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780)
- 2023(11476)
- 2022(9360)
- 2021(8605)
- 2020(7073)
- 2019(16070)
- 2018(15573)
- 2017(28797)
- 2016(15317)
- 2015(17029)
- 2014(16561)
- 2013(16775)
- 2012(15896)
- 2011(14732)
- 2010(14586)
- 2009(13733)
- 2008(13443)
- 2007(11681)
- 2006(10592)
- 2005(9627)
- 学科
- 济(88784)
- 经济(88700)
- 管理(41021)
- 业(37983)
- 方法(32599)
- 数学(29535)
- 数学方法(29353)
- 企(27887)
- 企业(27887)
- 中国(22400)
- 农(19046)
- 地方(18719)
- 学(17378)
- 贸(17084)
- 贸易(17075)
- 易(16650)
- 财(15846)
- 业经(15423)
- 农业(13361)
- 地方经济(13083)
- 制(12739)
- 环境(12575)
- 融(11817)
- 金融(11816)
- 银(11344)
- 银行(11296)
- 行(10923)
- 关系(10173)
- 发(10102)
- 和(10029)
- 机构
- 大学(240352)
- 学院(235075)
- 济(116509)
- 经济(114900)
- 研究(92749)
- 管理(85234)
- 理学(74027)
- 理学院(73108)
- 管理学(72011)
- 管理学院(71590)
- 中国(69357)
- 科学(54945)
- 京(50494)
- 财(48350)
- 所(47922)
- 农(45013)
- 研究所(44105)
- 财经(39521)
- 中心(39131)
- 经济学(39002)
- 经(36300)
- 业大(36274)
- 农业(35661)
- 经济学院(35136)
- 江(32830)
- 院(32526)
- 北京(32116)
- 财经大学(29545)
- 科学院(29529)
- 范(29286)
- 基金
- 项目(158651)
- 科学(125655)
- 基金(120540)
- 研究(108900)
- 家(108671)
- 国家(107867)
- 科学基金(90369)
- 社会(75708)
- 社会科(72024)
- 社会科学(72007)
- 基金项目(62990)
- 自然(57596)
- 省(57260)
- 自然科(56314)
- 自然科学(56289)
- 自然科学基金(55382)
- 划(50106)
- 资助(48983)
- 教育(48058)
- 编号(38471)
- 部(36734)
- 重点(36676)
- 发(35449)
- 国家社会(34080)
- 创(32616)
- 中国(31741)
- 教育部(31302)
- 成果(30988)
- 创新(30857)
- 科研(30581)
- 期刊
- 济(127462)
- 经济(127462)
- 研究(73912)
- 学报(43249)
- 中国(43130)
- 农(40181)
- 科学(39227)
- 财(34965)
- 大学(31932)
- 管理(31497)
- 学学(30748)
- 农业(27269)
- 经济研究(23507)
- 融(21251)
- 金融(21251)
- 财经(21145)
- 经(18405)
- 问题(17377)
- 贸(16894)
- 业经(16791)
- 技术(16487)
- 国际(15865)
- 世界(15305)
- 业(15212)
- 教育(14909)
- 技术经济(13209)
- 统计(11921)
- 版(11391)
- 业大(10540)
- 商业(10426)
共检索到3539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路强 刘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家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经济在贸易、投资、金融等各个领域的开放都对经济增长具有刺激作用。本文围绕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问题展开,构建经济对外开放程度指标体系,通过分析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得出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意义,并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晓亮
当前国内外关于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本文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运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及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中国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贸易对长期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但对短期经济波动则没有显著影响;尽管在初期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外商直接投资,但是从长期来看,外商直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对外贸易;总的来看,对外开放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因此,对中国政府来说,利用对外开放来维持其经济增长是必要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笋雨
直到现在 ,理论模型还无法把对外开放与更快的均衡增长联系起来 ,而且 ,实证文献有严重的数据方面的问题。因此 ,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问题上争论不休。但是 ,最近的内生增长理论已经提供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 ,指出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对中国进行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以 1 0 0 0×外国直接投资 /国内生产总值来衡量的对外开放的扩大挤出中国企业投资 ,但对 2年后中国经济增长 (实际GDP的增长 )起积极作用。由此 ,可以认为外国直接投资比中国企业投资更有效率。而且对外开放度指数和GDP指数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是 ,以 1 0 0 0× (出口 +进口 ) ...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阳
如何看待中国经济的对外开放程度●刘阳研究对外开放度指标的目的在于:①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纵向比较,以观察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进程;②与外国相同指标比较,以观察我国经济与外国经济在对外联系方面的程度差异。外贸依存度指标是衡量一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英 刘思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郭宝华 覃成林
对外开放与河南经济增长有显著的相关性。由于河南的对外开放度还不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限,河南经济发展还不具备外向型经济的特点。河南外商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在18个地(市)分布格局都是集中于局部地区,集中程度先增大后减小。这种格局对各地市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存在差异。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区域格局 经济增长 河南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强
文章利用2005-2017年的省级数据,对我国全面对外开放与经济增长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从全国总体样本上来看我国全面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能够显著的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是在改善全国层面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方面作用不明显;从地区分样本来看,东部地区或者发达地区全面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强,但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明显,而在中西部或者欠发达地区全面对外开放对缩小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加明显,但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反而较弱。
关键词:
对外开放 分配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黎文勇 杨上广
