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3)
- 2023(17587)
- 2022(14918)
- 2021(13936)
- 2020(11411)
- 2019(26329)
- 2018(26172)
- 2017(49432)
- 2016(26452)
- 2015(29709)
- 2014(29649)
- 2013(29466)
- 2012(27697)
- 2011(25362)
- 2010(25485)
- 2009(23456)
- 2008(22778)
- 2007(20072)
- 2006(18046)
- 2005(16409)
- 学科
- 济(125520)
- 经济(125404)
- 管理(76653)
- 业(73253)
- 企(59967)
- 企业(59967)
- 方法(47328)
- 数学(40514)
- 数学方法(40164)
- 中国(36595)
- 农(30300)
- 地方(29954)
- 业经(27158)
- 学(25877)
- 财(24738)
- 技术(22447)
- 贸(22251)
- 贸易(22230)
- 易(21522)
- 制(21049)
- 农业(20625)
- 银(19272)
- 银行(19232)
- 融(18836)
- 金融(18835)
- 行(18631)
- 环境(18572)
- 理论(18344)
- 和(18224)
- 地方经济(17339)
- 机构
- 大学(384527)
- 学院(381129)
- 济(165630)
- 经济(162343)
- 管理(148989)
- 研究(138179)
- 理学(127474)
- 理学院(126009)
- 管理学(124190)
- 管理学院(123479)
- 中国(104493)
- 京(83586)
- 科学(81831)
- 财(72766)
- 所(69668)
- 研究所(63115)
- 中心(60771)
- 农(58253)
- 财经(57651)
- 江(56320)
- 北京(54124)
- 业大(52603)
- 经(52473)
- 范(52206)
- 师范(51762)
- 经济学(50783)
- 院(49818)
- 州(45546)
- 经济学院(45455)
- 农业(45155)
- 基金
- 项目(252691)
- 科学(199966)
- 研究(188681)
- 基金(183496)
- 家(159296)
- 国家(157949)
- 科学基金(135504)
- 社会(121095)
- 社会科(114857)
- 社会科学(114830)
- 省(97210)
- 基金项目(96686)
- 教育(85924)
- 自然(85068)
- 自然科(83101)
- 自然科学(83083)
- 划(81819)
- 自然科学基金(81639)
- 编号(75493)
- 资助(74996)
- 成果(62423)
- 发(57898)
- 重点(56577)
- 部(56511)
- 创(55442)
- 课题(53195)
- 创新(51180)
- 国家社会(50419)
- 教育部(48863)
- 人文(47397)
- 期刊
- 济(190800)
- 经济(190800)
- 研究(122696)
- 中国(80601)
- 管理(58953)
- 学报(56359)
- 科学(54523)
- 农(53633)
- 财(52741)
- 教育(46448)
- 大学(43032)
- 学学(39985)
- 农业(37636)
- 融(36284)
- 金融(36284)
- 技术(34355)
- 经济研究(31218)
- 业经(29379)
- 财经(29022)
- 经(25078)
- 问题(24281)
- 图书(20889)
- 业(20820)
- 技术经济(20769)
- 贸(20050)
- 科技(19291)
- 世界(19177)
- 国际(17909)
- 理论(17872)
- 现代(17474)
共检索到58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爱贞
新的国际竞争背景和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中国自身发展面临的瓶颈,都催生中国产生新的指导创新发展的理论。现有西方创新经济学理论在分析发展中国家创新问题时,其立足点是追赶,难以较好解决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长期面临的高增长与低自主创新能力并存的困境。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跨越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理论框架,将企业和产业作为创新发展研究的着力点,以开放经济条件为研究视角,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剖析创新发展背后的机理,将如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研究重点,在研究方法上实现方法国际化与问题本土化。
关键词:
创新发展 经济学新论 经济学范式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刚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这是中共90多年历史中,党的领导人第一次专门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所作的系统讲话。"5·17讲话"立意高远、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发展来说,既明确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指明了前行方向,提出了目标、任务和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又切中时弊地点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良现象,并从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角度讲清了克服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路径。"5·17讲话"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和解读,从推进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发展看,有三个问题值得深入探讨。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邱海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总结概括为"十个坚持",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至上、坚持理论创新、坚持独立自主、坚持中国道路、坚持胸怀天下、坚持开拓创新、坚持敢于斗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自我革命。《决议》总结概括的这十个方面的历史经验,是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完整理论体系,不仅系统科学地解释了我们党从成立到现在为什么能够成功,
关键词:
经济学理论 党的历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杰
感谢大家从各个角度所做的精彩评论。我简单回应一下。2014年南开研究生微信群就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讨论了大约七八个月时间,核心问题是对过去35年怎么看?对未来35年怎么看?共同看法是,过去35年的成就会是未来35年发展的基础,当然也有可能成为包袱。只要我们从长期观察的视角来看中国经济,一定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持续35年的中国经济奇迹到底是有还是没有?奇迹的基本经验是什么?奇迹结束之后会是什么?会不会出现一地鸡毛的结果?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美成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宇著写的、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既是对其主编和参与的《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影响世界的二十位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著作与教材的创新发展与继承,亦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再次结合时代变化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求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美成
