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6)
2023(7491)
2022(6166)
2021(5832)
2020(4672)
2019(10774)
2018(10449)
2017(18663)
2016(9681)
2015(11283)
2014(11141)
2013(11381)
2012(11191)
2011(10661)
2010(10467)
2009(10027)
2008(9710)
2007(8218)
2006(7655)
2005(7262)
作者
(28544)
(24098)
(23859)
(23098)
(15528)
(11359)
(10783)
(9348)
(9300)
(8582)
(8301)
(7953)
(7894)
(7806)
(7709)
(7472)
(7102)
(6913)
(6827)
(6414)
(6295)
(5741)
(5667)
(5591)
(5528)
(5417)
(5140)
(4839)
(4787)
(4718)
学科
(69628)
经济(69584)
管理(24510)
方法(23215)
数学(21172)
数学方法(21094)
(20321)
中国(18912)
地方(15986)
(14984)
企业(14984)
(13377)
地方经济(12161)
(12032)
贸易(12024)
(11688)
(11411)
业经(10645)
(9181)
(9149)
金融(9149)
环境(9030)
(8979)
(8302)
银行(8294)
(8175)
(8169)
关系(8050)
(7836)
农业(7588)
机构
大学(157067)
学院(151695)
(84477)
经济(83389)
研究(64549)
管理(54263)
中国(50347)
理学(45974)
理学院(45377)
管理学(44837)
管理学院(44525)
(34963)
(33806)
科学(33773)
(32442)
研究所(29275)
经济学(29207)
财经(27939)
中心(27139)
经济学院(26087)
(25708)
北京(22614)
(22447)
财经大学(20839)
(20469)
(20457)
师范(20335)
(20237)
科学院(19990)
社会(18285)
基金
项目(94849)
科学(76395)
基金(73363)
研究(70271)
(63943)
国家(63516)
科学基金(53735)
社会(50185)
社会科(47762)
社会科学(47755)
基金项目(37053)
(31300)
自然(31260)
教育(31108)
资助(30796)
自然科(30532)
自然科学(30524)
自然科学基金(30045)
(27818)
编号(24768)
(23455)
国家社会(23136)
中国(22963)
(21968)
重点(21872)
成果(20972)
教育部(20749)
人文(19366)
(19232)
经济(19067)
期刊
(97924)
经济(97924)
研究(56021)
中国(31378)
(25095)
管理(22720)
科学(21479)
学报(20977)
(18208)
经济研究(18018)
大学(16380)
财经(15666)
(15639)
金融(15639)
学学(15146)
(13795)
(13400)
农业(12896)
问题(12896)
世界(12836)
国际(12775)
技术(12283)
教育(12216)
业经(10848)
技术经济(9553)
统计(9182)
(8004)
经济问题(7897)
(7375)
经济管理(7041)
共检索到2504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史晋川  叶建亮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经济学始终围绕国家现代化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改革与完善等重大议题进行研究,经历了传统苏联政治经济学范式的确立及向现代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过程。经济学在研究内容、研究范畴和研究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已经初步建立了与国际经济学术接轨的经济学学科体系。当前,中国经济学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借鉴吸收现代经济学的有益知识体系和分析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在全球经济理论体系中丰富和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话语权,朝着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方向迈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戚聿东  
本文内容是根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等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7日第四单元主题论坛"中国经济学70年回顾与展望"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陈宗胜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戚聿东教授分别主持了两个时段的讨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高尚全  张卓元  马建堂  蔡昉  林毅夫  黄群慧  田国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理论,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多位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厉以宁  辜胜阻  高培勇  刘世锦  刘伟  洪银兴  樊纲  洪永淼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0华诞,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从封闭落后迈向开放进步,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为了系统地总结和提炼中国70年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把实践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经济学说,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本刊特邀部分著名经济学家撰写了这一组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从1949—1978年的近30年中,中国经济学主要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广泛深入研究,并运用其原理来分析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学教育呈现出由政治经济学教育一枝独秀到多元发展的轨迹,西方经济理论的地位逐步提升,中国经济学教育内容逐步多元化,形成了经济学的学科繁荣和各种教学流派的争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完善市场经济、解决突出矛盾。围绕这些问题经济学教育需要处理好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强调本土化。处理好西方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强调融合。处理好定性与定量的关系,强调定量分析。处理好专业化与综合化的关系,强调综合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林毅夫  胡书东  
本文考察了100年来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对其中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我们认为,经济学的进步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100年来,经济学在中国的曲折发展,从根本上是由这一时期我国社会整体发展的历程所决定的。建立严谨的逻辑体系和扎实的实证研究,是我国经济学研究对经济发展做贡献并同时对经济理论发展做贡献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理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疑需要对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建设的成果与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舒展  罗小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经历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阶段。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集体经济经营管理模式和市场经济时期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模式,都是特定条件下的历史选择,客观评价其历史成就和不足,为推动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借鉴。21世纪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客观要求农业经营管理模式从分散经营为主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向更加强调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转变。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三权分置"引导承包地优先以整村流向村股份合作经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集体经济规模效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淑芳  杨虎涛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通过70年的发展,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惊人的增长奇迹,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国内生产总值1952—2018年增长174倍,成为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二大经济体。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近14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形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1))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日益增强。
关键词: 系统回顾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育红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教育经济学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将之划分为萌芽期、初创期与发展期三个阶段,每一阶段都分析了该阶段教育经济学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方面的进展,归纳了每一阶段教育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分析了当前教育经济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关于教育经济学进一步发展的思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满强  陈平  
回顾技术经济学的发展轨迹,展望未来发展的特点和任务,对进一步推动技术经济学的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数学者从学科发展状态的角度,把技术经济学分为初创期、破坏期或停滞期、快速发展期或繁荣期,缓慢发展期等等。本文认为,应从学科面临的经济发展阶段、体制环境、主要任务/课题、主要特点等角度综合考虑学科的分期问题。据此,本文将中国技术经济学发展进程划分为酝酿与创立、恢复与发展、走向市场经济的技术经济学和面对全面开放的技术经济学四个阶段。中国的发展正步入新的历史时期。不论主观意愿如何,中国在以一个大国的姿态,全面融入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宪法  
2005年中国经济在房地产、汽车消费需求的拉动,固定资产更新的影响下,保持了本次经济周期呈现的平稳、高增长、低膨胀特点。预计2006年,中国经济在保持增长趋势的前提下,将受到贸易顺差、产能过剩、农民增收难度加大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将会从9%以上的高位上滑落下来,价格总水平也将降低。初步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8.5%,价格总水平上涨0%~1%。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本文对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回顾,对产能过剩、贸易顺差、收入差距、生产安全、投资与消费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对2006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对政府可能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齐建国  张涛  
2010年我国经济运行呈现"高速平稳、前松后紧"的局面。201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位平稳较快增长态势,预计GDP增长速度将会保持在10%左右。"稳中求进,难中求解"将成为2011年中国经济运行的主基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