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8)
- 2023(8456)
- 2022(7097)
- 2021(6656)
- 2020(5508)
- 2019(12565)
- 2018(12154)
- 2017(23309)
- 2016(12122)
- 2015(14250)
- 2014(14105)
- 2013(14242)
- 2012(13836)
- 2011(12840)
- 2010(13168)
- 2009(12463)
- 2008(12332)
- 2007(10836)
- 2006(10240)
- 2005(9611)
- 学科
- 济(79140)
- 经济(79052)
- 管理(34147)
- 业(31219)
- 方法(26645)
- 企(24234)
- 企业(24234)
- 数学(23879)
- 数学方法(23698)
- 中国(21695)
- 地方(17616)
- 农(15931)
- 贸(13951)
- 贸易(13941)
- 财(13855)
- 易(13536)
- 业经(13310)
- 学(12860)
- 制(12824)
- 地方经济(12733)
- 融(10957)
- 金融(10957)
- 银(10860)
- 银行(10852)
- 行(10532)
- 农业(10394)
- 环境(10241)
- 体(9592)
- 关系(9523)
- 发(9448)
- 机构
- 大学(193371)
- 学院(189058)
- 济(99945)
- 经济(98375)
- 研究(75396)
- 管理(68917)
- 中国(60152)
- 理学(58040)
- 理学院(57321)
- 管理学(56583)
- 管理学院(56224)
- 财(44510)
- 京(41385)
- 科学(39561)
- 所(38368)
- 财经(35031)
- 研究所(34044)
- 经济学(33550)
- 中心(32445)
- 经(31977)
- 经济学院(29914)
- 北京(27793)
- 江(27567)
- 院(26063)
- 财经大学(25941)
- 农(25567)
- 范(24952)
- 师范(24831)
- 科学院(22844)
- 州(21512)
- 基金
- 项目(114530)
- 科学(91962)
- 基金(87279)
- 研究(86039)
- 家(76148)
- 国家(75167)
- 科学基金(63501)
- 社会(60367)
- 社会科(57335)
- 社会科学(57323)
- 基金项目(44446)
- 省(39385)
- 教育(38174)
- 自然(36923)
- 资助(36806)
- 自然科(36071)
- 自然科学(36059)
- 自然科学基金(35469)
- 划(34070)
- 编号(31487)
- 部(27872)
- 成果(27374)
- 国家社会(26932)
- 发(26077)
- 重点(25940)
- 中国(25804)
- 教育部(24696)
- 人文(23408)
- 创(22867)
- 社科(22635)
- 期刊
- 济(119936)
- 经济(119936)
- 研究(69034)
- 中国(40540)
- 财(33119)
- 管理(28603)
- 科学(25709)
- 学报(24669)
- 农(24343)
- 融(21507)
- 金融(21507)
- 经济研究(20838)
- 大学(19626)
- 财经(19456)
- 学学(18419)
- 经(17097)
- 农业(16443)
- 问题(16179)
- 教育(15942)
- 贸(15402)
- 技术(15176)
- 业经(15164)
- 世界(14512)
- 国际(14197)
- 技术经济(11479)
- 统计(10440)
- 经济问题(9906)
- 业(9221)
- 经济管理(9003)
- 策(8706)
共检索到313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询
本文在分析人际关系尚未纳入西方主流经济分析之中及没有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普遍重视和认可之后 ,指出重视人际关系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 ,提出人际关系作为人际资本 ,人际资本就是资本化的交易成本的独到见解 ,并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
经济学家 人际关系 人际资本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金瑞
道德问题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 ,围绕经济学 (家 )要不要讲道德 ,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掀起了争论的高潮 ;经济学家对道德的追问既基于知识分子人文关怀的本性 ,也是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社会变革中 ,经济学家对市场化道路和经济学学科边界、方法、作用等深刻反思的结果。从经济学的视野进行道德关怀是经济学家研究道德的特点 ,有助于拓展经济学的视野 ,但从经济学与伦理学交叉的角度进行经济道德的研究应是经济学研究道德的最重要的切入点。
关键词:
经济学家 道德 追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彩虹
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家陈彩虹1993年年底开始,《经济学消息报》曾组织过一次关于中国经济学是否景气的讨论,虽说参加讨论者并不众多,却是体现了一些经济学家和关心中国经济学的人们对此问题的相当注意程度。如果说,当时有一些学人认为中国经济学并非不景气,只是需...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现代社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信用卡消费。1950年1月,麦克那马拉(Mcnamara)利用他新发明的晚餐俱乐部卡支付在Grill餐馆的晚餐消费。这就是著名的“第一顿晚餐”。但是这顿晚餐来得并不容易,麦克那马拉必须解决一个棘手难题:要想让餐馆接受晚餐俱乐部卡,必须有食客们使用这种卡片;要想让食客们使用晚餐俱乐部卡,必须有餐馆接受这种卡片。不然的话,这顿著名的晚餐将不会发生。但是聪明的麦克那马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易风
俄罗斯经济学家谈俄罗斯经济和中国经济问题吴易风从前苏联到今日俄罗斯的演变过程:我这次访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想具体地了解社会主义苏联是怎样演变成为今天的俄罗斯的。在这个问题上,克洛茨沃格研究员作了比较具体的回答。克洛茨沃格说:社会主义苏联演变成今天的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晓莹 杨淑梅 黄仁洙
韩国著名经济学家朴振焕博士,特别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最近在韩国发表了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为题的著作。这本著作是1995年以来在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经过实地调查、探查后创作的。作者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粮食及农村问题谈了一些看法,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在1950年初否定市场经济,实施了计划经济。这30年实施计划经济结果,中国的农村人口由1950年的五亿人增长到1980年的八亿人,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的城市和工业部门没有增加多少工作岗位。相应的农村人口只能留在农村。而且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许宪春
