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24)
2023(10804)
2022(8776)
2021(8073)
2020(6613)
2019(14888)
2018(14307)
2017(26653)
2016(14253)
2015(15875)
2014(15376)
2013(15541)
2012(14776)
2011(13861)
2010(13692)
2009(12839)
2008(12501)
2007(10902)
2006(9907)
2005(8932)
作者
(44898)
(37782)
(37775)
(35689)
(24217)
(17977)
(16675)
(14738)
(14477)
(13502)
(13086)
(12352)
(12349)
(11987)
(11971)
(11530)
(11219)
(10877)
(10769)
(10718)
(9496)
(9421)
(9048)
(8685)
(8609)
(8498)
(8154)
(7730)
(7580)
(7497)
学科
(84456)
经济(84378)
管理(38398)
(34535)
方法(30947)
数学(28025)
数学方法(27857)
(25854)
企业(25854)
中国(21149)
地方(17601)
(17298)
(16655)
(15755)
贸易(15748)
(15345)
业经(14697)
(14243)
地方经济(12604)
环境(12218)
(11978)
农业(11856)
(11103)
金融(11102)
(10656)
银行(10613)
(10286)
(9608)
(9534)
(9397)
机构
大学(226008)
学院(221269)
(109575)
经济(108078)
研究(87307)
管理(80224)
理学(69911)
理学院(69037)
管理学(67990)
管理学院(67601)
中国(65093)
科学(52153)
(47529)
(45247)
(44842)
(42692)
研究所(41770)
财经(36954)
经济学(36783)
中心(36688)
业大(34552)
农业(33939)
(33932)
经济学院(33092)
(30473)
(30413)
北京(30210)
科学院(28074)
财经大学(27661)
(27622)
基金
项目(149904)
科学(118766)
基金(114085)
(102994)
国家(102242)
研究(102120)
科学基金(85608)
社会(71344)
社会科(67871)
社会科学(67854)
基金项目(59724)
自然(54771)
(54034)
自然科(53559)
自然科学(53534)
自然科学基金(52661)
(47414)
资助(46376)
教育(45036)
编号(35676)
(34707)
重点(34644)
(33448)
国家社会(32102)
(30867)
中国(30144)
教育部(29540)
创新(29210)
科研(28953)
成果(28424)
期刊
(120000)
经济(120000)
研究(68839)
学报(41186)
中国(39447)
(38132)
科学(37592)
(31782)
大学(30373)
管理(29496)
学学(29284)
农业(25950)
经济研究(22164)
财经(19885)
(19486)
金融(19486)
(17327)
问题(16270)
业经(15799)
技术(15436)
(15303)
世界(14549)
(14528)
国际(14136)
教育(13054)
技术经济(12589)
统计(11258)
(10860)
业大(10143)
资源(10053)
共检索到3291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大权  
中国经济学社于1923年创立,到1953年结束。它是在马寅初、刘大钧主持下,以留美归国经济学者为主,集合全国政、学、商各界上层分子组成的经济学术团体。学社发展经历了四个时期。作为民国时期经济学界的英美派,学社的学术和思想居于当时社会的主流地位,产生了广泛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雅南  邵宜航  
随着城市重要性的不断提升,对城市兴衰影响因素的讨论也日益升温。实际上,一部城市发展史是一部城市职能逐步演进分化的过程,其中,经济功能不断提升壮大,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如今经济繁荣已成为现代城市地位的重要标志。因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城市发展的动力机制对于重新理解和阐释城市的兴衰与演变过程尤为必要。与传统的史学和社会学视角不同,本文结合目前现代经济学的相关研究和城市发展的基本史实,将城市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高度概括为分别对应于时间、空间和精神三个维度的结构转变、集聚效应和城市文化,城市的兴盛和发展正是这三个因素综合作用和高度统一的结果。本文也据此简要讨论了中国城市的主要发展策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一、把握中国经济走势应注意的三个问题1.不能就国内论国内1997年,是中国经济增长率的波动自1993年下半年进入回落阶段以来的第五年。该年,GDP增长8.8%,其中,净出口增长即国外需求增长的贡献大约占到2点几个百分点。外需增长的贡献如此之高,是改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建波  张博  周建涛  
兴起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寺院经济持续繁盛了四百多年,至唐中叶后迅速衰落。本文建立规范的经济学模型,分析这一时期寺院经济兴衰的过程及其背后机理。我们认为,导致寺院经济兴衰的最根本力量在于生产技术的进步所导致的生产方式的变化,亦即庄园经济的存与废。皇权既利用寺院又想限制寺院,只有当生产技术发生了飞跃式进步,瓦解了寺院赖以生存的庄园经济基础时,皇权方有力量将寺院规模打压到能容忍的水平,而寺院经济也随之衰退。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谢瑶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圣民  
