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77)
- 2023(8558)
- 2022(7130)
- 2021(6760)
- 2020(5653)
- 2019(12820)
- 2018(12644)
- 2017(23776)
- 2016(12922)
- 2015(15129)
- 2014(15170)
- 2013(15202)
- 2012(14993)
- 2011(13699)
- 2010(14070)
- 2009(13490)
- 2008(13736)
- 2007(12457)
- 2006(11575)
- 2005(10973)
- 学科
- 济(79602)
- 经济(79530)
- 管理(38816)
- 业(33198)
- 企(26885)
- 企业(26885)
- 方法(26589)
- 数学(23487)
- 数学方法(23181)
- 中国(21325)
- 地方(17506)
- 财(17068)
- 农(15478)
- 制(14383)
- 学(14221)
- 贸(13917)
- 贸易(13907)
- 业经(13543)
- 易(13533)
- 地方经济(12669)
- 银(11903)
- 银行(11896)
- 行(11410)
- 融(11376)
- 金融(11376)
- 体(10530)
- 环境(10322)
- 务(10158)
- 财务(10130)
- 财务管理(10100)
- 机构
- 大学(203779)
- 学院(200183)
- 济(99713)
- 经济(97915)
- 研究(77824)
- 管理(69709)
- 中国(63579)
- 理学(57917)
- 理学院(57210)
- 管理学(56266)
- 管理学院(55902)
- 财(46284)
- 京(44829)
- 科学(42606)
- 所(40144)
- 财经(35899)
- 研究所(35541)
- 中心(34448)
- 经济学(33469)
- 经(32550)
- 江(30199)
- 北京(29928)
- 经济学院(29778)
- 农(28771)
- 院(27066)
- 财经大学(26374)
- 范(26168)
- 师范(25971)
- 州(23961)
- 业大(23745)
- 基金
- 项目(117546)
- 科学(92994)
- 基金(88050)
- 研究(87033)
- 家(76287)
- 国家(75716)
- 科学基金(63929)
- 社会(59160)
- 社会科(56102)
- 社会科学(56089)
- 基金项目(44499)
- 省(41330)
- 教育(39095)
- 资助(38240)
- 自然(38141)
- 自然科(37273)
- 自然科学(37264)
- 自然科学基金(36601)
- 划(35433)
- 编号(32473)
- 成果(28850)
- 部(28068)
- 重点(26850)
- 发(26210)
- 国家社会(26012)
- 中国(25841)
- 教育部(24572)
- 课题(23530)
- 性(23188)
- 人文(23012)
- 期刊
- 济(122261)
- 经济(122261)
- 研究(71445)
- 中国(42957)
- 财(37053)
- 管理(29631)
- 学报(28679)
- 科学(27591)
- 农(27495)
- 融(23794)
- 金融(23794)
- 大学(22672)
- 学学(21304)
- 经济研究(20736)
- 财经(20254)
- 农业(18566)
- 教育(18424)
- 经(17763)
- 技术(16780)
- 问题(16381)
- 贸(15665)
- 业经(14988)
- 国际(14377)
- 世界(14052)
- 技术经济(11799)
- 统计(11243)
- 业(10100)
- 经济问题(9945)
- 策(9130)
- 经济管理(9078)
共检索到333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建新
随着改革的深化,中国经济中呈现出的深层次结构矛盾所引起的一些现象,在其他国家极少或未曾出现,既往的经济理论已难以解释。面对这种情况,不做任何创新沿用现有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文章对宏观调控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以及造成中国宏观调控效果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在理论上对凯恩斯需求管理理论的假设条件进行修正,通过短期供给不足和长期要素匮乏论指出需求管理通常不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并提出一些避免经济陷入滞胀的办法。
关键词:
宏观调控 供给不足论 要素匮乏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新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楼继伟
中国经济已经部分的市场化了,在当前,已有90%的消费品、约70%的原材料价格已解除了管制,应当说,价格改革的高潮已经过去,完全有可能在两三年内,解除绝大多数价格管制。但解除价格管制并不等于价格决定于市场,自由进入障碍及商品市场以外的市场扭曲仍会反映到商品价格中去,使市场价格除反映基本经济因素之外,还反映行政干预和其他政策信号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朱砚
改革10年来,与以往相比,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经济立法工作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从总体上看,经济立法工作离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相当距离。这不仅表现在立法数景还不多,质量还有待提高,而且更直接表现在:社会经济关系的许多方面,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变化或新形成的主要的宏观经济关系还缺乏法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封希德 慕刘伟
当前社会救济亟待解决的问题□封希德□慕刘伟[关键词:社会救济功能转轨时期][封希德,西南财经大学副校长、副教授;慕刘伟,西南财经大学,讲师。成都,610074]随着经济体制转轨进程的深化和各项改革措施的相继出台,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逐渐显性...