经济学家麦迪森看中国经济增长□许宪春[关键词: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问题][许宪春,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副司长。北京,100826]安格斯·麦迪森(AngusMaddison)是荷兰格林根大学教授,OECD高级顾问。他曾长期在OECD任高级职位,是...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未来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许宪春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官方统计数据引起了国内外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美国经济学家罗斯基教授撰写的论文“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的基本观点、基本依据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 ;介绍了中国经济学家任若恩教授对罗斯基的观点和依据所进行的批评 ;阐述了美国经济学家克莱茵、拉迪、诺敦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评论。
关键词:
经济增长率 统计数据 评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毅夫 樊纲 华生 张军
2015年11月,中国经济学家年度论坛暨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最终,以林毅夫、蔡昉、李周、张军和樊纲为主要贡献人的"过渡经济学理论"获此殊荣。论坛中,学者们围绕当前中国经济的重大问题发表了精彩演讲。当代财经杂志社作为该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特刊发部分学者的演讲稿,以飨读者。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厉以宁 李扬 刘元春 何志毅
2009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获得了2009年度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与改革",主办方邀请了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进行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洪银兴 蔡昉 刘伟 杨瑞龙
2009年第二届中国经济学家论坛,适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获得了2009年度的"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后危机时代的发展与改革",主办方邀请了多位著名经济学家进行演讲。作为论坛的学术媒体支持单位,《当代财经》将部分学者的发言稿作为特稿刊发,与广大读者共享这次盛会的成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钢 梁泳梅 翁琳郁
本次对中国经济学家关于中国经济的调查问卷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中国经济学家对物价上涨的预期仍在持续,对中国近期经济形势并不乐观、但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预期良好。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目前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产业政策导向是产能过剩最重要的原因。经济学家对于金融危机采取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基本持正面评价;认为目前中国存在"国进民退"现象。与2009年相比,经济学家对于公平与效率的权衡,明显更加倾向于公平。经济学家认为中美关系未来的主流是竞争与合作并存,但与2009年相比,认为中美之间冲突会不断升级的比例明显提高。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产能过剩 再工业化 国进民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家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China Economist》2017年第一季度针对"新经济"主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形态和颠覆性科技成果的产生是"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标志性特点,创新驱动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新时期,产业发展要以制造业转型再升级为重点,就业环境的紧张局面要通过加深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融合来缓解。在"新经济"的形成阶段,应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注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下一阶段服务创新竞争做好准备。经济学家建议,继续推行减免税收政策以鼓励全民参与"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经济 颠覆性创新 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欧美 李钢
《China Economist》2017年第一季度针对"新经济"主题的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学家认为新经济形态和颠覆性科技成果的产生是"新经济"有别于"传统经济"的标志性特点,创新驱动将成为"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此新时期,产业发展要以制造业转型再升级为重点,就业环境的紧张局面要通过加深人才队伍建设与经济发展需求的融合来缓解。在"新经济"的形成阶段,应重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注重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全面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为下一阶段服务创新竞争做好准备。经济学家建议,继续推行减免税收政策以鼓励全民参与"新经济",持续完善产权保护、市场监管等机制,护航"新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经济 产业经济 颠覆性创新 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