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契约理论和井田制时期有关历史史实、资料分析解释井田制度兴衰的整个过程,这种分析方法是基本可行的。但诺斯的部分观点,即人口压力和通货膨胀因素促使契约向自由化方向转变,在解释中国井田制衰落时是不成功的。诺斯的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分析中国井田制兴衰历史时,要做部分修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施任梅  
《大国的兴衰》是美国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的一部力作。作者从经济与战略两方面着手,探讨了500年来世界各大国沉浮变迁的历史。由于该书提出了不少深受学术界与政界学者重视的问题,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所以,该书自1987年公开发行以来,作为一部严肃的学术专著,不仅跻身于全美畅销书的之列,而且影响超越了国界。保罗·肯尼迪这位当年牛津大学的博士、现执教耶鲁讲坛的教授,也被誉为创造了“美国出版界的奇迹的人”。面对各大国盛衰更迭的历史,作者指出,一国地位的升降虽然往往直接表现为战争的结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晓雷  
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及其对现代中国经济理论发展的影响□赵晓雷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研究综述(一)西方经济学引进的历史概况西方经济理论在我国的引进和传播比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引进传播要早。19世纪80年代,中国的一批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就开始传播一些...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韦森  
本文对清代时期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做了一个长时段、大范围的历史描述。1644年满清入关定鼎北京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在满清王朝的政制下艰难和强韧地自发成长起来。为了巩固其统治,满清王朝采取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以及一些促进并保护商品贸易等措施,随即出现了康乾盛世时期的中国市场经济繁荣。但是到嘉庆、道光年间,中国市场经济则出现了衰退和经济萧条。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王朝的巨额战争赔款,加上鸦片输入不断增加,导致白银不断大量外流和政府财政窘迫,迫使满清政府加征赋役,税赋加重,银贵钱贱,加速的中国工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可云  
本文重点研究区域科学的兴衰过程、新经济地理学的争论以及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试图找出区域经济学的学科方向。文章详细分析了区域科学的兴盛与衰落的过程及其原因,介绍了新经济地理学的主要成就、观点与批评者的主要观点,从学科发展历史的角度辩明了各相关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总结了中国区域经济学发展应该避免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正确研究方向。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Supported by Chinese Fund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he Chinese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and is forcefully changing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
关键词: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Li Yang  Jin Bei  
The Chinese economy has been growing rapidly for more than two decades and is forcefully changing the global economic pattern.It seems that the world was ill-prepared for such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a.This has made it even more necessary for China to understand itself and to deepen its knowledge of the rest of the world.
关键词: 经济学人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赵红军  胡玉梅  
限于古代中国城市数据的难以获得性,本文基于公元前226—公元1913年14个备选城市成为全国性都城概率影响因素的Probit/Logit面板模型分析发现:经度越靠近东面、纬度越靠近北面、海拔较高地区的备选城市,成为国家都城的概率越高;到全国性经济中心距离更近、到皇帝"龙兴之地"距离更近的备选城市,成为全国性都城的概率也更高;另外,政治统一与否、北宋前后,中国都城布局的规律也存在一定的系统性差别。这意味着,中国历代都城地理位置的选择有其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政治和经济规律。文章对于深化中国历代都城选址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康宁  郑义  
本文在论述国际生产链形成背景的基础上,提出国际生产链解构的概念,分析了引起国际生产链解构的三种主要原因。结合日本大地震对国际生产链的冲击,文章从整体效应和相关产业角度分析了这场严重自然灾害对全球产业链和全球经济的影响,并着重从产业关联、进出口贸易和中日贸易逆差等方面研究了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此外,就国际生产链解构这一现象,文章从不同角度思考了对中国经济的考验,指出最大的考验在于中国部分产业已被跨国公司所"俘获",依附于国际生产链条,缺乏应有的国际地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