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45)
- 2023(16371)
- 2022(13487)
- 2021(12696)
- 2020(10652)
- 2019(24797)
- 2018(24341)
- 2017(46837)
- 2016(25233)
- 2015(28631)
- 2014(28488)
- 2013(28171)
- 2012(26412)
- 2011(23887)
- 2010(23768)
- 2009(22294)
- 2008(21809)
- 2007(19232)
- 2006(16970)
- 2005(15357)
- 学科
- 济(122686)
- 经济(122578)
- 管理(71006)
- 业(67394)
- 企(53638)
- 企业(53638)
- 方法(50669)
- 数学(45498)
- 数学方法(44972)
- 中国(32014)
- 农(30263)
- 财(28320)
- 地方(25332)
- 业经(23734)
- 贸(22859)
- 贸易(22848)
- 易(22251)
- 学(22184)
- 制(20819)
- 农业(20112)
- 银(17720)
- 银行(17686)
- 融(17047)
- 金融(17044)
- 行(16954)
- 环境(16790)
- 务(16673)
- 财务(16614)
- 财务管理(16576)
- 和(16237)
- 机构
- 学院(363334)
- 大学(363163)
- 济(166687)
- 经济(163606)
- 管理(140038)
- 研究(128409)
- 理学(120121)
- 理学院(118831)
- 管理学(116902)
- 管理学院(116212)
- 中国(98932)
- 京(75802)
- 财(74531)
- 科学(74198)
- 所(64224)
- 财经(59046)
- 中心(58715)
- 研究所(58120)
- 农(57648)
- 江(53888)
- 经(53683)
- 经济学(52697)
- 业大(50133)
- 北京(48033)
- 经济学院(47295)
- 范(46424)
- 师范(46006)
- 院(45785)
- 农业(45202)
- 财经大学(43575)
- 基金
- 项目(237510)
- 科学(188702)
- 基金(175228)
- 研究(174301)
- 家(152108)
- 国家(150902)
- 科学基金(129914)
- 社会(113658)
- 社会科(107921)
- 社会科学(107897)
- 基金项目(91189)
- 省(90365)
- 自然(82379)
- 自然科(80503)
- 自然科学(80479)
- 教育(80062)
- 自然科学基金(79095)
- 划(76596)
- 资助(72976)
- 编号(69272)
- 成果(56624)
- 部(54250)
- 重点(53545)
- 发(52389)
- 创(48870)
- 国家社会(48143)
- 课题(47984)
- 教育部(46911)
- 创新(45880)
- 科研(45670)
- 期刊
- 济(184566)
- 经济(184566)
- 研究(111835)
- 中国(68295)
- 财(57997)
- 管理(52179)
- 学报(52040)
- 农(51960)
- 科学(49970)
- 大学(40048)
- 学学(37886)
- 融(36027)
- 金融(36027)
- 农业(35216)
- 教育(33508)
- 技术(32669)
- 经济研究(31330)
- 财经(29977)
- 业经(27255)
- 经(25922)
- 问题(24056)
- 贸(21733)
- 技术经济(19781)
- 统计(19743)
- 业(19341)
- 国际(19259)
- 世界(19072)
- 策(17330)
- 理论(16585)
- 商业(15963)
共检索到549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桂田
本文认为,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经济进入多重转型阶段,即经济运行机制转型、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转型、市场形态转型(买方市场形态的形成)和经济周期的转型,与此同时,在本轮周期的收缩阶段正好与因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世界性经济收缩叠加在一起,使得中国经济进入一个新的转型和调整期。在这种背景下,政府的宏观政策不宜注重短期的经济增长目标,而应倾力于经济调整,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郎丽华 赵家章
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依然低位运行,尽管有些宏观经济指标出现了回升,但经济向上运行的动力并不强劲,经济回升的基础并不稳固。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中国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依然严峻。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研究》杂志社、《经济学动态》杂志社、香港经济导报社、中国经济实验研究院、特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国际高峰论坛暨中国城市生活质量指数发布会于2013年6月22—23日在北京召开,200多位来自国内外各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论坛。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转型与宏观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乐一
分析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其实就是判断中国经济目前所处周期的阶段。但是 ,在实践中要区分周期的四个阶段或转折点 ,是极其困难的。本文从两个层次考察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阶段。首先是产出缺口理论、总需求—总供给 (AD—AS)模型、IS—LM模型这几种工具的综合分析 ;其次分析GDP增长率、失业率、价格指数这些重要宏观经济变量。这些工具和变量中 ,最有价值的是产出缺口理论和价格指数。通过对这些工具和变量的分析 ,本文的最后结论是 :当前中国经济确实出现了明显转机 ,出现了回升的系列迹象 ,正在步入复苏阶段 ,但并未真正稳定走出低谷或萧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遵义 李飞
1、引言 中国经济在几乎停顿了三年以后,于1992年第二季度又开始了它在1989年6月以前的快速增长的步伐。预计1992年全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将超过10%,可与80年代达到的最高增长率相比。按GDP的减缩指数计算,199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在5%左右。这种大大超过预期的经济加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基本上来自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者明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白和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高明
