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0)
2023(10110)
2022(8357)
2021(7798)
2020(6357)
2019(14262)
2018(14057)
2017(26268)
2016(14157)
2015(15983)
2014(16212)
2013(16005)
2012(15331)
2011(14380)
2010(14254)
2009(13251)
2008(12871)
2007(11478)
2006(10285)
2005(9586)
作者
(42828)
(35981)
(35582)
(34163)
(22979)
(17083)
(16067)
(13975)
(13638)
(12698)
(12635)
(11859)
(11831)
(11643)
(11546)
(10970)
(10636)
(10383)
(10120)
(9914)
(9272)
(8759)
(8664)
(8265)
(8071)
(7969)
(7887)
(7491)
(7284)
(7274)
学科
(80928)
经济(80850)
管理(37312)
(31744)
方法(27906)
数学(25027)
数学方法(24864)
(24256)
企业(24256)
中国(21911)
地方(18145)
(16277)
(15884)
(14581)
(13997)
业经(13667)
(13449)
贸易(13441)
(13080)
地方经济(12924)
(12105)
金融(12098)
(11831)
银行(11813)
(11676)
(11530)
环境(10717)
农业(10324)
(9431)
(9372)
机构
大学(215087)
学院(212446)
(104109)
经济(102351)
研究(85121)
管理(74056)
中国(64956)
理学(62880)
理学院(62080)
管理学(61135)
管理学院(60724)
科学(48531)
(46417)
(45872)
(43736)
研究所(39771)
财经(36479)
中心(36440)
(36074)
经济学(34938)
(33392)
经济学院(31207)
(30912)
(30279)
北京(29991)
业大(29018)
农业(28369)
(27214)
财经大学(27192)
师范(26904)
基金
项目(137368)
科学(108703)
基金(102590)
研究(99222)
(91056)
国家(90409)
科学基金(75746)
社会(66947)
社会科(63627)
社会科学(63613)
基金项目(52506)
(49984)
自然(46414)
自然科(45389)
自然科学(45373)
教育(44735)
自然科学基金(44616)
(43330)
资助(42951)
编号(36573)
(32041)
重点(31688)
成果(30890)
(30860)
国家社会(29903)
中国(28339)
(27887)
教育部(27536)
课题(27017)
(26995)
期刊
(119617)
经济(119617)
研究(71079)
中国(45493)
学报(35446)
(34437)
(33126)
科学(32354)
管理(29735)
大学(26840)
学学(25534)
农业(22477)
(21708)
金融(21708)
经济研究(21691)
教育(20409)
财经(20145)
(17692)
技术(17674)
问题(15868)
业经(15284)
(14662)
世界(14057)
国际(13406)
(12731)
技术经济(11713)
统计(11301)
经济问题(9780)
(9628)
(9343)
共检索到335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当前经济企稳回升,但复苏基础不稳固,外部原因是世界经济仍有较大不确定性,内部原因则在于增长主要靠政府力量推动,后劲不足。因此,如何提高经济体的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中国经济实现全面可持续经济复苏的关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欧阳菲  
在美德经济引擎的带动下,发达经济体逐渐走出债务危机阴影,全球经济重新增长预期日趋强烈,但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对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了较大影响。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正在逐渐转型,虽然新兴市场国家间经济关联度有所下降,但随着外围经济形势持续回暖,新兴经济体增速持续放缓态势有望得以扭转。中国出口形势获得改善,经济总体处于持续扩张状态,并且随着中国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经济质量正在提高,整体的经济预期向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立宏  贺媛  
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是中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关键路径。然而,其可行性取决于能源与要素以及能源间的可替代性。本文运用超对数成本函数和AES替代弹性估算了中国要素间(资本、劳动、能源)以及能源间(煤炭、石油、电力)的相关替代弹性。结果表明,中国能源间的替代、互补效应较弱,能源的自价格弹性亦很低;而劳动对能源的替代性较强,资本和能源之间先替代后互补。因此,应建立以市场化价格机制为核心的能源替代战略,以及依托于发展低碳产业和节能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文星  
本文利用2001-2008年中国深沪两市508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就业数据和企业动态劳动需求方程重新估计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规模扩张(即企业投资)具有显著的就业效应。因此,企业微观数据并不支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下降或偏低的观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尧成  徐晓萍  
本文通过求解一个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的两国模型,分析不同消费替代弹性下技术冲击和货币冲击对一国经济外部失衡的影响。指出随着一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当存在粘性价格且消费替代弹性很小时,负的技术冲击和正的货币冲击都会使得一国的均衡汇率水平升值和外部资产盈余,且都会收敛于偏离封闭经济的"0均衡"的新稳态。这给中国当前的经济外部失衡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解释,本文也依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白岩  
弹性,意指反应性.它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一阶导数在经济中的重要应用之一.在经济学中弹性指当经济变量之间存在依存关系时,一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因为在弹性定义中用的是相对变化,所以,函数的弹性是无量纲的,即弹性与用来度量的单位无关.弹性常常用来度量需求对价格、供给对收入的变化的灵敏度,而且也用在其他互相依赖的变量的变化关系上.例如一个国家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百分数与国民总产值的增长百分数的比例,称之为能源消耗对国民总产值的弹性系数.类似地,还可以有平均弹性系数、人口弹性系数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鹏  
