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13)
2023(15628)
2022(12905)
2021(11740)
2020(9626)
2019(21385)
2018(21256)
2017(39863)
2016(21448)
2015(24443)
2014(24287)
2013(23696)
2012(22090)
2011(20201)
2010(20316)
2009(19632)
2008(19302)
2007(17500)
2006(15850)
2005(14932)
作者
(61434)
(51299)
(51294)
(49002)
(32984)
(24367)
(23065)
(19654)
(19550)
(18274)
(17740)
(17212)
(16534)
(16524)
(16248)
(15926)
(15284)
(15030)
(14740)
(14543)
(13121)
(12398)
(12334)
(11704)
(11656)
(11642)
(11310)
(11208)
(10366)
(9964)
学科
(109270)
经济(109153)
管理(65164)
(56441)
(46487)
企业(46487)
方法(38848)
数学(34049)
数学方法(33734)
中国(30331)
(25233)
(24566)
(23450)
业经(22704)
地方(22270)
(20021)
贸易(20002)
(19484)
(18748)
(17928)
金融(17925)
(17836)
银行(17819)
(17170)
(16910)
农业(15755)
环境(15125)
(14131)
财务(14087)
财务管理(14054)
机构
大学(317559)
学院(316268)
(146741)
经济(144004)
管理(114720)
研究(114241)
理学(96720)
理学院(95655)
管理学(94090)
管理学院(93504)
中国(92492)
(69862)
(67307)
科学(62836)
(57171)
财经(54428)
中心(51487)
研究所(50795)
(49452)
经济学(48355)
(47771)
(46017)
北京(43181)
经济学院(43181)
(40490)
财经大学(40260)
(39830)
师范(39459)
业大(39425)
(37807)
基金
项目(196545)
科学(156216)
研究(146561)
基金(145873)
(125983)
国家(125006)
科学基金(107310)
社会(97992)
社会科(93058)
社会科学(93039)
基金项目(74737)
(72881)
教育(67159)
自然(65169)
自然科(63714)
自然科学(63697)
自然科学基金(62586)
(61471)
资助(60688)
编号(57620)
成果(48547)
(45223)
重点(44550)
(42948)
国家社会(42402)
课题(40769)
(40743)
(40228)
教育部(39793)
(38256)
期刊
(174234)
经济(174234)
研究(105314)
中国(68217)
(54850)
管理(47700)
学报(44776)
(44422)
科学(43307)
(39404)
金融(39404)
大学(35484)
学学(33443)
教育(31878)
经济研究(29703)
农业(29617)
财经(29560)
技术(27195)
(25687)
业经(24834)
问题(22416)
(20990)
国际(19557)
世界(18347)
技术经济(16513)
(16013)
统计(15348)
理论(14637)
现代(14351)
(13805)
共检索到50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俞乔  
四、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间的稳定关系上面在结构分析之上讨论了基础货币的可控性问题。然而,仅仅了解货币当局对基础货币的控制程度是远远不够的。中央银行调节基础货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货币总量管理。因此,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特别是金融结构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基础货币与货币总量之间是否存在连续与稳定的关系,尤其是这两种变量间在绝对值之上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便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的经济改革进展较快,但货币政策还没有进行根本改革,本文对货币政策的改革给出了一个理论框架,特别指出货币总量控制的必要性以及技术方面的可能性。特别要提及,本文对我国1985年6月至1994年12月间数据的实证检验证明,在我国金融制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不同的中央银行货币(基础货币,总储备金,非借入储备金)与货币总量间的短期动态关系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化影响;明确指出金融体制与结构的变化对货币乘数的震荡属于短期与暂时的现象。在制度变化冲击之后,货币乘数可以自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这一实证的结果为间接性货币总量管理提供了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支持。本文认为在中央银行货币可控程度改善、制度变化对中央银行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谢平  俞乔  
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货币总量控制(续)中国人民银行,新加坡国立大学谢平,俞乔2.3改善基础货币控制的基本点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基础货币内生性问题的解决取决于一系列外部条件的获取与满足。例如,中央银行参与制订货币政策决策的深度与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谢平  俞乔  
一、货币政策的转变自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已经成为中央政府推动经济增长与维持宏观稳定不可缺少的主要政策选择。然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中国急剧变化的宏观经济环境。货币政策概念及其运作的根本改造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一)随机性货币政策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在二级银行制度之上对商业银行(本文下称银行)信用直接管理的政策。它的基本点在于,中央银行通过综合信贷计划规定银行的信用规模(贷款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铁军  
