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81)
2023(13815)
2022(11893)
2021(11177)
2020(9194)
2019(21352)
2018(21218)
2017(40977)
2016(21855)
2015(24679)
2014(24684)
2013(24838)
2012(22999)
2011(21078)
2010(20919)
2009(19332)
2008(18577)
2007(16075)
2006(14332)
2005(12975)
作者
(63140)
(52452)
(52084)
(49865)
(33637)
(25071)
(23632)
(20692)
(19960)
(18604)
(18026)
(17704)
(16736)
(16614)
(16263)
(16205)
(15566)
(14985)
(14926)
(14815)
(13088)
(12907)
(12447)
(11945)
(11818)
(11734)
(11469)
(11232)
(10531)
(10168)
学科
(109619)
经济(109515)
管理(60794)
(55943)
(45284)
企业(45284)
方法(44443)
数学(38966)
数学方法(38620)
中国(27694)
(24157)
地方(23261)
(21736)
(21495)
业经(21016)
(18918)
贸易(18907)
(18348)
农业(16512)
(16388)
环境(15484)
(15431)
地方经济(14615)
理论(14467)
(14388)
金融(14387)
(14114)
银行(14077)
(13536)
技术(12739)
机构
大学(322839)
学院(317715)
(142701)
经济(140064)
管理(125543)
研究(114475)
理学(108659)
理学院(107443)
管理学(105873)
管理学院(105301)
中国(85292)
(69340)
科学(67220)
(61544)
(57238)
研究所(52179)
财经(49840)
中心(49455)
(46478)
(45506)
北京(44728)
经济学(44681)
业大(43797)
(43761)
(41668)
师范(41363)
(41044)
经济学院(40053)
财经大学(37082)
农业(36168)
基金
项目(213869)
科学(168917)
基金(157845)
研究(157698)
(136980)
国家(135923)
科学基金(116493)
社会(102149)
社会科(96966)
社会科学(96941)
基金项目(83233)
(79361)
自然(73878)
自然科(72138)
自然科学(72124)
教育(70924)
自然科学基金(70849)
(67525)
资助(65658)
编号(62436)
成果(51319)
(48715)
重点(47479)
(46298)
(43592)
国家社会(42980)
课题(42777)
教育部(42245)
人文(40876)
创新(40789)
期刊
(158525)
经济(158525)
研究(102330)
中国(57407)
管理(47420)
学报(47385)
科学(45434)
(44797)
(42141)
大学(36190)
学学(33919)
教育(31351)
农业(29786)
经济研究(26880)
(26643)
金融(26643)
技术(26600)
财经(25227)
业经(22085)
(21738)
问题(20478)
(17250)
技术经济(17153)
世界(16533)
图书(16239)
(15654)
理论(15519)
国际(15379)
科技(14477)
现代(14363)
共检索到473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潘敏  罗霄  繆海斌  
中国经济平衡增长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本文对中国经济失衡的主要特征、原因、经济平衡增长路径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在经济平衡增长中的作用机制和有效性等四个方面对现有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就该问题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宇  
本文从经常账户、外汇市场和外汇储备等多个方面分析了在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中,各国经济的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问题,说明实现全球经济平衡增长,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包括顺差国适当降低储蓄率,逆差国适当提高储蓄率;顺差国尽量避免汇率低估,逆差国尽量避免汇率高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春雨  王平  安树伟  
经济增长从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增长转型是必然之趋,国内外学者在不同阶段、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文选择从效率视角出发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要素配置效率两个维度分析了生产率增长、要素重置与结构变迁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并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质量提升的路径选择。文中按照文献的发展脉络与逻辑关系对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论,最后评述了当前在这一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军  
本文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引入到索洛增长模型中,建立了包含人口老龄化因素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进而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平衡增长路径的影响效应。由此在理论上证明了,人口老龄化因素对经济增长存在正、负或零等不同的作用效应,而相关的政策选择将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作用效应。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卓珺  
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加强,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日益提高,成为继劳动、资本、技术之后影响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因素。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为实现一国经济平衡增长,应合理确定公共支出规模,明确界定公共支出范围,大力压缩公共消费支出,进一步加大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力度,逐步将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实现预算的综合与完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清  
