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84)
- 2023(8518)
- 2022(6948)
- 2021(6338)
- 2020(5005)
- 2019(11608)
- 2018(11044)
- 2017(20736)
- 2016(10908)
- 2015(12376)
- 2014(12197)
- 2013(12423)
- 2012(12037)
- 2011(11151)
- 2010(11075)
- 2009(10439)
- 2008(9957)
- 2007(8664)
- 2006(7995)
- 2005(7553)
- 学科
- 济(75985)
- 经济(75937)
- 管理(28332)
- 方法(25430)
- 业(25046)
- 数学(23529)
- 数学方法(23417)
- 中国(19876)
- 地方(19105)
- 企(16824)
- 企业(16824)
- 农(15279)
- 地方经济(13604)
- 贸(12830)
- 贸易(12818)
- 易(12455)
- 业经(11988)
- 财(11743)
- 学(11628)
- 农业(11071)
- 环境(10106)
- 制(9711)
- 融(9220)
- 金融(9219)
- 发(9037)
- 银(8460)
- 银行(8452)
- 行(8263)
- 关系(8196)
- 体(7831)
- 机构
- 大学(170509)
- 学院(167795)
- 济(93032)
- 经济(91831)
- 研究(68726)
- 管理(60119)
- 中国(52991)
- 理学(51384)
- 理学院(50751)
- 管理学(50153)
- 管理学院(49831)
- 财(38510)
- 科学(36421)
- 京(36344)
- 所(34285)
- 经济学(32260)
- 财经(31043)
- 研究所(31000)
- 中心(29112)
- 经济学院(28923)
- 经(28412)
- 农(24355)
- 院(24314)
- 北京(23851)
- 江(23037)
- 财经大学(23029)
- 科学院(21591)
- 范(21338)
- 师范(21204)
- 业大(19927)
- 基金
- 项目(108108)
- 科学(86786)
- 基金(82801)
- 研究(79631)
- 家(72536)
- 国家(72077)
- 科学基金(61124)
- 社会(56732)
- 社会科(54105)
- 社会科学(54096)
- 基金项目(42374)
- 省(37067)
- 自然(35771)
- 教育(35010)
- 自然科(34961)
- 自然科学(34953)
- 资助(34577)
- 自然科学基金(34388)
- 划(32112)
- 编号(28536)
- 部(26251)
- 国家社会(26161)
- 发(25723)
- 重点(24889)
- 中国(24866)
- 成果(23524)
- 教育部(23024)
- 发展(21886)
- 人文(21658)
- 展(21583)
共检索到2666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帅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揭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机制。研究方法:运用DEA方法从效率视角测算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随后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分析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并分析了差异来源。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变异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检验了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机制。研究发现:中国经济增长质量整体上不高,地区差异明显,地区差异的来源主要是地区间的不平衡造成的,其次是地区内部的不平衡。研究创新:在测算分析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地区差异和收敛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价值:客观全面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现状,对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地区差异 收敛 基尼系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力钢 孙晓
根据2000-2016年中国各省份旅游经济的相关数据,运用DEA模型和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对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中地区内和地区间的差距及地区差距来源进行了分析,又分别采用变异系数、面板数据模型对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进行了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经济增长质量整体上不高,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距,地区之间不平衡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其次地区内部的不平衡,存在超变密度对于地区差距贡献比例较大;中国σ收敛系数总体上不稳定态势,但旅游经济增长质量存在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施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化发展、统筹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滕建州 梁琪
依据时序列分析界定的随机收敛和β收敛,本文研究了1952~2003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和27个省份的相对实际人均产出增长动态。分析发现:一方面,中国东部地区随机收敛于其补偿差异均衡水平,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则随机发散,但后两个地区间具有共同随机趋势。另一方面,27个省份中有23个随机收敛于其各自的补偿差异均衡水平,有11个省份在最后一次冲击后呈现β收敛。比较分析进一步发现在第二次冲击后呈现越来越穷态势的5个省份从国家的改革开放中受益相对较少。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赵曙东
本文引入空间统计和空间计量经济分析技术,分析了中国省域经济增长及其分解要素的收敛性。研究表明:物质资本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泉。在考虑空间依赖性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具有较为显著的全域性收敛。在经济增长的源泉中,由于物质资本积累与效率改善控制经济增长收敛方向的差异,使得区域经济增长趋同,人力资本存量与技术进步使得经济增长趋异。要保持中国未来持续的高速经济增长,必须将资本投入型增长转变为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增长。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敛 空间计量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经济增长质量状态的量化是经济增长质量问题由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的基础。本文从具有明确外延的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出发构建出由28个基础指标构成的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及各地区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总体层面和区域层面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却存在很大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长青 李子伦 马方