本文基于中国282个城市面板数据,对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城市功能分工能否提升经济增长质量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城市功能分工对本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有促进作用,对邻近地区却起抑制作用。在功能分工的调节作用下,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主要来自对外贸易的推动,FDI增加反而起抑制作用。分组回归显示,对外开放、功能分工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和城市规模差异。但无论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组还是中心与边缘城市组的估计结果,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扩大对外贸易、优化FDI以及深化城市功能分工有助于提升本地区或邻近地区经济增长质量。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应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外资结构和构建城市功能分工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立科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必然现象。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方法的运用使我们可以就空间外溢对区域经济增长以及地理分布进行有效的分析。本文在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经济增长β收敛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模型框架,采用1978-2005年的截面数据,分析了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对β收敛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不存在显著的绝对收敛。考虑空间外部性和对外开放因素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现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其潜在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本文在对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制度变迁进行定量测度的基础上,通过考虑各省市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深化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尝试将制度因素引入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使用面板数据(Panel Data)固定效应估计方法和动态 Panel Data 估计方法,本文对各省市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了经验研究,研究发现包括人力资本和制度差异的扩展索罗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在控制了地区间制度差异后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经济增长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变迁 条件收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心丹 路林 傅浩
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经济的总量规模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已经初步体现出开放经济的特征。目前,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到底处于何种水平。本文采用横向和纵向比较的方法系统地研究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力求对我国当前的对外开放水平作一个清晰的评价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薛荣久
出于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需要,中国在1986年7月正式提出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的申请。“复关”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客观要求,中国需要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世界多边贸易体制也需要中国。中国“复关”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不但对健全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有利,也是自身改革、开放和发展的需要。因此,中国在有原则的基础上,争取早日“复关”并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方,以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改革与开放。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焕明
本文研究了地区差异条件下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得出了两个主要结论:一是从单因素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于中西部地区:二是从多因素关联的角度看,东部地区对外开放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小于中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的影响,而对外借款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明显。其它因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边际产出有一定的差异,突出表现在西部地区劳动力投入的贡献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通过对解释变量的简单相关分析与偏相关分析,本文对模型的系数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提出西部地区更应创造条件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
关键词:
对外开放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相关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冉
对外开放度是测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基于1992—2012年的统计数据,在对中国中部地区对外开放度进行度量的基础上,采用VAR模型和协整理论工具对中部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与GDP增长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对外开放度的提高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但该地区GDP的增长没有显著地提升对外开放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王军
随着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化浪潮的影响和中国加入WTO,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已不可避免。资本市场作为配置中长期资本资源的场所,在一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居于核心地位。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然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经济增长。因此,研究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及其对国内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然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稳健、渐进地推进我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发挥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尽可能地减少其负面影响,使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与经济增长步入一个良性循环的互促发展的良好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