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31)
- 2023(13539)
- 2022(11524)
- 2021(10807)
- 2020(9040)
- 2019(21056)
- 2018(20738)
- 2017(39342)
- 2016(21655)
- 2015(24883)
- 2014(25198)
- 2013(25033)
- 2012(24005)
- 2011(22223)
- 2010(22649)
- 2009(21175)
- 2008(21362)
- 2007(19558)
- 2006(17374)
- 2005(16062)
- 学科
- 济(108721)
- 经济(108619)
- 管理(59243)
- 业(54786)
- 企(42687)
- 企业(42687)
- 方法(41783)
- 数学(36925)
- 数学方法(36537)
- 中国(29140)
- 农(27203)
- 财(23794)
- 地方(23714)
- 学(22005)
- 贸(20832)
- 贸易(20821)
- 业经(20389)
- 易(20218)
- 制(19490)
- 农业(17773)
- 银(16483)
- 银行(16449)
- 融(15836)
- 金融(15833)
- 行(15829)
- 环境(15123)
- 和(14845)
- 地方经济(14687)
- 策(14461)
- 理论(14137)
- 机构
- 大学(326920)
- 学院(326257)
- 济(148023)
- 经济(145074)
- 研究(120023)
- 管理(118437)
- 理学(100032)
- 理学院(98805)
- 管理学(97095)
- 管理学院(96470)
- 中国(92558)
- 科学(70407)
- 京(70078)
- 财(67890)
- 所(62366)
- 研究所(56104)
- 农(54071)
- 中心(53686)
- 财经(53060)
- 江(51398)
- 经(48010)
- 经济学(47502)
- 北京(45201)
- 业大(44276)
- 范(43970)
- 师范(43589)
- 经济学院(42589)
- 农业(42332)
- 院(42251)
- 州(40347)
- 基金
- 项目(201816)
- 科学(158304)
- 研究(150018)
- 基金(146416)
- 家(127023)
- 国家(125974)
- 科学基金(106289)
- 社会(95809)
- 社会科(90768)
- 社会科学(90743)
- 省(76559)
- 基金项目(75501)
- 教育(69155)
- 自然(65909)
- 划(65103)
- 自然科(64354)
- 自然科学(64327)
- 自然科学基金(63214)
- 资助(62015)
- 编号(60757)
- 成果(51709)
- 部(46243)
- 重点(46004)
- 发(45247)
- 课题(43289)
- 创(40808)
- 国家社会(40153)
- 教育部(39617)
- 性(38799)
- 大学(38442)
- 期刊
- 济(173749)
- 经济(173749)
- 研究(105754)
- 中国(66592)
- 财(52426)
- 农(49605)
- 学报(48555)
- 科学(45675)
- 管理(44128)
- 大学(36549)
- 教育(35327)
- 学学(34167)
- 融(34019)
- 金融(34019)
- 农业(33325)
- 经济研究(28898)
- 技术(28688)
- 财经(27454)
- 业经(25283)
- 经(23822)
- 问题(22803)
- 贸(20952)
- 国际(18767)
- 世界(18171)
- 业(18146)
- 技术经济(17951)
- 统计(16880)
- 图书(15202)
- 理论(14997)
- 版(14945)
共检索到5123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旭辉
无庸置疑,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扩大内需对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但实现复苏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我国经济乍暖还寒,在复苏中仍存在隐患。
关键词:
中国经济 企稳复苏 存在隐患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谭雅玲
自“9.11”广之后,美国经济面临综合性的危机凸起,归纳后主要表现在六大危机隐患: “9.11”事件的政治危机。“9.11”事件之后,伴随美国经济决策的不匹配与不恰当,其政治体制层面的矛盾表露愈加明显,而中期选举的临近,使得美国政治危机愈加凸起与尖锐。主要体现在国内外两个层面:从国内状况看,心理恐慌隐忧一直是干扰经济和制约金融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魏磊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中国新一轮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远远大于上一轮,经济刺激计划中的结构性问题进一步恶化,未来的宏观经济将面临严重的双重风险:资产价格泡沫和实体经济结构进一步扭曲。一旦泡沫破灭,中国经济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将遭受严重打击。为防止上述不利局面出现,宏观经济政策当局需要严格控制货币政策扩张力度,集中精力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改革,在经济转型期间可以适当容忍经济增速的下滑。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福全
西方国家经济虽然从2001年秋 冬摆脱衰退转入复苏,但是,由于受到消费需求疲软,企业投资不振等消极因素的制约,以至于从2001年冬至2003年5月底前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经济走走停停,日本经济难以摆脱10年厄运,欧盟经济则一直陷入停滞之中。在此期间,西方经济依然没有走出疲弱的困境。然而,从2003年6月初开始,西方国家经济出现了新曙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曹容宁 顾忠盈 问泽霞