经济增长效率已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形成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运用SFA技术对1981-2010年间我国经济增长效率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经济增长属于要素驱动型增长,资本对GDP的贡献远高于劳动力;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关键和核心在于效率的提高;考察期内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偏低,经济增长效率的提升空间仍很大;我国经济增长效率区域差异明显,呈现"东高西低"特征,但这种差异正在逐步缩小,全国及三大区域的经济增长效率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收敛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技术效率 地区差异 收敛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华军 杜广杰
研究目标:测度中国经济发展地区差距并识别随机收敛俱乐部。研究方法:基于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方法测度中国经济发展的空间非均衡程度,并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对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进行识别。研究发现:中国总体地区差距主要来源于地区间差距,而不同地区间交叉重叠的影响极小。东部地区的河北、江苏、浙江、福建等省份,中部地区的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西部地区的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份,它们的经济发展存在向局部均值随机收敛的趋势。研究创新:基于夜间灯光数据重新审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区差距与随机收敛特征。研究价值:揭示出中国总体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并进一步识别出各地区内经济发展收敛俱乐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齐绍洲 云波 李锴
本文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之间人均GDP差异的收敛性及其能源消费强度随人均GDP变化的收敛性。本文的研究结论是:第一,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存在收敛,随着人均GDP差异的收敛,中国与八个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强度差异也是收敛的,并且收敛速度快于人均GDP的收敛速度。第二,能源消费强度随产业结构的改善、能源价格的提高、技术进步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而降低,随FDI的增加而略有提高。第三,能源消费强度的差异随中国与八国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差异、能源价格差异、技术进步差异的缩小而缩小,但随FDI差异的缩小而有微小的增加,与产业结构差异的相关性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第四,中国与八国人均...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强度 收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成岐 张建华 安辉
本文运用计量模型考察了影响中国引入外商直接投资 (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相关关系的诸种因素。我们发现 ,无论在全国还是各省区分组的层次上 ,东道主的经济技术水平和政策因素均强烈地影响 FDI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达地区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 ;企业间的竞争最为激烈时 ,FDI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分析结果还显示 ,地方政府应该且有能力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发挥 FDI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市场化改革作为一种“一般性”的政策优化了经济增长的环境 ;FDI作为这种政策的一种体现 ,在发达地区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茹
本文从两个角度对我国地区增长差异进行了探索性分析:1.地区增长差异的演进是否存在区域性及阶段性?本文发现在样本区间内确实存在显著的阶段性和区域性,且以1990年前后为结构性拐点,在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沿海、内陆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变化。2.地区长期稳态产出水平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本文通过控制投资效率、人力资本、技术效率、政府作用、所有制结构等结构变量,发现地区间存在显著的条件收敛及俱乐部收敛,并估算出各地区的收敛速度。
关键词:
地区差异 绝对收敛 条件收敛 俱乐部收敛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李洁 张天顶
为了探求中国的开放政策是否促进了经济增长,以及开放政策对不同区域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本文在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大陆地区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海南、重庆、西藏除外)1984-2004年的相关数据,采用PanelData模型对贸易开放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结论认为开放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并且通过研究发现这一促进作用存在着地区差异,对于中西部地区来说,促进作用更大。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经济增长 地区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许璐
随着中国经济步入以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1998-2012年间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值,运用半参数个体时间异质模型对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差距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在1998-2012年间表现出收敛的趋势,且各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差距的水平收敛假设被拒绝,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增长率随着时间收敛。分地区再检验结果显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两个分组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条件收敛趋势,而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差距呈发散趋势。进一步,采用聚类方法检验发现30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