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42)
2023(13117)
2022(10995)
2021(10109)
2020(8188)
2019(18080)
2018(17745)
2017(32683)
2016(17260)
2015(19402)
2014(19034)
2013(18746)
2012(17882)
2011(16801)
2010(16866)
2009(15737)
2008(15305)
2007(13268)
2006(12271)
2005(11525)
作者
(50461)
(41928)
(41747)
(39862)
(26956)
(20065)
(18854)
(16246)
(16127)
(14833)
(14570)
(13909)
(13645)
(13458)
(13214)
(13066)
(12460)
(12184)
(12005)
(11723)
(10913)
(10314)
(10040)
(9792)
(9544)
(9429)
(9216)
(9003)
(8502)
(8371)
学科
(95697)
经济(95621)
管理(42334)
(38167)
中国(29701)
方法(29319)
(27689)
企业(27689)
地方(27002)
数学(25749)
数学方法(25591)
(22535)
业经(19026)
(18855)
(17670)
贸易(17655)
(17070)
地方经济(16672)
农业(15421)
(14922)
金融(14920)
环境(14687)
(14671)
(14490)
(14465)
银行(14450)
(14419)
(14212)
(11841)
产业(10794)
机构
学院(253685)
大学(252927)
(119612)
经济(117479)
研究(100973)
管理(88957)
中国(77334)
理学(74631)
理学院(73643)
管理学(72582)
管理学院(72079)
科学(58303)
(55307)
(51842)
(51259)
研究所(46786)
中心(43599)
财经(40129)
(39739)
经济学(39055)
(38294)
(36553)
(36502)
师范(36232)
(35998)
北京(35988)
经济学院(34853)
业大(32191)
科学院(31225)
农业(30862)
基金
项目(161733)
科学(128198)
研究(121808)
基金(117461)
(102432)
国家(101634)
科学基金(85783)
社会(80843)
社会科(76807)
社会科学(76796)
(61681)
基金项目(60096)
教育(54605)
(52287)
自然(50744)
自然科(49530)
自然科学(49516)
自然科学基金(48624)
资助(48069)
编号(47856)
(41957)
成果(39676)
重点(37567)
(36358)
国家社会(34920)
课题(34770)
发展(34718)
(34200)
(33515)
中国(32228)
期刊
(145006)
经济(145006)
研究(86029)
中国(56632)
(38431)
学报(36741)
(36544)
科学(36087)
管理(35523)
教育(29333)
大学(27620)
(27403)
金融(27403)
农业(27013)
学学(25741)
经济研究(25334)
业经(22229)
技术(21995)
财经(20912)
问题(18596)
(18357)
(17069)
世界(16002)
国际(15757)
(14764)
技术经济(13595)
统计(12140)
资源(12082)
图书(11982)
商业(11937)
共检索到409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安同良   魏婕  
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革命深刻改变了人类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同时正在引发以复杂经济学为主导的新一轮经济学范式的崛起。近年来中国新经济蓬勃发展,正引领着全球科技变革与产业发展,更呼唤着与之相适应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重构。在研究新中国经济学研究范式演变的基础上,本文借鉴科学哲学家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硬核,运用复杂经济学框架及吸收各类经济学说的有用成分,试图构建具有“硬核—保护带—启发性思路”完整架构、面向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国经济学。本文认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内嵌于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与理论变迁的动态演化过程,是以信息网络空间与复杂经济视域等视角为底层逻辑、以人民为中心的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与繁荣为本质的经济学范式。本文为“中国经济学走向何处”及构建中国自主的经济学知识体系探索了可能的路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炼成  丁文锋  
本文从对“中国经济学”的界定入手,提出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那就是创建中国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核心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卫兴华  
中国经济学该向何处去——关于中国经济学发展的几个问题的思考卫兴华政治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特别是政治经济学教材,确实需要进行较大的改革,需要提高其研究的相对独立性、稳定性和科学性。在目前改革开放大潮澎湃涌进、人们的思想不断解放、各种经济学思潮与流派纷至...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忠民  张平  
本文内容是根据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王忠民等6位专家学者在经济所建所90周年国际研讨会2019年5月18日第三单元"圆桌论坛:中国经济学:源流与发展"上的发言编辑整理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平研究员主持了本场论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承明  
本 文提出改造和 发展中国经济学 的任务。原有的 中国经济学有照 搬现成理论和 脱离中国实际的 缺陷,因此需要 改造。为了指导 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中国经济 学更需要发展。这 里要做到:哲学与经济学;马 克思主义与邓小 平理论;坚持马 克思主义经 济学与 借鉴 西方经 济学;理 论分 析与实 践检验 ;体系完整与科学 论证;量变积累 与质变飞跃等六 个方面的结合 。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经济理论的重要性决定于被解释现象的重要性 ,我国在 2 1世纪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 ,给中国经济学家作出世界性的贡献提供了近水楼台先得月之可能。然而要化可能为现实 ,我国的经济学家除了在研究对象的本土化外 ,还必须在方法的规范化上作出自觉的努力。本文着重阐述了作者对理论的证伪、理论假设和限制条件的选定、实证检验等方面规范化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伏瞻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了在新时代尝试较全面地反映、总结与推广中国经济学者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研究方面的原创性学术成就,推动中国经济学三大体系构建,中国社会科学院拟推出工具类图书《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学科手册,是一项十分基础性的学术性工作,有利于深刻了解本学科领域的重要学术成果、理论流派、经典文献、前沿课题和发展方向,是一门学科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国经济学手册》将围绕新中国7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中国经济学发展主线,系统研究梳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标志性和标识性的经济学理论成果,总结展示中国经济学取得的进展,形成可供经济学者学习研究参考的大型案头工具书,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本手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学部主席团主席谢伏瞻任主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负责编撰组织工作,由《经济研究》编辑部作为工作组具体负责相关日常事务。手册采用分领域条目列举与解释方式反映中国经济学者的著名学术成就。条目拟包括三类:一是学者们提出的经济理论和概念;二是党和国家重要政策法规文件中提出的经济方针、政策、概念及理论等;三是现实中的重要经济现象和问题。全部词条都将突出中国独特的经济概念、理论、问题和政策等。为了加强对中国经济学原创成就的推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与《中国经济学手册》编撰工作同步,自2022年第1期起,《经济研究》将以"《中国经济学手册》专题"方式连续推出《中国经济学手册》中的代表性条目,以飨读者。本专题的开篇文章是谢伏瞻院长撰写的《中国经济学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学人的使命》,该文亦为《中国经济学手册·导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孙懿  
改革开放30年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中国奇迹",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格局的变化,经济学研究重心正面临转移,经济学理论将有新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改革与崛起的客观现实对主流经济学理论的解释力产生了强烈冲击,更具解释力的"中国经济学"将不仅是研究特定地区、特定时代或融合了特定文化的经济学,而且是顺应经济学趋势,推动经济学更具创新性的理论力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晓雷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从经济学的性质和起源上看,涵盖工程学和伦理学两方面内容的政治经济学是其恰当名称;但是,自新古典经济学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稀缺性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政治经济学"一词就被"经济学"取代了。不过,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传统的抽象思维越来越不适应新的要求,从而导致了经济学向政治经济学回归,重新关注公共领域的问题,重新关注人的行为以及社会制度。特别是,当前国内社会经济问题的症结在公共领域,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和行为机理与西方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中国经济学的范式更需要借鉴古典政治经济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