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48)
- 2023(8555)
- 2022(7000)
- 2021(6329)
- 2020(5075)
- 2019(11711)
- 2018(11237)
- 2017(21283)
- 2016(11246)
- 2015(12915)
- 2014(12771)
- 2013(13053)
- 2012(12771)
- 2011(11755)
- 2010(11839)
- 2009(11199)
- 2008(10740)
- 2007(9329)
- 2006(8643)
- 2005(8254)
- 学科
- 济(75610)
- 经济(75553)
- 管理(28707)
- 方法(25786)
- 业(25145)
- 数学(23151)
- 数学方法(23047)
- 中国(19855)
- 企(17812)
- 企业(17812)
- 地方(17410)
- 贸(15072)
- 贸易(15060)
- 易(14701)
- 农(13760)
- 地方经济(12737)
- 财(12339)
- 学(12048)
- 业经(11935)
- 融(11460)
- 金融(11460)
- 制(10234)
- 环境(9855)
- 银(9739)
- 银行(9729)
- 农业(9674)
- 行(9500)
- 关系(9049)
- 发(8975)
- 出(8346)
- 机构
- 大学(177632)
- 学院(173239)
- 济(96265)
- 经济(94966)
- 研究(71081)
- 管理(61913)
- 中国(55548)
- 理学(52374)
- 理学院(51752)
- 管理学(51272)
- 管理学院(50923)
- 财(40969)
- 京(37971)
- 科学(36258)
- 所(35492)
- 经济学(33343)
- 财经(32674)
- 研究所(31956)
- 经(29928)
- 经济学院(29905)
- 中心(29865)
- 北京(25268)
- 院(25113)
- 财经大学(24275)
- 江(23896)
- 农(23447)
- 范(21769)
- 师范(21619)
- 科学院(21478)
- 研究中心(20003)
- 基金
- 项目(107452)
- 科学(85859)
- 基金(81639)
- 研究(80556)
- 家(71016)
- 国家(70553)
- 科学基金(59544)
- 社会(56677)
- 社会科(54118)
- 社会科学(54109)
- 基金项目(41227)
- 省(36331)
- 教育(35632)
- 资助(34756)
- 自然(34073)
- 自然科(33298)
- 自然科学(33291)
- 自然科学基金(32749)
- 划(31802)
- 编号(29127)
- 部(26411)
- 国家社会(25980)
- 发(25299)
- 中国(25293)
- 成果(24885)
- 重点(24686)
- 教育部(23257)
- 人文(21830)
- 发展(21729)
- 济(21440)
- 期刊
- 济(109598)
- 经济(109598)
- 研究(63614)
- 中国(34438)
- 财(29831)
- 管理(24529)
- 科学(22529)
- 学报(22415)
- 农(21057)
- 经济研究(20251)
- 融(18981)
- 金融(18981)
- 大学(17872)
- 财经(17739)
- 学学(16808)
- 国际(16339)
- 贸(16335)
- 经(15590)
- 问题(14991)
- 农业(14826)
- 世界(14338)
- 教育(14002)
- 技术(13748)
- 业经(12491)
- 技术经济(10525)
- 统计(10166)
- 业(9124)
- 经济问题(8799)
- 策(8289)
- 经济管理(7843)
共检索到281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兵 魏玮
文章旨在基于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和影响因素进行界定、构建理论模型和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编制经济增长质量指数来深入探讨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动态演进并进行国际比较,通过经济增长"质量距离指数"反映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世界经济中所处"位置",从而通过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新常态"下的提升策略和路径选择。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舒元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开辟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时期。40多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在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国经济增长的实绩究竟如何?与世界各国相比,我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为多大?经济发展水平为多高?从国际经验看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式有什么特点?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总结我国经济增长的历程,学习、贯彻和落实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进一步明确赶超的目标、树立信心、奋发努力、不失时机地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有关我国经济增长的大量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并对上述问题作出简要的分析和说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晏玲菊
无论是发达国家、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GDP增长率、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工业增长率等指标都能反映技术进步因素对该国经济增长的作用,然而很少从一国出口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本文试用实证分析方法,从出口产品中,高科技产品所占的份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入手,研究反映在出口结构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高科技产品出口 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廖筠 赵真真
要保持长期稳定的经济增长,需要数量和质量的统一。文章解析了经济增长质量的内涵,构建了经济增长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上对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85—2012年间,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区域不平衡十分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这种不平衡三十年来一直没有改变,且东部地区各省份之间的经济增长质量也存在两极分化特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靳涛 陶新宇
中国在经历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很多学者都提到了中国"结构性减速"问题。那么,中国的结构性问题是如何影响经济增长的呢?是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曾经历"结构性减速"这一门槛呢?本文借助国际比较,尝试从结构视角对中国经济减速的背后逻辑进行探讨。本文认为,中国经济的投资消费结构、外贸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结构都存在僵化和失衡等问题,而原来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已不可持续,这必定造成增长率下降问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经济结构又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应从世界经济增长的共性中找出中国经济增长的个性,并努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摆脱结构性羁绊,实现中国经济的持续性增长。
关键词:
结构性羁绊 国际比较 经济增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赵淑芝 贾正锐 曹立克
本文通过对中国改革以来的经济增长态势和经济波动程度的实证研究及国际比较分析 ,说明了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相对增长实绩和中国经济增长在国际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波动程度 国际比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红利 牛增辉 王菁娜
在国际比较视野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但是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威胁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还没有建立持续经济增长的产权结构和社会结构。借鉴国际经验教训,中国经济社会必须进行巨大的经济利益调整。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收入分配 国际比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钞小静 惠康