本研究认为从原木进口贸易上看,木材的大量进口使中国面临众多的问题,危及了中国木材工业的安全并产生相应的隐患。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国原木进口的现状,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从外贸依存度等角度较全面地分析了原木进口存在的隐患,并进一步从国际、国内2方面探究了存在隐患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原木 隐患 依存度 检疫 商品林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杨 魏磊
巨额外债已经成为威胁美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隐患,美国希望通过倡导绿色经济为其国内经济寻找新的增长点,同时争取在全球气候变化、节能减排等议题中占据主动。该倡议暗含着强烈的战略性贸易保护动机,可能会影响未来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成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新隐患。为此,我们应该及早应对,从舆论引导、理论研究、政策设计和战略人才储备方面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将来的中美贸易战略布局与战术对决中掌握主动、占据先机。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郭成恒 丁雪峰 魏芳芳
回顾我国快递业的发展历程,概括了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现状,对民营快递企业公共安全管理隐患与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在完善国家监管、行业自律与社会监督综合体系基础上,强化民营快递企业公共安全管理能力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民营快递企业 公共安全 安全隐患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孔祥斌 李亮 廖宇波 党昱譞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质量的风险隐患及其成因,建议启动耕地质量风险隐患排查工程、推进耕地稳定保卫战、健全耕地质量协同管理机制等,切实保障“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耕地质量 风险隐患 对策探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海峰
2010年世界经济将面临就业不振、消费疲软、债务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主要经济体在第四季度前不太可能实施紧缩货币政策,原油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会继续高位振荡。我国贸易顺差规模将有所下降,货币政策调整空间受到限制,通胀压力会显著加大。因此,要妥善应对贸易摩擦,坚持现有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集中力量管理好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赵建军 李国庆
近年来,为弥补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受限造成的资金缺口,进一步支持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各地区大力发展政府类发展基金,并逐步成为地方政府新型融资主要渠道之一。从湖南省株洲市调查实际来看,银行通过表外授信的方式,利用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与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合作成立发展基金,并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项目公司,主要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政府类发展基金规模相当于同期地区信贷规模的13.3%,规模较大。同时,政府类发展基金项目投资期限长、财政兜底承诺缺乏法律依据,银行利用通道业务嵌套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易造成风险传染,以及基金管理主体多、管理不健全易造成资金挪用等问题,都应予以关注。
关键词:
发展基金 金融风险 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黄浩
当前,互联网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我国已将"互联网+"作为国家发展战略。但近20年的发展,我国互联网企业的资本结构隐患日益凸显。因此,应尽早解决可变利益实体(VIE)问题,堵住外资大规模间接流入缺口;改善互联网创新企业的融资环境,扩大资金供给;界定数据主权,保护国家数据安全;促进竞争,防止互联网服务领域的外资垄断。通过上述措施有效化解外资控股我国互联网企业的隐患。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外资控股 VIE结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肖奎喜 马述忠 黄祖辉
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使得全球转基因产品的种植面积和贸易量迅速上升。然而 ,转基因产品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隐患导致了主要农产品进出口国之间激烈的贸易争端。文章探讨了全球转基因产品的发展及其贸易格局的变化概况、转基因产品的安全隐患所引发的贸易争端及其实质 ,分析了WTO及有关全球环境条例对转基因产品贸易的制约和争端解决机制 ,进而提出WTO背景下中国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转基因产品 安全隐患 贸易争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