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52)
- 2023(10906)
- 2022(8740)
- 2021(8056)
- 2020(6397)
- 2019(14197)
- 2018(14266)
- 2017(26133)
- 2016(14290)
- 2015(16614)
- 2014(17048)
- 2013(16503)
- 2012(15416)
- 2011(14268)
- 2010(14341)
- 2009(13382)
- 2008(13218)
- 2007(11969)
- 2006(10980)
- 2005(10517)
- 学科
- 济(83124)
- 经济(83054)
- 管理(37008)
- 业(32271)
- 方法(25610)
- 中国(24449)
- 企(24409)
- 企业(24409)
- 数学(22041)
- 数学方法(21904)
- 地方(19857)
- 农(18556)
- 业经(16925)
- 学(16485)
- 贸(13728)
- 贸易(13716)
- 财(13698)
- 制(13429)
- 易(13310)
- 地方经济(13014)
- 农业(12413)
- 发(11730)
- 银(11416)
- 银行(11400)
- 融(11386)
- 金融(11385)
- 行(11042)
- 理论(11005)
- 环境(10961)
- 体(10579)
- 机构
- 大学(216235)
- 学院(214959)
- 济(103032)
- 经济(101200)
- 研究(81404)
- 管理(73843)
- 中国(63384)
- 理学(61372)
- 理学院(60592)
- 管理学(59687)
- 管理学院(59255)
- 京(46726)
- 财(45684)
- 科学(45082)
- 所(41126)
- 研究所(36786)
- 财经(35929)
- 中心(35248)
- 经济学(34842)
- 江(33207)
- 经(32655)
- 经济学院(31140)
- 范(30515)
- 北京(30490)
- 农(30286)
- 师范(30280)
- 院(28697)
- 财经大学(26331)
- 州(26275)
- 业大(25086)
- 基金
- 项目(128924)
- 科学(101708)
- 研究(99515)
- 基金(93768)
- 家(80601)
- 国家(79950)
- 科学基金(67679)
- 社会(66144)
- 社会科(62693)
- 社会科学(62680)
- 基金项目(47678)
- 省(47524)
- 教育(45669)
- 划(39808)
- 编号(39800)
- 资助(38653)
- 自然(38642)
- 自然科(37730)
- 自然科学(37721)
- 自然科学基金(37080)
- 成果(34072)
- 发(30060)
- 部(29762)
- 重点(29684)
- 国家社会(28955)
- 课题(28646)
- 中国(27529)
- 教育部(26121)
- 性(25890)
- 创(25770)
- 期刊
- 济(126277)
- 经济(126277)
- 研究(75714)
- 中国(47225)
- 财(35265)
- 管理(31022)
- 学报(30209)
- 农(29267)
- 科学(28496)
- 教育(27221)
- 大学(23436)
- 融(21950)
- 金融(21950)
- 经济研究(21669)
- 学学(21310)
- 农业(19945)
- 技术(19849)
- 财经(19618)
- 业经(17352)
- 经(17317)
- 问题(16694)
- 贸(15200)
- 世界(14057)
- 国际(13867)
- 图书(12520)
- 技术经济(12050)
- 业(11262)
- 经济问题(10447)
- 统计(10325)
- 现代(10007)
共检索到350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左大培
中国的经济需要现代化,中国的经济学也需要现代化。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同仁正在意识到这一点。由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编、张曙光任执行主编的《中国经济学1994》(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出版)一书,就是为促进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所作的一个探索。 《中国经济学1994》是一本文集,共收入12篇文章。这些文章是从《经济研究》、《改革》等海内外一流中文经济学理论刊物1994年发表的文章中选编出来的,其中选自《经济研究》发表的文章有7篇。既然是选编,编者当然有其选录的标准,这些标准已由其执行主编张曙光在为全书所写前言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是作为圈外人的读者们所最关心的,当然不是该书的编者们以什么作选录标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殷德生
纵观经济学在中国的历史变迁, 理论创新才是中国经济学的灵魂, 实现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 必须解决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国际化和规范化问题。本文认为, 中国经济学研究应从本土问题着手, 而其走向国际化的突破口在于将中国制度分析与经济发展有机融合, 重构发展经济学。同时中国经济学要求建立一个良性的理论创新、接受、修正、摒弃的规范化机制
关键词:
经济学 本土化 国际化 规范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伟
党的二十大是在我国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重大创新。下面就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经济学问题谈一点认识。第一个问题,不断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自觉。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现代化概念近代以来进入中国的时候,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经济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祖瑞
经济学的数学化提高了经济学的科学性,而“倡导科学”则是现代化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那么,通过数学化达到科学化就可能实现经济学的现代化。关于经济学数学化的讨论有着广阔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站在传统文化的立场上,抵制逻辑实证的思维方式而拒绝数学化是落后于时代的;站在后现代主义的立场上,由批判现代化的弊端,到批判“科学主义”,进而反对数学化,则超越了现实的时代。这两种观念都错在没能找准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时空定位。
关键词:
现代化 科学化 数学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立冰
作为我国较早提出重建中国经济学的经济学家,程恩富教授不仅深刻分析了中国传统理论经济学的缺陷和不足,而且提出了科学可行的重建中国经济学之路——中国经济学的现代化,并从方法论、基本假设、学术方针和创新原则等方面对中国经济学的重建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比较系统清晰的中国经济学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霖 谢瑶