关键词:
社会救济,功能,转轨时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华昌
本文结合分析外汇管理立法上存在的问题,从加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法,》立法确立外汇储备的经营管理原则,清理整合现有外汇管理规章和规范性法律文件,处理好外汇管理改革与上位法局限性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展望未来外汇管理立法。
关键词:
外汇管理 立法展望 良性违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欢子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何使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协调与发展,如何使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在经济技术合作目标下共同受益,如何协调APEC原则与区域内次区域组织的关系。作为承办本届会议的东道国,任务艰巨,意义深远,我们应对上述问题有所作为,有所突破,重新燃起世人对APEC组织的信心。
关键词:
APEC 难点与问题 本届会议展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京文
从1979年开始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到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国民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已初步发挥基础作用。与此同时,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也逐渐形成与完善,对中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郝中华
确保经济增长8%是我国今年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也是我国实现近期和中期发展目标所必需的。要实现8%的经济增长率,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宏观调控的操作要科学、灵活和适度,把近期和中长期的发展措施结合起来,切实保证实现经济发展的调控目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1年,世界经济呈现新兴经济体复苏较快、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但发达经济体复苏乏力、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分化走势,国内经济出现经济增速同比下降但物价涨幅同比上升的复杂局面。我国抓住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将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推动经济增长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宏观调控取得积极成效,物价上涨势头初步得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范剑平
2012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延续减速态势,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措施逐步见效,经济呈缓中趋稳态势,积极因素增多,全年可以实现预期增长目标。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7%,CPI同比上涨2.7%。展望2013年,全球主要经济体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宽松,世界经济将继续温和复苏,但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内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的政策组合将进一步显效,落实"十八大"精神将为经济发展和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十二五"重点建设项目加快推进,有助于推动我国经济增长企稳回升。预计全年GDP增长8%左右,CPI上涨3%左右。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钟晓敏 叶宁 金戈
经济的波动性要求政府对经济实行宏观调控。当中央政府实行扩张性的宏观调控政策时,地方政府会积极配合;但当中央政府实行紧缩性政策时,地方政府就不愿配合,甚至消极对待,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本文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模型,分析地方政府的行为选择,并从规范的角度探讨在市场化改革中,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职能定位。
关键词:
宏观调控 地方政府 博弈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斌 吴振宇
从后发国家追赶进程的长周期视角看,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实质是追赶进程进入新阶段。客观、准确地认识"新常态",需把握好增量和总量变化的关系、潜在增速和实际增速的关系、历史规律和现实创新的关系。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速已落入中高速的范围,结构也正发生积极变化,但经济运行仍处于向新阶段转换的时期。确保向"新常态"顺利过渡是现阶段宏观调控的重点任务。"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风险和挑战,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在此情境下,宏观调控的整体思路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出调整:增长目标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通过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培育增长动力;切实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可持续增长创造条件。
关键词:
新常态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 全面深化改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伟
无论是从人均GDP水平还是从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的就业比重来看,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都处于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当前最为严重的宏观问题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失业率持续攀升,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经济不活跃。产生这一系列问题的原因既有国际经济衰退的影响,也有国内长期内需不足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在总量政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结合方式、汇率政策、强调需求还是强调供给等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整。关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近期主要是反衰退;中期是防滞涨;长期要解决的问题则是发展方式的转变,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问题。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调控 科学发展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