本文根据现有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形成机制的研究成果,将经济体之间相互影响的诸多单一关系汇总整合成系统关系,构建出两国经济周期协动关系模型,再以中美两国数据为基础对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和形式修正,最终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对中美之间的需求管理政策博弈对策进行模拟。研究发现,虽然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影响力逐渐提升,但在与美国的宏观政策博弈的过程之中总体上仍处于劣势,因此中国在政策博弈中不仅要考虑经济规模、影响力上的相对优劣,也要考虑行动时序所带来的顺序优势和信息优势。经济规模与影响力上的劣势可以通过"随机应变、因时而动"而得到补偿。
关键词:
国际经济周期协动 政策博弈 中美经济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世锦
对一个依然处在快速增长期的经济来说,结构变化往往比总量变化更重要。理解这些产业的特征和增长机制,对理解某些新的宏观经济现象有着特殊意义。本文的一个基本观点是,中国经济正在进入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即重化工业阶段,这个阶段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增长特征,对此不宜简单套用历史经验来解释。相应地,政府在产业发展和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也应有必要调整。
关键词:
新经济发展阶段 宏观政策取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师旭辉 吴华
经过30多年的较快发展,我国已经步入中等收入阶段。在向这一阶段转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形势在渐进地发生着变化,国际上很多国家由于没能采取有效对策而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只有充分借鉴国际经验,立足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特征,才能科学把握合理的宏观政策取向,实现高效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阶段 经济社会特征 宏观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军扩
一、1992年我国经济工作取得巨大成就1992年,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精神的鼓舞下,我国改革开放步伐明显加快,国民经济在上年全面回升的基础上,又实现了新的高速增长。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39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45元,比上年增加320元,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这样的增长幅度是我国自1985年以来最高的,在全球范围内也名列前茅。特别是与1992年世界经济普遍萧条的情况相比较,更加显示出我国改革开放给经济带来的活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邵宜航
本文扩展Rebelo的含人力资本经济增长模型,将其导入内生性政府部门,建立了具一般性的混合经济内生增长模型,以探讨混合经济中的政府最优政策选择。分析表明,不论国营教育体制还是民营教育体制,政府可以通过适当的政策选择引导经济达到社会性最优增长状态。我们导出了关于征税和财政补贴的最优性条件并探讨了它们的政策含意。
关键词:
混合经济 人力资本 宏观政策 教育体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金全 郑挺国
本文基于门限自回归模型方法对我国1990年1季度至2007年3季度经济增长率进行研究,识别和检验我国经济周期呈现的基本特征,并对我国经济增长走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三区制门限自回归模型适合于描述我国经济周期波动,进而刻画了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的低速增长—适速增长—高速增长—适速增长—低速增长周期规律;经济周期三阶段性可由拐点8.2和9.71进行划分;通过非线性预测,点预测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率将在未来两年内可能出现持续下降态势,但仍会高于10%的高位上运行,而区间预测结果则显示未来12个季度内我国经济增长率将主要在7%—13%的区间运行。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汪新波
"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2010)"国际高峰论坛于2010年6月19~20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香港经济导报社主办。本次论坛邀请了国内著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以及美国财政部、美国高盛公司、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宏观经济的著名专家和学者。与会专家围绕"中国经济增长路径的转换与政策选择"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乐一
从潜在经济增长率、总需求、价格指数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由波峰向下转折的下滑过程中,但经济增长的下滑和放缓并不意味着当前我国经济己滑入衰退阶段,这只是繁荣阶段的一种调整,只是扩张或繁荣的程度减弱而已,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未发生改变。为保持经济持续繁荣,遏制经济下滑趋势,除要借助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政策手段外,更要立足于两个重要方面,即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努力扩大就业。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严忠 刘亚琴
本文运用HP法对1978年~200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1999年中国并未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结论,并分析了新经济周期难以启动的原因。
关键词:
HP法 国内生产总值 经济周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