文章运用实征分析方法,对我国1953—1991年货币供给周期性波动的特征,货币供给波动与经济增长波动、物阶波动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考察,认为货币供给超常波动、超常增长会直接损害国民经济的产出质量,需要进行控制。为此,文章测算了我国货币供给的常态波动区间领域,并提出了中央银行如何把握货币供给周期性变化、消除其超常波动的对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关山燕  
随着渐进式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行 ,必然会存在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差异 ,这在客观上为货币市场基金的产生提供了“土壤”。本文通过借鉴货币市场基金在美国的发展实践 ,提出了在我国推出货币市场基金的可行性与制约因素。同时 ,从三个方面论述推进货币市场基金的现实意义 :首先 ,可以促进货币市场的发展 ;其次 ,有利于货币政策的有效传导以及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 ;最后 ,可以促进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提高市场效率 ,为迎接入世作准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两省  王晓姝  陈太明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保持快速增长,但经济增长方式过于粗放的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尽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早已提上日程,但是转变进程却非常缓慢,究其原因,在当前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下,转变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是罪魁祸首。为了完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需要通过有效的风险控制系统将风险降至最低。中央政府现行的黑匣子式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存在局限性,应建立基于风险分析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的宏观经济风险控制系统并使二者相互有机协调。本文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计》课题组  
一、货币政策目标的转变多年来,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在双重目标中艰难地进行,即经济增长和稳定货币。有时货币政策还要承担产业结构调整的职能。这是受计划分配体制影响的结果,即把银行信贷当作一种实物资源来部分地进行直接分配,这与市场经济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础配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平川  肖军  
我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的价格调控问题中南财经大学财税系邮编:430064陈平川,肖军一、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价格调控从本质上看,现代市场经济下的价格调控,不过是政府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矫正或补充,是政府干预与价格机制的有机融合。但政府的这种干预,并非替代市场价...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张保国  施晓华  王昕  
通过对大规模图书数字化工作中常见质量问题进行归纳,从制度、硬件和人力等方面讨论制约数字资源质量的主要因素,思索图书数字化质量控制的流程。建议通过重视制度和标准化建设、优化软硬件与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和强化质检模式等措施改善大规模纸质图书数字化产品质量,以期在今后工作中能提高图书资源数字化的水平。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小文  章上峰  
基于开放经济的DSGE模型框架,分析和比较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应的影响,结果发现:数量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提高了其调控产出和通胀的能力;价格型货币政策下,利率市场化没有提高其调控产出波动的能力,但是却较大幅度提高了其调控通胀的能力。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助于提升货币政策的调控能力,从调控作用时间和影响程度来看,价格型货币政策调控效果较好。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秋灵  胡昌铸  
从直接信贷规模管理到间接货币总量控制,是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政策的必然取向。由于货币定义的多层次性,货币管理当局全面控制各层次货币是不现实的。实际操作中,往往重点控制一两种货币层次而兼顾其它。本文主要采用实证分析方法,探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货币总量控制重点层次的选择和控制度的把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申可善  
中国经济市场化过程中人身保险的变革与发展研究申可善保险业的发展从1979年开始恢复国内业务至今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人身保险作为保险业发展中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迎来自身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契机。如何从宏观上把握人身保险的变革与发展的走势,是中国经济市场化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勇  范从来  
文章以1994~2002年为样本区间,通过构造货币供应函数和对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分析,考察货币政策操作本身对货币存量的冲击。研究表明,银行的资产组合行为对货币存量变动起着主导作用。中央银行短期性货币政策操作的变化可能会改变银行的行为参数,其行为变动的方向是在中央银行预期之内;同时,由于银行对货币政策操作的预期可能使之做出过度反应,使其贷款偏好"过松"或"过紧",进而导致实际的货币存量超出预定的目标值。这说明,经济主体的行为参数发生有规则的变化是有效控制货币存量的重要条件,为此,中央银行应该进一步提高政策决策的透明度,以求稳定和引导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