本文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外延与内涵进行清晰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测度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均值化方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以基础指标的协方差矩阵作为输入,以避免使用标准化方法和相关系数矩阵所造成的对不同指标相对离散程度的低估或夸大。对中国1978~2007年经济增长质量的测度结果表明,经济转型30年以来我国在经济增长数量迅速扩张的同时,经济增长质量也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变花
20世纪 8 0年代 ,以罗默和卢卡斯等人为代表的经济学家 ,在对新古典增长理论重新思考的基础上 ,得出一种共同的基本结论 ,即经济增长是经济系统内生因素作用的结果 ,而不是外部力量推动的结果。一方面 ,内生的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源泉 ,而劳动分工程度和专业化人力资本的积累水平是决定技术创新水平高低的最主要因素 ;另一方面 ,政府实施的某些经济决策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正是实施三步走战略的关键阶段。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现实状况 ,保证经济长期、快速、健康地增长 ,最主要是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因此 ,借鉴西方的新增长理论 ,加强政府在推进技术进步、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娟伟 任保平
在理论上探讨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运用3SLS和系统GMM方法,结合中国1982-2011年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表明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通过宏观经济稳定性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变化,国际收支失衡与经济增长质量负相关,其中经常项目收支失衡加剧了经济增长波动性,资本项目收支失衡是形成通货膨胀波动的重要因素,而且经济增长波动性也加剧了通货膨胀波动,因此调节国际收支失衡有利于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
国际收支失衡 经济增长质量 经济波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卫东 梁婧 范若滢
在当前内外部新形势下,特别是外部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反思国际收支格局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更全面、客观地为未来中国政策选择提供参考。本文从国际收支角度,对比分析了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收支结构,并着重分析了国际收支结构及变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同时从中国的国际收支结构理解和分析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判断中国国际收支格局演变趋势。从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看,经常项目中贸易顺差是一国储蓄投资状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账户中外商直接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和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与证券、贷款等其他方式相比更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已出现新变化,由长期经常账户与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双顺差"向更为均衡的方向收敛,且这种国际收支新格局将大概率延续。
关键词:
国际收支 经济增长模式 双顺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现有对于经济增长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增长数量分析的框架下展开分析,而很少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的框架入手进行考察。经济增长质量是指经济增长内在的性质与规律,具体包括经济增长的结构、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福利变化与成果分配以及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代价四个维度。当经济增长的结构趋向于均衡时,经济增长质量将会得到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视角出发,采用国际规范的逻辑实证主义分析方法,以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结构转化与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研究与实证考察。研究表明:模型的估计结果与理论研究的结论是一致的,中国1978-2007年间经济增长结构与经...
关键词:
包容性增长 经济增长结构 经济增长质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强 魏巍
通过构建涵盖经济结构、科技与创新、民生、资源与环境、对外开放5个二级指标、23个三级指标的经济增长质量测算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1997—2010年中国30个省市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经济增长质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并没有限制经济增长,反而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实现经济增长并不矛盾。进一步分析表明,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各分项指标对经济增长数量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经济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负,科技进步和创新、保障和改善民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为正,资源与环境指数和对外开放指数则不显著。
关键词:
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质量 主成分分析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毛其淋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经济增长质量指数,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在总体上呈现出波动中上升的趋势,并进一步从理论上分析了二重经济开放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中国2002—200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2SLS)考察了二重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发现:出口数量的扩张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不明显,而出口质量的提高显著地促进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区际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在影响经济增长质量上,出口开放与区际开放之间存在显著的互补效应,即区际开放强化了出口开放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二重经济开放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刚翠翠 任保平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高速增长,风险问题已经渐渐崭露头角成为经济长足高效增长的障碍。本文通过对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中关于经济风险的问题予以研究,并利用熵值分析法计算自建国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结果表明,自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增长中的经济风险更多的表现为市场风险,因此应该在高效经济增长的同时,切实有效地规避和降低市场风险,从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关键词:
经济风险 经济增长质量 熵值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