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3)
2023(8661)
2022(7147)
2021(6672)
2020(5568)
2019(12675)
2018(12388)
2017(22842)
2016(12164)
2015(14155)
2014(14046)
2013(14214)
2012(13828)
2011(13190)
2010(13137)
2009(12561)
2008(12388)
2007(10864)
2006(10042)
2005(9375)
作者
(37789)
(31860)
(31824)
(30357)
(20472)
(15016)
(14163)
(12302)
(12174)
(11563)
(11248)
(10531)
(10504)
(10495)
(10279)
(9836)
(9370)
(9179)
(9153)
(8585)
(8227)
(7779)
(7687)
(7437)
(7263)
(7213)
(6897)
(6421)
(6420)
(6401)
学科
(79158)
经济(79065)
管理(32054)
方法(27565)
(26918)
数学(24704)
数学方法(24513)
(20686)
企业(20686)
中国(20228)
地方(17386)
(15214)
(14664)
(13224)
贸易(13216)
业经(13113)
(12978)
(12850)
地方经济(12604)
(12063)
(11220)
金融(11219)
环境(10610)
(10293)
银行(10276)
(10060)
(9937)
农业(9492)
(9215)
(9084)
机构
大学(201063)
学院(195133)
(100113)
经济(98620)
研究(79876)
管理(69015)
中国(60603)
理学(58842)
理学院(58071)
管理学(57207)
管理学院(56834)
科学(44844)
(43374)
(43222)
(41216)
研究所(37514)
财经(34617)
经济学(34364)
中心(33262)
(31620)
(30867)
经济学院(30677)
北京(28274)
(28039)
(27800)
(25815)
财经大学(25710)
师范(25604)
业大(25383)
科学院(24814)
基金
项目(125029)
科学(99665)
基金(95448)
研究(89881)
(84454)
国家(83881)
科学基金(70207)
社会(62637)
社会科(59512)
社会科学(59499)
基金项目(48827)
(43265)
自然(42453)
自然科(41473)
自然科学(41458)
自然科学基金(40754)
资助(40044)
教育(39798)
(38277)
编号(32013)
(30153)
重点(29074)
国家社会(28399)
(28071)
成果(27555)
中国(27463)
教育部(26077)
(24919)
人文(24278)
创新(23716)
期刊
(115944)
经济(115944)
研究(66848)
中国(38500)
(31004)
学报(30791)
科学(30317)
(28437)
管理(27243)
大学(23590)
学学(22420)
经济研究(20346)
(19627)
金融(19627)
农业(19443)
财经(19264)
(16816)
问题(15570)
技术(14734)
(14529)
世界(14311)
教育(14184)
业经(13850)
国际(13539)
技术经济(11409)
统计(11051)
(10823)
经济问题(9549)
(9216)
资源(8837)
共检索到3075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金荣  芦风英  邓光耀  
文章利用平均波及长度法,对2000—2014年中国自身消费、出口和进口产品的产业链复杂度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在2000—2014年,中国自身消费部分第二产业的平均波及长度最长,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进出口部分则是第一产业平均波及长度最长,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另外各产业均呈现上升的趋势。(2)对具体行业来说,自身消费部分的平均波及长度比进出口部分更短,并且各行业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另外各行业在2000—2014年的产业链复杂度呈现上升的趋势。(3)从核密度估计的结果来看,中国自身消费、进出口产品的产业链复杂度呈现出两极甚至多极分化的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小勇  伍业君  
经济复杂度是运用网络科学和生物学方法,测度经济体的经济发展质量和产业升级转型概率,刻画经济体的技术含量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概念。由于经济复杂度方法能有效解释经济增长的国别差异、在产业升级方向和风险识别方面具有可操作性、产业政策指导上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界和政界对经济复杂度的相关研究日益重视。然而,关于经济复杂度的理论基础和测算方法,学者们并未形成共识。因此,本文拟提炼经济复杂度的理论基础,比较各种经济复杂度的算法,梳理学者们对经济复杂度的相关应用研究,并通过计算中国1998年至2013年分省份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对中国经济复杂度进行了截面和时间序列的比较研究,得出中国部分省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现象、经济复杂度不高的结论。同时,对经济复杂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述评,为进一步深化对经济复杂度的研究奠定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许治  王思卉  
本文基于中国31个省份28个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与出口数据,测度1993—2011年期间各省份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通过引入邻区相对复杂度概念,利用核密度与马尔可夫链方法,分析中国各省份技术复杂度分布变动特征与影响因素,探讨各省份出口商品技术复杂度分布演进规律与最终的稳态分布。结果表明:中国各省份技术复杂度变化遵循着先向邻区收敛,再逐步向整体水平提升的路径演进,但各省份技术复杂度分布演进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与区域差异。从长期看,各省份技术复杂度的演进路径相对平缓,后发地区出现跨越性发展的概率较低,总体演化趋势是两极弱化,中间强化。通过合理布局国家级新区,做强经济圈内增长极;加强区域规划中区域协调职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吴三忙  李善同  
本文基于平均波及步数法(Average Propagations Lengths),利用1987年至2007年投入产出表数据,测度了中国经济复杂度及其演变。研究结果表明:(1)1987年至2007年期间,中国经济复杂度总体显著提高,产业链不断延长,复杂度指数(Complexity Index)由1987年的2.69,上升至2007年的3.63,上升了34.9%,但是在1997年至2002年期间由于国有企业兼并重组等带来的结构性变革,经济复杂度略微下降;(2)能源矿产开采业等部门在中国产业链中的基础地位更加强化,而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及社会服务业等作为产业链末端部门,对其他部门的后向拉动效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颖  佘群芝  
在Hausmann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展开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来看,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有助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但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影响力度有所不同。经济复杂度对大多数产业的出口竞争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对中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对西部地区的影响。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颖  佘群芝  
在Hausmann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经济复杂度和出口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和区域两个层面展开对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出口竞争力与经济复杂度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从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来看,经济复杂度的提升有助于出口竞争力的提高。但对不同产业和不同地区影响力度有所不同。经济复杂度对大多数产业的出口竞争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影响程度有所不同。对东部地区的影响超过了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对中部地区的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先海  陈晓华  刘慧  
