部分较大经济体进行比较分析,分析得出:中国经济开放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世界上经济开放度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中国在投资领域的开放程度比贸易领域更低。因此,需要进一步大力推进中国的对外开放。这对我们了解国情、把握规律、科学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杨少文  熊启泉  
学术界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提出了多种衡量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但如何将各种内涵不同的、异质的指标综合成一个整体的经济开放度指标始终没有很好解决。本文提出了基于GDP份额测量经济开放度的新方法,该方法较好地将各二级、三级开放度指标综合成一个经济开放度指标。运用该方法采用随机系数模型对中国1994—2011年期间的各年度经济开放度进行测算,实证结果较好地反映了中国经济开放的变动情况。与现有文献其它测算经济开放度的方法比较,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上的GDP份额法更为合理、准确。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建军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开放度有了明显变化,无论从对外贸易、对外融资、对外投资占GDP的比重,还是从国际收支自主性交易项目的借方、贷方余额占GDP的比重衡量,开放度都是在升高的。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吴园一  
中国经济开放度选择及指标体系吴园一自然界的进化和社会的演进都揭示这样一个规律:一个有限“系统”如果与周围环境失去联系,没有物质交流,其能量虽然守衡,但其能量的“质”或“效用”将逐渐劣化,“质”劣化在封闭环境下具有不可逆性,最终系统会趋于沉寂(热力学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柏福  
文章在分析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演变趋势的基础上,重点选取了7个国家1990~2004年的数据,从商品贸易依存度、外贸依存度、总量经济开放度等3个维度进行横向国际比较分析,从而揭示了我国近年来存在"高经济开放度"等问题,并从贸易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高度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智恒  
本文从货物贸易水平、利用外资水平和服务贸易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测度中部六省经济开放度的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部六省经济开放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袁鹰  叶庆芳  
经济自由度是国际研究机构测度世界各经济体经济自由状况的一项指标。本文根据美国传统基金会和《华尔街日报》发布的《2005经济自由度指数》对中国经济自由度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并与世界范围内的有关经济体的经济自由度状况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本文得出了若干具有启示性的结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枫  陈荣  
在比较分析我国各省的对外经济开放度的前提下 ,本文运用基于对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模型 ,分析了经济开放度的省际不均衡性对经济效率跨省差异的具体影响。分析结果显示 ,经济开放度对我国技术效率增长有着极其显著的贡献 ,其中 ,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力度要大大地高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明皓  
在Hau(2000)模型中引入工资交错调整和交易成本假设,以此构建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基础模型,并通过一般均衡分析后发现,经济开放对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价格稳定和产出增长都会产生影响。贸易开放程度和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将增强货币供给对短期汇率调整的影响;而经济开放度的加深,虽然在短期内会削弱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将会对产出调整起积极作用。同时,运用校准法模拟分析后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开放度的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短期消费和产出的能力将会下降,特别是宽松的货币政策将更多地表现在汇率波动上。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其淋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二重经济开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考察了二重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质量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区际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上,出口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区际开放强化了出口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Maria J.Herrerias  Vicente Orts  
从传统的Solow增长模型的视角看,资本积累与政府政策对于经济的长期增长都是无效的。但是从内生增长理论的视角看,资本积累(特别是设备投资)和经济开放程度都是长期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决定因素。长期以来,中国保持高速持续发展的策略主要集中于在市场化进程和贸易开放进程中鼓励投资,以及最近实行的鼓励出口,这一策略允许从更为发达的国家进口研发密集型的机器设备。在这个背景下,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设备投资与出口是否如内生增长理论模型所言对经济增长具有长期的效应,或者相反,如传统的增长模型所言对中国的经济增长没有解释力。除此之外,我们还检验了设备投资、出口和产出在长期和短期的本质联系。在方法上,我们采用了协整VA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