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23)
2023(10872)
2022(8676)
2021(7723)
2020(6383)
2019(14439)
2018(14026)
2017(26749)
2016(13974)
2015(15864)
2014(15606)
2013(15637)
2012(14773)
2011(13510)
2010(13365)
2009(12567)
2008(12131)
2007(10741)
2006(9860)
2005(9117)
作者
(41361)
(34722)
(34610)
(33257)
(21963)
(16433)
(15646)
(13506)
(13104)
(12285)
(12246)
(11519)
(11111)
(11007)
(10982)
(10607)
(10415)
(9910)
(9883)
(9597)
(8834)
(8443)
(8305)
(7864)
(7849)
(7806)
(7434)
(7226)
(6971)
(6811)
学科
(87534)
经济(87476)
管理(42015)
(41218)
方法(31991)
(30762)
企业(30762)
数学(29185)
数学方法(29056)
中国(22455)
(19178)
地方(18491)
业经(15740)
(15560)
(14728)
贸易(14720)
(14335)
技术(14183)
(13929)
农业(13905)
地方经济(13223)
环境(12374)
(11730)
(10406)
金融(10406)
(10287)
产业(10280)
银行(10259)
(10033)
(9942)
机构
大学(215606)
学院(214070)
(112308)
经济(110765)
研究(81987)
管理(80653)
理学(69369)
理学院(68618)
管理学(67829)
管理学院(67414)
中国(62126)
(45754)
(45373)
科学(44805)
(40916)
经济学(37637)
研究所(37210)
财经(37103)
中心(35225)
(34024)
(34019)
经济学院(33811)
(30171)
北京(29212)
业大(29198)
(28694)
财经大学(27582)
农业(26503)
(25938)
师范(25714)
基金
项目(140216)
科学(112695)
基金(106152)
研究(102330)
(93027)
国家(92382)
科学基金(79067)
社会(71640)
社会科(68414)
社会科学(68395)
基金项目(55131)
(51218)
自然(47559)
自然科(46514)
自然科学(46503)
自然科学基金(45769)
教育(45399)
(43414)
资助(43310)
编号(37196)
(33089)
国家社会(32399)
(32279)
重点(32090)
(29767)
成果(29634)
中国(29037)
教育部(28847)
创新(28199)
人文(27710)
期刊
(124244)
经济(124244)
研究(69829)
中国(42522)
(34954)
管理(31148)
科学(30889)
学报(30863)
(30327)
大学(24176)
学学(23080)
经济研究(22440)
农业(21207)
财经(20197)
技术(20179)
(18791)
金融(18791)
(17744)
问题(16405)
教育(15987)
业经(15809)
(15112)
技术经济(14396)
世界(14376)
国际(13462)
(12324)
统计(11566)
(10324)
经济问题(10168)
科技(9612)
共检索到328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何小钢  张宁  
本文构建面板数据下的参数成本前沿模型,从成本角度考察了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动力。研究表明,在诱发企业成本变动的各种效应中,除规模扩大效应之外,技术进步效应最大,其次是要素价格调整效应,再次是效率提升效应。要素价格调整效应中以能源影响最大,能源价格波动有可能成为制约行业向资源节约增长转型的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和对外开放都有利于降低成本的非效率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洪波  郑江淮  
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和服务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都在不断上升,而中国则不同,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本文在Baumol、Oulton和Sasaki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两部门模型来解释中国这种与发达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国家不同的发展模式并寻找其原因所在。模型证明了这种状况是由于中国服务业特别是高级生产者服务业的TFP增长率为零造成的,随后的实证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而且与日、美、德、法相比,中国服务业TFP增长率显著低于这几个国家的服务业TFP增长率。由于服务业中的生活服务业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属于真正的"滞后部门",因此,...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冰洋  于永达  
中国经济增长的特点是同时受经济转轨、新古典式增长和二元经济结构三方面影响,通过发展战略转变、产权改革、技术模仿、价格市场化等因素,它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主要体现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三方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角度出发,运用非参数方法对中国各省市经济增长中这三方面作用进行分解,从而说明不同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变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顺魁  
要素投入和要素升级是影响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随着经济发展的阶段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AK类型增长理论和R&D类型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各不相同。文章通过分析要素投入、要素升级和制度等指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要素投入仍然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但是其重要性在不断减弱,要素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明显,制度因素在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拉动经济增长,要顺应经济发展阶段,进一步破除制约经济发展的制度瓶颈,依靠要素升级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对要素投入的依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盛斌  赵文涛  