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宇著写的、中国经济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研究》一书,既是对其主编和参与的《转型时期企业家机制论》《影响世界的二十位经济学家》《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著作与教材的创新发展与继承,亦是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再次结合时代变化的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发展的思考与求索。该书以严谨的学术态度,首先从经济学哲学角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进行了简洁却不失其要的梳理、回顾和总结;以理论与事实这两种比较综合研究的本体,平行论证、异中求同比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双金
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演进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本文对当前经济学研究范式演进的演化主义趋势进行了分析。演化主义坚持"有限理性"、"动态非均衡分析"以及"偏好的可变性",对新古典主义实现了理论硬核意义上的完全颠覆。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理论范式上的内在一致性,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
关键词:
研究范式 演化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弘怡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汇点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回溯党的百年经济理论建树,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由贾后明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历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立足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形成途径、理论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的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文 刘少阳
新发展格局的提出和实践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作用的内在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需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出发,准确理解新发展格局的科学内涵。构建新发展格局,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体现为既重视财富生产,又重视交换和消费的正向反馈作用,形成良性循环,丰富和发展了市场经济理论,扩展了政治经济学的涵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世界意义,其服务于国家战略,也为世界经济复苏增添新活力和动力,为发展中国家崛起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郝淼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既放眼世界又兼具中国智慧,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为指导和引领,创造性地提出了反映这一学科属性的科学命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在此基础上,深入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问题,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还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布局理论,抑或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分配制度、市场经济制度和对外开放等理论,都提出了诸多创新性理论观点和主张。综观这一系列理论观点,完全建构起了既反映时代特征又兼具中国特色的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于金富 任达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运用与发展。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过程中,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根本立场与研究方法以及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观点,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期刊] 改革
[作者]
盛斌 马斌
坚持开放发展是中国应对后危机时代世情国情重大变化而提出的新理念。推动开放发展要深刻理解其新内涵,在坚持主动开放的基础上,秉持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构建公平竞争的开放环境,推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探讨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战略对接与协调、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和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自贸试验区服务业开放及建设绩效评估等问题,并采用定性分析、比较分析、定量分析、案例分析、仿真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
关键词:
开放发展 经济学研究 经济学新范式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乃全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历经了注重公平的均衡增长、效率优先的非均衡增长、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相对协调发展、全国空间尺度的增长协调发展以及基于区域比较优势与分工基础上的功能协调发展等阶段,并实现了从增长协调到功能协调的转变,而且不同阶段的发展政策导向具有不同的空间属性特征。其中,偏向空间干预的均衡增长及增长协调发展政策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区域差距但也弱化了经济效率,而偏向空间中性的非均衡增长和相对协调发展政策提升了经济效率但扩大了区域差距。政府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实现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政策工具的优序选择,并积极促成两类政策工具的协同及优势互补。
关键词:
协调发展 经济学门类 经济学新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凤义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理念的实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在已有经济学研究中,尚未形成系统的关于共享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应该把共享发展作为逻辑主线贯穿始终。构建共享发展系统研究的初步框架,应拓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劳动力商品理论作为共享发展的微观基础;在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有机统一中研究共享发展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企业与政府、微观与宏观有机结合中研究共享发展的互补性和协调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