本文基于30万组数据,运用Hausmann模型测度了世界上52个经济体1993~2006年金属制品的出口复杂度,并构建了分析复杂度动态演进的面板数据模型和出口复杂度异常性检验的固定效应哑变量面板模型,对不同类型经济体出口复杂度变动的内在机理与异常性的动态趋势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一是发达经济体复杂度演进的动力是经济增长,发展中经济体的动力为出口增长,但中国的动力已于2000年左右出现拐点,由出口增长推动型转变为经济增长推动型;二是发展中经济体出口复杂度的异常性为正且呈一定的发散性,发达经济体的异常性为负且呈明显的收敛性;三是虽然中国产业层面出口复杂度存在异常,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成力为  关书  
库兹涅茨曲线所揭示的人均收入与收入分配不平等之间的"倒U型"关系由于忽略了生产结构特征而受到现实的质疑。文章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分析思想与观点,回归实体经济的本源——商品,借助产品空间网络将一国生产结构演化分为产品数量增加与产品异质性提升两个维度,并量化成一个新的指标——经济复杂度指数(eci),进而分析了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生产结构复杂性的提高能显著缓解收入不平等程度,且这种作用呈上升趋势。引入FDI后发现,低收入国家FDI总量增加可以为低收入阶层创造工作机会,显著缓解收入差距。但中等收入国家无论FDI总量还是FDI强度增加,都会加大产品结构升级的难度而削弱普通劳工的谈判筹码,加剧少部分人高工资与大多数人低工资的矛盾,拉大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伍业君  王磊  赵庆国  
实证考量对中国经济复杂度的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资本劳动比、外商直接投资、地方保护主义是决定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的三大主要因素。经典理论归纳的人力资本、基础设施、对外贸易等因素则是对中国地区经济复杂度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生产结构技术复杂程度已经很高的观点可能是一种误解,中国现阶段的生产结构变动主要来源于资本与劳动等要素的驱动,向创新型国家的转变需要改变这种发展模式,为人力资本发挥积极作用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关书  戴小勇  
本文借助复杂网络的方法,根据2080329组SITC四位码数据,计算了1999—2013年149个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并揭示其演化规律,同时具体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变化基本平稳,发达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保持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多样性特征明显,但由于高复杂度产品种类的缺失,增长空间在减少,经济复杂度演化并不乐观。因此,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是强化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异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成力为  关书  戴小勇  
本文借助复杂网络的方法,根据2080329组SITC四位码数据,计算了1999—2013年149个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并揭示其演化规律,同时具体分析中国的比较优势产品。通过研究发现不同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变化基本平稳,发达国家的经济复杂度指数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复杂度与经济增长之间总体保持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此外,中国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的数量一直在增加、多样性特征明显,但由于高复杂度产品种类的缺失,增长空间在减少,经济复杂度演化并不乐观。因此,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落脚点是强化创新和技术进步,提高产品的异质性和专业化程度。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红  彭馨  
基于Hausmann(2005)出口技术复杂度度量方法,采用国际海关理事会HS-2位码及HS-6位码出口数据,对我国2000—2012年间产品层面、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出口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算,并引入自主创新水平、熟练劳动力等指标对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2年间,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显著提升,尤其是机械制品、车辆等产品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较快,同时我国各省级单位出口技术复杂度区域"异质性"和"Rodrik悖论"越来越明显。就出口技术复杂度影响因素而言,我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主要推动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R&D经费投入、外商直接投资、加工贸易和价格。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东生  
评估软件开发成本是IT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本文基于软件工程学理论和IT项目管理的理念 ,探讨从程序复杂度的度量来定量测算软件开发成本的方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传忠  张丽  
本文基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视角,构建了一套测算出口品国内技术复杂度(DTS)的新方法,通过剔除出口商品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品价值,分别从全国、产业及地区三个层面对2002—201 1年期间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国内技术复杂度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出口品国内技术复杂度总体上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其与出口品全部技术复杂度(WTS)之间的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出口品国内技术复杂度变化呈现出明显的行业差异性,其中资源型行业、低技术行业、中技术行业以及高技术行业中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和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行业的国内技术复杂度均呈现出增长态势,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美云  
以出口衡量的经济复杂度反映了一个经济体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可以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丝绸之路经济带多数国家经济复杂度在全球生产网络分工中位于中等或较低位置,采用两步系统GMM等实证方法分析该区域经济复杂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表明:经济复杂度滞后一期、创新、基础设施及人力资本对经济复杂度起显著性正影响;制度和人均GDP的对数起显著性负影响;物质资本和产品内分工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国占有明显优势的指标是经济复杂度、研发投入和物质资本,制度和基础设施有一定优势,人力资本的相对弱势地位不容忽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