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24)
- 2023(6924)
- 2022(5654)
- 2021(5307)
- 2020(4320)
- 2019(9779)
- 2018(9430)
- 2017(17466)
- 2016(9026)
- 2015(10576)
- 2014(10399)
- 2013(10691)
- 2012(10467)
- 2011(10029)
- 2010(9924)
- 2009(9417)
- 2008(9023)
- 2007(7795)
- 2006(7273)
- 2005(6885)
- 学科
- 济(67769)
- 经济(67721)
- 方法(21413)
- 管理(20858)
- 数学(19606)
- 数学方法(19557)
- 中国(17265)
- 业(17053)
- 地方(16517)
- 学(13414)
- 地方经济(12270)
- 企(11671)
- 企业(11671)
- 农(11636)
- 贸(11198)
- 贸易(11189)
- 易(10891)
- 业经(10371)
- 环境(8908)
- 融(8609)
- 金融(8608)
- 制(8370)
- 财(8146)
- 关系(8095)
- 发(7921)
- 农业(7820)
- 银(7598)
- 银行(7590)
- 行(7495)
- 经济学(7278)
- 机构
- 大学(148747)
- 学院(144685)
- 济(80970)
- 经济(79941)
- 研究(62318)
- 管理(49668)
- 中国(47102)
- 理学(41693)
- 理学院(41142)
- 管理学(40734)
- 管理学院(40444)
- 科学(33441)
- 财(32819)
- 所(31784)
- 京(31418)
- 研究所(28875)
- 经济学(28445)
- 财经(26364)
- 中心(25574)
- 经济学院(25432)
- 经(24197)
- 院(21536)
- 北京(20991)
- 农(20680)
- 科学院(19889)
- 范(19597)
- 财经大学(19511)
- 师范(19473)
- 江(19157)
- 社会(17637)
- 基金
- 项目(90193)
- 科学(71984)
- 基金(68838)
- 研究(66811)
- 家(60086)
- 国家(59706)
- 科学基金(49952)
- 社会(47435)
- 社会科(45186)
- 社会科学(45175)
- 基金项目(34887)
- 省(31165)
- 教育(29397)
- 资助(28919)
- 自然(28579)
- 自然科(27898)
- 自然科学(27889)
- 自然科学基金(27416)
- 划(26465)
- 编号(23427)
- 部(22065)
- 中国(22011)
- 国家社会(21898)
- 发(21337)
- 重点(20968)
- 成果(20076)
- 教育部(19383)
- 济(18728)
- 经济(18580)
- 发展(18297)
共检索到235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谈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泽填  
                                    
                                
                            
                            该文结合当前中国经济所处阶段和克强经济学来分析中国经济未来走势。克强经济学的核心可以理解为改革和市场化。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四个经济短波和两个经济长波的波底或低谷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根本动力正发生深刻变化,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因此中国经济开始步入增长下降空间,但未来中国的深化改革所释放出来的红利将使中国经济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其增长的下降速度要慢于日本、韩国、新加坡、以色列等国家。
                            关键词:
                                
                                    
                                    
                                        克强经济学  经济收敛  增长动力  增长模式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石世奇  
                                    
                                
                            
                            曾一度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经济学说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宝库,其内容广博而精深,更不乏天才的主张和智慧的灼见。今天,改革与发展为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实验场所,这必将使我国的经济学再度走向辉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许崇正  
                                    
                                
                            
                            中国经济学应该是伦理的经济学,经济学家们历来是用自己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研究、评价、探讨社会经济生活、经济行为、经济运行以及资源如何配置。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伦理的经济学,这既是对斯密经济思想的继承,也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中国经济学应该是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作为社会科学“王子”的政治经济学,其社会性、历史性、理论性、时间性、方法论和思想性都浑然一体,在这里,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法学、经济政策甚至行政学都有其内在的关联,它正是这些特征的统一。因此,将中国经济学定位于社会科学和历史的科学,对中国经济学的现在和历史的发展,对中国经济学家和学者树立正确的学风和正确的方法论,无疑意义是...
                            关键词:
                                
                                    
                                    
                                        斯密经济学说  中国经济学  未来发展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宗胜  徐刚  刘书祥  
                                    
                                
                            
                            中国的经济学过去所以不能成为一门科学,不能融入国际经济学界,也不能恰当地指导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充分利用现代经济学中已经形成的规范,来研究中国活生生的现实,现代经济学的研究规范包括这样一些内容:针对实践从现实中提出问题,以假定条件限定所研究经济现象的范围;建立说明经济现象关系的理论模型;从模型推导出理论假说;进行统计事实检验;得出明确的结论;提出政策建议,完成改造世界的任务。以这样的思路研究中国的现实问题,可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现代经济学  研究规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丁丁  
                                    
                                
                            
                            凯恩斯说过,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这是基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对“特征性事实”的解释,所谓特征性事实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特征。经济学家不愿意研究没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同于数学家,他们把没有现实意义但有意思的问题叫做“empty box”(空盒子)。由于经济研究必须对现象做各种层次的抽象,研究者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与现实脱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经济增长  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引致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实践,必须进行理论观点、体系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创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成为我们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
                                
                                    
                                    
                                        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  创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我完善以及以马克思经济学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综合,是我国经济学改革之路。 较大范围地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效方法是综合。在经济学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重要的经济学说的综合。第一次是19世纪中叶英国经济学家穆勒的综合;第二次是19世纪末期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综合;第三次是20世纪中叶美国经济学家萨缨尔森的综合。尽管这三次综合都是西方经济学内各学派经济学的综合,但每一次综合都推动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本文主张的综合与这三次综合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炼成  丁文锋  
                                    
                                
                            
                            本文从对“中国经济学”的界定入手,提出中国经济学研究向何处去?那就是创建中国经济学。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核心内容和理论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论述,并阐述了中国经济学的建立和发展要求对中国经济学方法论进行反思和创新,最后依据本文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本土经济学  学科性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旭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基于经济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任何裂变与整合都要遵循经济学发展自身的规律。因此,中国经济学框架的建构,应建立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经济传统、中国现时代的国情的结合及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理解相统一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传统和现实,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方法对现有的经济学加以改造和整合,使马克思经济学真正实现“中国化”。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框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欧阳文和  周成名  
                                    
                                
                            
                            ’97“中国经济学”研究动态欧阳文和周成名自1995年樊纲与崔之元、吴易风的“范式之争”以来,“中国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持续关注的热点问题。1996年,理论界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集中于“要不要”、“应不应”的主客观条件的研究;1997年,则深入到如何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