本文将人口结构变量,即劳动人口(红利人口和漏损人口)及抚养人口纳入索罗增长模型,建立了包含人口结构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并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丽清  
本文将人口结构变量,即劳动人口(红利人口和漏损人口)及抚养人口纳入索罗增长模型,建立了包含人口结构变量的经济平衡增长路径方程,并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应。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潘珊  龚六堂  李尚骜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两个产业三个部门的动态经济增长模型,描述了近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由国有部门向非国有部门的"双重"结构转型过程,以及所导致的部门间的非平衡增长。模型内在解释了产生经济"双重"转型的根源:由于部门之间的替代弹性都是大于1的,技术进步率的差异导致了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之间的转型;要素收入份额的差异导致了农业部门和非农业部门之间的转型。此外,在平衡增长路径上,经济各部门出现了非平衡增长。最后,本文利用中国1978—2011年的数据,校准了模型主要参数,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本文模型与现实数据的拟合度。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冰洋  李钊  马光荣  
中国以分税和转移支付为代表的财税体制是近30年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分税激发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而中央政府将分税用于转移支付又会影响受助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将分税和转移支付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综合效果。理论分析说明,分税的逻辑是寓平衡于激励,转移支付的逻辑是寓激励于平衡,分税与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均同时存在激励效应和收入效应,两种效应的总和决定了总体增长效应。本文基于2000-2016年面板数据,证实了市县政府财政收入分成率与转移支付均等化力度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本文首次考察了分税与转移支付对经济增长的综合作用效果,能够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之谜提供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危勇  
经历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已经由“双缺口”向“双溢出”转变。在“双溢出”格局下,中国经济内外失衡交错。现实表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借助高顺差来平衡国内高储蓄的战略模式已经缺乏可持续性,中国经济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战略来从根本上摆脱现实困境,由非稳态均衡向稳态均衡回归。本文提出了平衡目前中国经济的三种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1997—19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催生了"10+3"等东亚区域合作,东亚合作的深入使东亚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关系日益深化。本文将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东亚各国如何在相互依赖中促进区域经济平衡、稳定和可持续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平  付敏杰  
2012年的中国经济将面临深度再平衡和多重周期叠加共振问题。在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背景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等因素是威胁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因素,增长动力的缺失是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国内因素,而执行严格的紧缩政策,促进财政、国际收支和生产消费的平衡是全球重新步入稳定增长轨道的重要保证。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动力来自内部,只有实现沿着现代服务业发展、绿色更新周期下的传统产业更新改造和消费升级等重大发展取向进行有效的结构性改革,消除影响居民消费、产业层次提升的体制、政策壁垒,建立起市场创新机制,才能实现内生的经济增长。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一、全球经济不平衡造成全球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界对此也是众说纷纭。概括起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强调美国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失衡。这种理论的基础说起来也很简单,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定义,国内储蓄和投资的差就等于经常项目差额,如果一个国家的储蓄低于这个国家的投资,那么这个国家必然有经常项目的逆差和外贸的逆差。所以,要消除经常项目逆差,就必须纠正储蓄和投资的不平衡。就美国的情况来讲,美国必须提高储蓄率,美国的国际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牛立超  
文章运用HP滤波法、生产函数法和菲利普斯曲线法对1980—2009年的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目前的潜在增长率为8%~10%,中值为9%。但是,从未来的更长时期来看,由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人口红利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将会下降,宏观经济调控将更多地注重多维动态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朱波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学者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过实证研究。现有的实证研究,无论在计量方法上,还是在计量指标的选择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选择更好的计量指标、选择更适合的计量模型、利用产业数据来考察金融发展作用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等是实证研究领域可能的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