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20)
2023(7496)
2022(5758)
2021(5324)
2020(4219)
2019(9594)
2018(9263)
2017(17307)
2016(8895)
2015(10384)
2014(10133)
2013(10255)
2012(10096)
2011(9584)
2010(9404)
2009(8990)
2008(8610)
2007(7444)
2006(7007)
2005(6624)
作者
(26202)
(21933)
(21897)
(21229)
(14175)
(10302)
(9835)
(8538)
(8482)
(7965)
(7554)
(7179)
(7134)
(7106)
(7083)
(6807)
(6537)
(6333)
(6236)
(5845)
(5668)
(5211)
(5173)
(5070)
(5056)
(5003)
(4624)
(4390)
(4325)
(4313)
学科
(67618)
经济(67573)
管理(21727)
方法(21069)
数学(19307)
数学方法(19261)
中国(17657)
(17334)
地方(15858)
(12502)
(12481)
企业(12481)
地方经济(12208)
(11277)
贸易(11268)
业经(11168)
(10973)
(10723)
环境(9025)
(8644)
(8348)
金融(8348)
(8271)
(8000)
(7935)
银行(7928)
(7804)
产业(7770)
关系(7716)
经济学(7201)
机构
大学(145732)
学院(141746)
(80554)
经济(79534)
研究(59788)
管理(49619)
中国(45975)
理学(41791)
理学院(41270)
管理学(40904)
管理学院(40611)
(32680)
(31003)
科学(30821)
(29679)
经济学(28474)
研究所(26872)
财经(26380)
经济学院(25454)
中心(24569)
(24225)
(20818)
北京(20591)
财经大学(19630)
(19188)
(18956)
师范(18851)
科学院(18668)
(18216)
社会(17623)
基金
项目(88086)
科学(70898)
基金(67669)
研究(66403)
(58644)
国家(58257)
科学基金(49246)
社会(48009)
社会科(45760)
社会科学(45751)
基金项目(33974)
(29481)
教育(29086)
资助(28186)
自然(27385)
自然科(26743)
自然科学(26735)
自然科学基金(26297)
(25701)
编号(23445)
国家社会(22373)
中国(21834)
(21719)
(21174)
重点(20233)
成果(19999)
教育部(19281)
(18869)
经济(18716)
发展(18445)
期刊
(93490)
经济(93490)
研究(52774)
中国(27569)
(23139)
管理(20178)
科学(19271)
学报(18843)
经济研究(17611)
(16801)
财经(15053)
大学(14825)
(14600)
金融(14600)
学学(13814)
(13323)
问题(12501)
(12324)
世界(12001)
农业(11781)
国际(11306)
技术(11274)
教育(10839)
业经(10610)
技术经济(9081)
统计(8187)
经济问题(7674)
(7086)
(6673)
经济管理(6550)
共检索到228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经济学的中心主题发生了历史性转折,其突出标志是"十五"计划纲要第一次明确把改革与发展两大主题的关系调整为"以发展为主题",标志着中国经济学从"改革经济学"向"发展经济学"的历史性转折。作为"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应包括两个方面,即需求拉动型经济发展和供给推动型经济发展。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需要回归到刘易斯等运用的结构主义分析逻辑,在继承的基础上依据新的环境和中国的具体国情进行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旭  
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必须基于经济学的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经济学的发展历程表明,任何裂变与整合都要遵循经济学发展自身的规律。因此,中国经济学框架的建构,应建立在与中国文化传统、经济传统、中国现时代的国情的结合及其与马克思经济学的科学理解相统一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需要根据传统和现实,用马克思经济学的观点、方法对现有的经济学加以改造和整合,使马克思经济学真正实现“中国化”。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学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洪银兴  
如果将改革开放看做是经济转型,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进行了2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是在经济转型进行了20多年的今天,经济转型就不能继续"摸着石头过河",应该是理性的,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应该有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就提出了在中国的转型背景下,建设指导经济转型的转型经济学的任务。我国现阶段之所以称为经济转型阶段,就因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卫兴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 ,本刊特邀请在京的部分经济学家 ,围绕“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学发展”这一主题 ,撰写了一组文章 ,以作纪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莹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为当代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在新历史背景下,探究中国经济学与文化自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促进中国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探讨了经济学与文化自信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出中国经济学应考虑文化因素,同时也应更全面地融入文化需求,以建立更准确的经济学理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健  
文章通过分析中国社会"富国"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探求中国社会由"富国"转向"民富"的原因,阐述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揭示现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转型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亚光  毕悦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从制度构建到高速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转型,中国经济学研究也从吸收、模仿到"请进来""走出去",再到批判性采纳和创新,其深度、广度及丰富程度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本文基于1949—2018年间"中国知网"收录的经济学类高频被引文献,详细梳理了不同历史阶段中国经济学的研究重点和主要成果,认为中国经济学的历史演进具有连续性、实践性和层次性等发展规律。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经济学还须在本土化议题设定、评价体系科学化和厚植历史传统等方向多下功夫,以期推动中国经济理论和实践再上新高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泰岩  
本文运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运动规律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对构建中国经济学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一是由于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会表现出不同的规律,因而创立揭示中国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特殊规律的中国经济学符合经济学创立的理论逻辑;二是由于经济学在不同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甚至同一社会的不同国家,于思想史上都会产生不同的理论体系,因而以揭示中国式现代化特殊经济规律为目的来构建中国经济学,符合经济学演进的历史逻辑;三是由于我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表现出不同的规律,中国实践就需要中国经济学分别揭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运动规律,因而把富起来和强起来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或者单独把强起来发展阶段的经济理论构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符合经济学创立的实践逻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毅夫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国家进入低增长、高失业率、金融市场高风险的新常态。我国的新常态则是从2014年开始,表现为经济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转型。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由于人均GDP相比发达国家仍然较低、产业升级潜力巨大,仍有十年到十五年保持8%增长的潜力。要使潜在增长变成现实,政府应该要用好政策,适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完善各种配套设施,为民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提供支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黎力  王珏  黄淳  
为了响应习总书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号召,为了推进中国特色经济学体系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经济史学会外国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科技史学会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专业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生态史研究中心,于2016年7月2日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历史建构"的第二届"经济与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丁丁  
凯恩斯说过,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这是基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对“特征性事实”的解释,所谓特征性事实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特征。经济学家不愿意研究没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同于数学家,他们把没有现实意义但有意思的问题叫做“empty box”(空盒子)。由于经济研究必须对现象做各种层次的抽象,研究者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与现实脱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中国经济增长效应分析”课题组  
本文对中国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投资、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近几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推动,其中消费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投资。目前积极财政政策暂时还难以退出,需要做的工作是转换模式,扩大内涵,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艳  
传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已经不能适应和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和完善引致的制度变迁与社会转型的实践,必须进行理论观点、体系框架和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与时俱进,创建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经济学成为我们的紧迫任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