目前围绕中国经济学社的研究已取得不少重要成果,但聚焦中国经济学社与近代中国经济学构建的关联性研究尚较薄弱。本文以中国经济学社1925年提出并被社员躬行践履的四条宗旨为出发点,基于文献资料的系统整理和统计分析,对该社关于中国经济学构建的思想与实践探索历程进行全景式剖析。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学社在推进中国经济学构建过程中,呈现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演进再到理论建构的由浅及深、循序渐进的逻辑层次和演变路径。首先,学社重视编译经济书籍,这既表现为对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引进,也体现在对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挖掘中,二者共同构成中国经济学构建的理论基础;其次是解析中国现实经济,为中国经济学构建奠定实践基础,并在相关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经济问题方面呈现出经济学研究中国化与创新性特征;最终目标是通过精深经济学研究以实现中国经济学之构建。中国经济学社的有益探索可为当代中国经济学的构建提供诸多历史借鉴和现实启示。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中国经济学社 体系构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晶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江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理论经济学滞后于实践的状况日益突出,理论建设赶不上实践的需要,致使许多改革举措难以推行。因此,有责任感的经济学工作者疾呼:重建中国经济学。近年来活路在中国经济学论坛,以“海派经济学”著称的程恩富教授为此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当代中国经济理论探索》(程恩富主编、何玉长副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出版,以下简称《探索》)就是新近推出的积极探索中国经济学的一本力作。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白永秀 闫雪培
本文将中国经济学的演进历程划分为在理论引进中思索学科使命的中国经济学(萌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探索理论转化路径的中国经济学(探索)、以改革实践理论化为主体的中国经济学(发展)和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为目标的中国经济学(深化),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四个阶段。从历史演进规律中总结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学科建设理念从学科本位到问题导向,学科性质从单一学科属性转向多学科融合,研究对象从强调人与人的关系转向强调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中研究人与人的关系,研究范式从政治经济学范式转向以政治经济学范式为基点的新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应立足中国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为指导,既充分吸收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成分,又注重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仍具生命力的经济思想,构建既具历史纵深感和理论层次感,又贴近中国经济发展需求的自主知识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国进 方颖 洪永淼
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于2015年7月18—19日在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和经济学院共同主办,由"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和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承办。本次论坛共计收到国内外青年学者投稿的论文450多篇,其中英文投稿49篇。不仅投稿论文的数量大大增加,论文质量也有明显提升。最终通过评审参会的论文为150篇,其中英文参会论文21篇。来自国内外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名青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晓雷
本文从经济学说史的角度分析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90年代初西方经济学的引进、研究概况,以及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学科定位上、学科范畴上对中国经济学的影响,并对西方经济学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相融合的趋势作了客观的分析。
关键词:
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分析方法,影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续琨
长期以来,经济学研究者通常采用文献综述、述评的方式,依据重要期刊、重要作者的相关论文,梳理出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以此来描述经济学领域的某个论题或某个分支学科的研究进展。罗润东教授的《中国经济学研究动态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一书,选择并移植了文献计量学、科学计量学等学科的多种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对经济学主要分支学科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技术"处理,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丁丁
凯恩斯说过,一个好的经济学家必须同时是数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政治家。这是基于经济学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对“特征性事实”的解释,所谓特征性事实就是已经被确认的在现象中反复出现的重要特征。经济学家不愿意研究没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不同于数学家,他们把没有现实意义但有意思的问题叫做“empty box”(空盒子)。由于经济研究必须对现象做各种层次的抽象,研究者必须经常反省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否与现实脱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俞品根
当前我国有许多经济学者和经济工作者在研究西方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有所借鉴,另一方面是为了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建设中有所参考。本文讨论后一方面的问题,即研究西方经济学,吸取其有用成分,促进中国经济学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