文章首先提出了要素替代弹性会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假说,并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计算结果显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在不断改善,但不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存在明显差异性。然后,构建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我国资本-劳动的替代弹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显示:2000—2005年我国资本-劳动主要体现出互补性,2006—2018年我国资本-劳动主要体现出竞争性。最后,基于中国2000—2018年的数据,采用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对该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显示:中国要素替代弹性的增加会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提高也会促进中国要素替代弹性增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纪宝成  
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本次深度经济危机中率先"超预期反弹",其核心根源不在于中国的强刺激计划,而在于中国模式,它可以为世界各国走出目前经济危机提供有用的思路和政策工具。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砚忠  
现有的研究文献对于中国经济奇迹的产生多以生产要素理论解释。文章从政策连续性和制度弹性的视角进行探讨,认为政党掌舵、政府划船、官员实施的格局,可以保证重大政策的连续,为经济奇迹奠定基础。同时,执政党拥有严密的组织体系,通过层级组织,具有巨大的资源动员能力,产生叠加效应,催生经济奇迹。执政党确定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制度弹性,其在企业经营、城市化建设、民营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连带效应,实现经济奇迹。文章将政策连续性和制度弹性纳入经济奇迹的分析框架,力图拓展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领域,从另一个视角来解释中国经济奇迹。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军  
进入4月份,身处中国内地,你总是能不断感受到经济的"春暖花开",好消息接连不断。如果这段时间你从欧美来到中国,你几乎感觉不到中国受到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上海车展的人气,一些城市房屋市场的回暖动向,"五一"假期的人流,高速公路的拥堵,城市里一如既往的购物和消费人群。虽然第一季度的中国GDP增长延续了去年第四季度的下降趋势,但是在公布的其他经济数据中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王诚  
在世界市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资产价值崩溃等现象的背后,是市场经济体制性失效。资源性商品价格会因为投机性活动的失范和泛滥而暴涨暴跌。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当前应当着手的不是仅仅调节供求,更不是供求力量双方相互指责,而是为如何克服世界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失效,克服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了自身的眼前利益而利用这种体制性失效,放任美元市场、借贷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市场等虚拟经济部门中垄断力量的盲目扩张和操纵市场造成的困难,从而为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世界市场经济体制而共同努力。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军  詹韵秋  
构建了"五大发展理念"指引中国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框架,并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引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自变量,以中国199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弹性进行分析。结论:样本期内,除了开放发展外的发展理念变量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弹性系数逐年提高,但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按其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从替代弹性视角来看,各变量之间存在替代异质性,创新发展与其他发展变量之间的替代弹性为负,创新发展外的四个发展之间的替代弹性为正。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程连升  
本文通过考察和分析改革开放后劳动力市场特点和劳动者就业环境的变化,提出劳动法治的失效、就业者工作时间的不断延长,是导致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就业弹性持续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非公经济中的超时加班现象,一方面使就业者的工作强度加大,受剥削程度越来越深,另一方面严重抵消了经济增长所创造的就业供给,从而造成就业人数增加缓慢,就业弹性不断下降。分析后不难发现,“高增长、低就业”的模式,并非是经济发展的正常现象,而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重资轻劳”政策的必然结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娟  马凯  
本文运用1990-2009年的相关数据,在考察利率调整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效应的基础上,对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做出分析,并在实证的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率弹性的原因进行探析,最后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圣恩  
本文立足于历史视角,试论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制度弹性问题。在简单概括了制度弹性的定义及其对市场经济的影响之后,本文抽取了一段历史时期:1912年~1937年,以及一代儒臣:张之洞,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在历史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使用博弈论模型讨论了这种制度弹性机制形成的本质原因。最后,给出本文的结论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