本文不仅考察了城市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关系及影响机制,还探究了经济增长率由"结构性加速"转向"结构性减速"的外在原因及内在"结构路径之谜"。研究发现:GVC嵌入可显著促使经济增长,经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显著。影响机制检验表明,GVC嵌入通过促使产业结构趋于高级化、偏离合理化,分别对经济增长起到正向促进和负向抑制作用,具有完全传导的中介效应。拓展性分析显示,GVC嵌入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和动态效应;此外,金融危机对GVC嵌入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显著的负向冲击影响,是导致经济增长率由"结构性加速"转向"结构性减速"的外在原因;该负向冲击是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路径实现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铠豪  刘渝琳  
本文在个体储蓄模型和企业决策模型的基础上拓展了索洛模型,基于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教育结构、收入结构和职业结构七个视角,通过199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少儿抚养比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老年抚养比与经济增长呈"倒U型"关系,拐点将出现在2034年前后。研究发现:人口性别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负效应,人口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呈现正相关关系,而初见端倪的现代型人口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高中学历人口所占比重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不显著,而专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口所占比例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城乡收入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单豪杰  沈坤荣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只重视了资源配置的运行层面,没有很好地探究经济增长的深层次的增长源泉即制度因素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在一种强大发展共识环境之下,由中央政府主导的政治集中的行政管理体系、经济分权体制以及与之伴随的不健全的法治等核心要素所形成的缓慢演进制度构成了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宏观制度框架,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作为考核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政绩标准,虽有利于各地方政府的竞争,但也严重损害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生产效率和金融效率两维角度定量评估了资源配置的均衡绩效状况,最后为改进目前相对效率低下的绩效状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选择并认为加快法治建设已成为保证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文  朱富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生命力根本上在于:基于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对不合理的现实进行剖析和改造。但是,局限于特定的历史背景,它的分析主要停留在有关社会制度的宏观层面,而缺乏对微观制度的具体分析,这也正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显然,在微观行为机理以及影响因素实证方面,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作了很大的发展;因而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发展,就要吸收现代西方经济学新近发展起来的研究具体微观问题的工具、模型以及理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本文通过对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实证研究,发现经济增长是直接推动经济体制转型深化的内在动力,而经济转型虽然对经济增长有长期的影响作用,但这种作用却不是决定性的。在制度与增长二者关系中,制度虽然是影响增长的长期重要因素,但这种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而恰恰相反,增长对制度的影响却是决定性的。这说明制度创新在增长的大背景中更易达到,而中国改革成功的经验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韦韡  蔡运坤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与“压舱石”,但消费不足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突出的结构性问题。文章基于晋升锦标赛理论,采用2014-2018年三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与宏观层面的匹配数据,考察了经济增长压力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压力与居民消费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且通过工具变量法与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强烈的增长压力对低市场化地区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更显著,但却促进了高市场化地区的居民消费,由此加剧了居民消费不平等。机制分析表明,强烈的经济增长压力会导致地方政府采用投资驱动式增长与土地财政依赖的策略,以短期内显著推高GDP。此外,地方官员晋升空间相对有限,而为了争取机会,以“层层加码”“硬约束”与“软约束”的方式制定经济增长目标将显著挤出居民消费水平;且在晋升激烈驱动的现实经济增长压力下,晋升希望更大的任期小于4年的省委书记采取的政策更加倾向于短期。研究结论为优化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以刺激居民消费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万铭  李海明  
本文归纳了经济转型时期的特征事实 ,对现有各种解释这些特征事实的文献作了系统评述。这些解释基本上被归结为三类 :来自新古典主义、渐进主义和政策或战略论者 ,它们注意改革以来的已有成就和导致改革独特路径的具体因素 ,因而对改革作了片面的理解。基于制度主义的思路 ,相应地提出了一个理解改革的制度主义框架 ,它或许可以保持理解各类及不同时期经济转型的逻辑一致性和完整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